湖南市場電價優惠終於超過1分啦

2019-09-03     易電科技

一直以來,湖南電力市場可是相當低調,公眾平時更多地關注八個現貨試點的地區。但是,易電君在整理了湖南的交易數據後發現,該市場的價差今年基本都在1分左右,價差與政府最低限價幾乎一致,不禁要問一句:湖南市場怎麼了?

市場突起轉折

面對圖中的數據,我們也能感受到了湖南電力市場的低迷情緒。

轉折過程:

在6月份之前的月競中,湖南市場幾乎都是幾厘的價差。

從6月集中競價開始,申報價差範圍在-13.5厘/千瓦時到-45厘/千瓦時之間,結果有電廠未足額申報。

交易中心進行強制出清,出清價差創下湖南電力交易新高的-15.73厘/千瓦時。

7月的集中競價,政府部門迫於市場形勢,把集中競價最小申報價差調整為10厘/千瓦時並延遲了交易時間。

最後月競出清價格為-10.11厘/千瓦時,微微高於政府主管部門的最低限價。

8月集中競價,出清價格也同樣是微微高於最低限價,出清價格為-10.02厘/千瓦時。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行文字,但是其過程可謂跌宕起伏,驚險不斷,市場主體在這兩個月里最大的感受估計就是:價格難以說得上市場化。

湖南的電源結構

2017年,湖南省電網電源裝機4196萬千瓦,其中水電1688萬千瓦,占比40.2%,火電2262萬千瓦,占比53.9%,新能源246萬千瓦,占比5.9%,其中水電裝機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一倍以上,且80%不具備調峰能力。

價差低,幾個原因猜想

1

有分析稱煤價的高低影響著火電廠讓利空間,而湖南缺乏一次能源,電煤成本高。

但據易電君的查證,從2017年到現在,煤價已經幾經起落,有關部門未介入月競限價前,湖南市場的價差卻一直維持在幾厘錢上下,並沒有體現出煤價對於火電運營的影響,所以說,煤炭價格並非火電讓利空間的決定因素。

2

風電光伏這些新能源發電在湖南本就優先消納、優先上網,對於參與市場化的競爭興趣不大。

參與到電力市場中來,新能源發電側的讓利可以說更多是「隨大流」,保障自身利益。

3

據易電君的了解,湖南的電力結構中,水電的裝機容量占比40%,但大水電的容量有限。

且統調水電站的電量基本都提前被有發電背景的售電公司簽定了,參與到月競當中的電量已經不多,月競讓利的動力並不大。

4

2018年,湖南全省發電1433.3億千瓦,其中:水電發電433.5億千瓦時;火電發電919.1億千瓦時;風電發電60.4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111.7億千瓦時。

可以看出來,湖南的電力市場上的電量主力軍還是火電,而參與市場化的大型統調火電企業為14家,大多均屬大唐、華電、華能、華潤、國電集團旗下,其中大唐的火電廠最多,占了6家。

湖南價差一路以來基本維持穩定,是否和火電廠的競爭不充分有著極大關係?


結語

湖南的電力市場讓利低是多方面的原因,湖南電力市場目前參與的發電企業的類型比較多,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來引導市場的競爭性,協調各發電類型企業參與市場的積極性,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認真思考。

電改實屬不易,一邊建設一邊修正將會是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的常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1HU9mwBJleJMoPMBlU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