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前幾天表姐就在家裡面吐槽,說現在孩子的作業非常的多,不僅小孩子非常的痛苦,有些時候家長也跟著受累。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表姐的女兒今年才上三年級,作業就多到讓她每次都要做到很晚。不僅如此,老師除了在放學以後給孩子們布置作業以外,還要在微信家長群裡面額外地再補充一些作業,這樣的作業不僅需要孩子完成,家長也要守在一旁監督孩子,孩子做完以後還需要家長在旁邊幫忙修改。
表姐每天不僅要上班,晚上回家以後還要監督自己女兒寫作業,累得苦不堪言。她甚至還抱怨說道,為什麼現在老師一布置作業就要布置一堆,孩子如果不能夠按時的完成作業,家長就會跟著崩潰,這考驗的難道不是家長嗎?自己小的時候就需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現在都已經當了媽了,還是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寫作業的日子真是沒頭了。
之前就有學生的家長在那個微信群裡面抱怨過,不過好在老師耐心地向家長們解釋了以後,許多家長也就默默的接受了。孩子作業多,其實有些時候也怪不了老師,孩子的作業應該有多少?老師們也決定不了。老師之所以會布置那麼多作業,也不是故意要為難家長和學生。
那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有那麼多的作業呢?
1.學習知識的需要
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夠按時的對老師講述的知識進行複習和鞏固,那麼,這些知識可能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地被孩子們遺忘掉。藉助作業練習這種方式是能夠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幫助孩子們鞏固以及複習知識的。
2.學校競爭的需要
想要提升成績,除了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以外,適當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們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那麼就一定要監督好自己的孩子,按且有質量的完成作業,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夠在課後查缺補漏,對自己所學的東西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在大家都那麼看重分數的年代,誰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落隊呢?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有所收穫,能夠在競爭中取得出色的成績,那麼就一定要監督好他們寫作業。
3.孩子獨立性和家長參與性的考驗
現在的很多老師都希望家長能夠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所以讓家長監督孩子寫作業,或者讓家長在一旁幫助孩子批改作業,也是希望家長們能夠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具體清楚的了解。除此以外,作業最大的作用也是希望孩子們能夠養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通過作業反思知識以及運用知識。
真正的冷靜一下
其實現在大部分地區對老師留作業的這種情況已經有了明文規定,甚至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大部分地區響應號召已經對作業的布置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定,老師們自然不會非常變態地為孩子們留出堆山一般的作業。
不過現在依舊還有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在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大家依舊要相信那些能夠獨立按時完成作業,並且有父母熱心參與的學生肯定是不在少數的,所以只有當家長和學生都學會了科學的方式來完成作業時,大家肯定不會再覺得作業很多了。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