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二胎的政策開放之後,許多的家庭也開始進入了二胎的準備當中。雖然說二胎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可以互相陪伴,並且在以後成人時也可以互相分擔養育老人的壓力。但是如何去調節二胎之間的關係,也是父母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
在第二個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老大一般都是家裡的掌中寶,父母也會把所有的關愛都放在老大的身上。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二胎家庭都會面臨著老大會和老二爭寵的問題?
因為在二胎出生之後,小寶的年紀比較小,父母難免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小的孩子身上這樣的一個轉變會讓大寶難以適應。
小麗和她的丈夫都是學校里的老師,之前由於二胎政策沒有開放,所以只能夠生一個孩子。可是看到鄰居家兒女雙全的樣子,也是非常的羨慕。自從近幾年來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小麗和她的丈夫便也開始準備要生二胎。
由於小麗和她的丈夫在生二胎之前都是有做好大寶的思想工作的,所以在懷孕的過程當中大寶也是每天期待著小寶的到來。在孩子出生之後大寶也非常懂事,照顧小寶想要幫助小麗分擔照顧孩子的壓力。
也正是因為小麗的孩子表現出來樣子都是乖巧懂事的,所以也並沒有意識到在二寶出生之後,他的確花了更多的心思在小寶的身上。有一天,小麗在和大寶玩遊戲的時候,大寶想要扮演的角色居然是一個需要被父母抱著的嬰兒。
這讓小麗覺得非常的納悶,後詢問了大寶原因之後才知道,大寶認為如果自己回歸到了嬰兒的狀態的話,那麼就能夠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
這時候小麗才意識到自從二寶出生之後她完全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變化,才會讓孩子現在在行為和思想上出現一定的倒退。
所謂的退行其實就是心理學上的一種解釋,是說人們在遇到困難焦慮的時候,會放棄已經學會的成熟的應用的技巧,反而會退回早期生活的某一個階段來降低自己的焦慮。
按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比如兩個人吵架,急眼了往往選擇粗暴的搏鬥,而不是言語上的交鋒。對於寶寶來說也是如此,當二寶的到來,吸引走了父母絕大部分目光和注意力時,大寶就會做出一些幼稚舉動來吸引關注,例如尿床,甚至是要吃奶等。
小麗的大寶就很明顯的出現了退行的表現,這是因為在二寶出生之後他無法適應父母把關愛都放在二寶身上,所以便想要通過退回嬰兒的狀態,從而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
而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說過,退行是一種自我用來防止焦慮的防禦機制。所以很多的大寶會出現行為退行的問題,就是因為在二寶沒有出生之前,他們經歷過一段父母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他們身上的時光。而在二寶出生之後,很難進行一個身份的轉換。
這樣如果能夠調節好二寶之間的關係,給予大寶足夠的關注的話,那麼大寶也是不會有危機感,也不會出現退行行為的。但是有很多的家長錯誤的教導之下,反而會加重孩子的退行行為。
1.拿大寶和二寶進行比較。
很多的父母在採取這種教導方式的時候,本意是想要讓孩子有競爭意識,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大寶如果總是慢慢吞吞的吃飯吃不快的話,家長很有可能會說你看妹妹都吃完了,你還在別磨蹭連妹妹都比不上。
這樣的一番話其實是在刺激大寶的心理,會讓大寶覺得非常的沒有安全感,會讓他們覺得傷心認為。是不是二寶出生之後父母就不再愛自己了?
2.總是讓大寶要讓著二寶。
這也是大部分的家長會犯的一個錯誤,認為年齡大了就必須要讓著年齡小的,尤其是在二胎之間出現了矛盾的時候,調節矛盾時總是會讓大的不要去和小的計較。
然而無論是大寶還是小寶來說,他們都依然是個孩子。家長這樣的一番言論,只會讓大寶心裡覺得非常的委屈,反而會加重他們對於小寶心裡的怨恨。
當孩子出現退行行為的時候,其實家長採用這幾個技巧就能夠很好的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讓兩個孩子都可以健康茁壯和諧的成長。
1.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而不是去偏袒小的。
事實上相比於小的孩子來說,大的孩子他們年齡更大,對於道理的理解程度也會更好。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把重心都放在大的孩子身上,而不是去選擇偏袒小的孩子。
尤其是在買了零食之後,家長不應該幫孩子分好或者是直接告訴大的孩子說你年齡大應該要少吃一點,多讓著小的孩子,這樣反而會助長孩子逆反心理,很多時候大寶也清楚應該要和弟弟妹妹分享,他們也有作為大孩子的責任,但是父母將一說之後,他們就會產生叛逆的心理。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臨時交給大寶,讓大寶自己去分,當他們有了這項權利之後,反而會更願意對自己的弟弟妹妹好。
2.孩子之間的矛盾交給他們自己處理。
兩個孩子年齡相近,在家庭當中,在生活當中會出現矛盾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種現象。而且這樣的矛盾在他們解決的過程當中也可以不斷地去提升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孩子出現矛盾的時候,最忌諱的一件事情便是父母插手去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對於這種問題家長應該保持的態度是中立,讓孩子針對他們的矛盾進行自主的處理,如果他們在這個死胡同裡面繞不開,這個時候家長再去加以引導,而不是直接幫助孩子把問題給解決。
3.用四根蠟燭讓孩子看到爸媽的愛不會減少。
很多的大寶之所以會不喜歡二寶,就是覺得二寶會搶奪父母對於他們的愛。對於孩子的這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家長也應該用讓他們能懂的方式去告訴他們,即便是二寶出生之後,對於他的關愛一點也不會減少。
不妨採用蠟燭的可視化去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可以用四根蠟燭去和孩子講一個關於愛的故事(用蠟燭互相傳火,並分別代表家庭的四位成員),通過火焰傳遞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家庭成員的增加並不會讓自己所擁有父母的愛而減少。
愛應該是分享而不是非此即彼。父母是可以把自己的愛給予他愛的每一個人,並不會因為人員的增多而出現削弱。同時家長也一定注,在二寶出生之後一定不要忌諱地去和孩子表達出對於他們的愛,只有他們對於父母的愛有了足夠的安全感之後,才不會擔心二寶的出生會影響他們的地位。
孩子會出現行為退行,其實都是因為他們的嫉妒心理在作祟,而這需要的就是要解決二胎之間的矛盾,要扶正大寶的心理。採用這三個技巧就可以很好的調節二胎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和諧健康的成長。(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