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最近關於年輕人財務情況的話題越來越多了。比如熱搜榜上的#90後的你擁有多少積蓄 #這屆年輕人月均工資等等。而山東臨沂的街頭隨機採訪還發現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報告數據:「現在有3成上班族都在做副業」。
關於職場和收入的靈魂提問真是撲面而來啊,而且每一個問題都直戳心窩,大家的荷包那么小,但支出總是那麼大,因此也誕生了一個新晉熱詞:
所以開展副業真的很重要?那些搞副業的年輕人賺了多少錢呢?(或者還不止金錢……)這些問題城畫君就替大家問了吧!
以下就是幾位搞副業的職場種子選手,他們不僅主業兢兢業業,Plan B也進行得熱火朝天。或許看完之後,大家今天思考的問題就會從「中午吃什麼好呢」變成「副業做什麼好呢」了。
副業好啊,財源滾滾啊
腿腿 26歲 深圳
副業電影宣傳等 月收入1w起
26歲的腿腿從事的是網際網路金融,目前在深圳做產品運營,主業月收入在4w左右,已經算是不菲,而她的副業也相當成功,從2015年開始斷斷續續同時做幾項副業開始,她的副業月收入基本保持在1w至4w之間。
#腿腿去大阪旅遊時,去了大阪環球影視城打卡
腿腿的副業究竟有多「(豐)富」呢?首先因為她本科就是java專業,畢業後又做過程式設計師,所以第一項副業就是網站建設和視頻製作,屬於個人技能carry副業,一次便可收入1w。其次她還經常出差,同時也有一些熟人關係,所以也順便做著代購賣賣東西,「這個是最賺錢的」,據她說。
#腿腿在今年3月份發起的《地久天長》點映活動
但腿腿個人更熱愛的副業項目還是電影推廣,出於興趣,她也在做一些獨立電影、小眾文藝電影的後期宣傳,比如在深圳發起線下點映等等。這一項的收入比較少,視點映規模從幾百到幾千不等,因為「搞電影的其實比較窮」。但是腿腿依然樂此不疲地做著,到目前為止她已經發起了超過10場小眾電影的點映活動。
「這些副業和主業都不衝突,而且也是公開的」,腿腿說,至於這麼努力主副業雙修的原因,腿腿直言,「因為需要囤錢呀,房貸、以後還要生孩子養孩子……」所以雖然辛苦,腿腿還是會把主業和副業繼續下去。
這就是傳說當中的「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同事做副業賺了多少錢」系列,腿腿並不是個例,如果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同僚,說不定就發現驚喜(刺激)比比皆是。
副業掙到的,不只是錢
Eva 24歲
成都 副業鋼琴教師 月收入4k
今年24歲的Eva,彈鋼琴已經有19年。自小開始學習鋼琴的她可能沒有想到,鋼琴教學也會成為她日後的副業之一。
#對Eva來說,鋼琴是愛好是技能也是謀生之道
雖然本科是金融專業,但Eva在大學時期已經開始兼職鋼琴家教了。畢業後創業也是做鋼琴教育培訓,從中學到了很多教學方法,也累積了一些學生資源。後來她放棄創業,成了一個朝九晚五的辦公室er,這時之前培訓機構的學生家長找到她問,能不能去家裡教鋼琴?Eva沒多做考慮,「因為我的單位和他們家比較近,然後就答應了。」
#主業和副業成了Eva生活中的兩種互補角色
現在Eva帶了兩名學生,在周一至周四晚上安排授課,一個月的課酬是4k+,和她主業的工資基本持平。但教鋼琴的這六個月帶給了她坐辦公室感受不到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我教的學生進步都很大,家長也非常認可我,上課讓我很幸福」。除此之外,教鋼琴其實也讓Eva收穫了一種職業規劃新思路,「副業可以作為一個生活方式,以後不管什麼工作、工資多少,我可能都會繼續做。」
而持續兩年「主副雙擔」的Badaboomjiga也同樣從開民宿的副業中收穫了無數技能,她正職是廣州一名室內設計師,副業也選擇了和空間相關的民宿行業。從前期的「泥水匠&裝修工身份」到現在的「24小時在線客服」和偶爾的「保潔阿姨」……Badaboomjiga稱自己雖然是上著兩份班,但已經磨練出了十八般武藝。
#朋友幫忙刷漆的土坯民宿(上)自己設計裝修後的民宿(下)
比如「下了班有時候還要跑去給客人送鑰匙、好不容易出差回來還得去民宿搞衛生。」但好處是掙到了兩倍於主業工資的收入,而且「整個人也變得寬容了許多,擺正了心態,就算要付出超於常人的努力也覺得OK,」26歲的Badaboomjiga十分「慈祥」地說。
對於Eva和Badaboomjiga還有許多職場人來說,副業其實就像一塊職業的補充板或者拓展板,讓他們把人生路越走越寬,心態也越來越正。
做副業,也是拼情懷
TIFA 34歲
廣州 副業策展人 月收入(最高)3k
在年輕人眼裡,副業可以是「暴富」方式、職業轉折點,也可以是情懷和創意的出口。34歲的TIFA聲稱自己對「年輕人」這個詞已經受之有愧,但他「一時衝動」開始做副業的樣子,還是相當的熱血年輕。
#圖為2017年TIFA策劃的「時光花城」膠片攝影展(右二為TIFA,右一為夥伴Alan)
TIFA的正職是做品牌創意,副業則是(據他說)「一個亂七八糟的策展人」,舉辦過攝影展、藝術市集和攝影愛好者的線下活動等。開啟副業的契機是他在2017年4月份策劃的廣州舊時光的膠片攝影展,看到現場的人們看著照片、聊著那時候的廣州,TIFA頓時覺得特別有溫度,萌生了「想把這個溫度留下來」的念頭,於是和幾個小夥伴一拍即合,成立了他們的小組織「時光慢一拍」。
#TIFA和夥伴一起策劃的藝術市集
因為是「情懷」先行,這份副業的受益可說是「收益慘澹」,僅是他正職收入的30%左右。而且還壓力巨大,「兩份工作沒辦法平衡。每次展覽主題、場地布置、作品宣傳、現場調度都是一大堆事情。」可是辛苦歸辛苦,TIFA還是無法割捨。
#對身兼二職的IFA來說,為了趕時間,通宵布展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副業也讓TIFA將平時工作中無處安放的情緒和想法天馬行空地玩個徹底,他接觸的新銳藝術家、設計師越來越多,創作的靈感也愈演愈烈。雖然上一秒談到收益時TIFA還說「估計我是採訪中最不現實的人」,但下一秒他又沉浸在了副業的魔力中,「我們已經把接下來創作的名字都想好了」。
讓生活變得更多面更立體,物質需求和精神追求都能有所滿足,這也是副業帶給當代人的重要體驗。
……
除了他們,城畫君在東訪西問中發現如今做副業的人真的不要太多。比如有的年輕人正職是VR編程師,副業做藝術裝置;也有的正職開酒吧,副業做DJ;還有的正職是室內設計師,副業是開民宿……
誰說這屆年輕人懶惰的?他們明明就努力得要命啊!十八般武藝一肩挑,技多不壓身,而且樣樣能掙錢,想要的生活也全靠自己實現。興趣愛好很燒錢?那就做副業掙。工作錢少又學不到東西怎麼辦?那就多兼幾份差事充實自己。
#「努力搵食才能養這麼燒錢的愛好啊!」來自攝影發燒友TIFA
副業早已不再僅僅是時髦人的fancy選擇,而是行動派的日常,是當代人觸手便可及的生活方式。
好的,檸檬已吃完,也是時候分享最後的技術了,這份集幾位副業積極分子的建議而成的《開展副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請躍躍欲試的你查收。
看到就是學到,希望想做副業的年輕人都能把「才華變現」,開啟更多人生選擇~最後注意:切勿上班摸魚哦!(Your boss is watching you
* 賺錢千萬條,正職第一條,副業不規範,錢包兩行淚。
本文編輯 某一
* 感謝接受採訪的腿腿、Badaboomjiga、Eva、TIFA等朋友
更多信息及雜誌購買請關注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