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學研究:這3個記憶法,讓孩子告別死記硬背,深挖學習潛能

2019-05-19     望眼看人生

學習首先是一個記憶的過程,如果不能很好地記憶,學習就難以進行,因此,掌握好的記憶方法,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現實中有的學生總是在學習,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能看見努力勤奮的身影,但是成績就是提不高,這是什麼原因呢?

主要還是因為方法不對,學習時不能很好地遷移和延伸,知識不能夠靈活運用,掌握起來自然吃力。特別是在學習記憶過程當中,沒有一個好的記憶理解方法,學到的知識就很容易遺忘;或者即使勉強記住一大通知識,但還是不能真正運用起來,這樣的學習是非常低效的,是不能有所成就的。

因此,要真正有效解決學習問題、提升學習能力,關鍵是要學會一些簡便科學的記憶方法,提升記憶力。而說到記憶力,我們就會想到死記硬背,認為記憶力好就是智商高、腦子好使,是天生的,其實不然,記憶力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善於運用,它的潛能是無限的,是可以通過不斷訓練持續提高的。

當然記憶並非死記硬背的能力,而是包括認知、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思維能力的考核,是一項綜合的能力鍛鍊,特別是要注重知識的聯繫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聯想。要真正記憶好東西,根本上是學會聯想,用一個詞概括,就是——以熟記生因為新的內容很陌生記不住,而舊的內容已經記住了,很熟悉,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舊的內容來記憶新的內容,從而實現新舊內容的轉化,更好地記住「新」內容。「以熟記生」的關鍵是建立好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樑,建得越合理、越自然,記憶就越深刻、越系統。

因此,我們在具體記憶過程中,就要遵循記憶的一些基本規律,注重事物的聯繫,善於聯想,同時具體掌握好聯想的一些方法,更有利於我們高效記憶。以下三種方法便是我精心總結而成,分享給大家。

第一種方法:圖像聯想記憶法

所謂圖像聯想記憶,也就是化抽象內容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內容來記憶。哈佛大學教學研究提出,當人們在記憶的時候,最為深刻的是形象內容,也就是直觀、具體的、可感的,其記憶能力是左腦的100萬倍。利用這一原理,我們可以得知,在具體的記憶過程中,更需要將抽象化為具象,更方便於我們的記憶。因此,這種轉化能力的強弱與否便決定了我們記憶質量的效果如何,將抽象轉化為具象的能力越好,記憶的效果自然越好、越深刻。

為什麼有的孩子記憶不清楚,主要還是因為記憶的過程中,缺乏這一層轉化。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提出了著名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主要是說我們人類的大腦可分為兩半,一半是左腦,另一半是右腦。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推論、分析等理性方面的工作,右半腦則負責形象記憶、直覺、情感等,我們把左半腦戲稱為「工科腦」,右半腦則被稱為「藝術腦」。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多是閱讀文字性材料,學習推論和判斷,注重理性表達,因此左半腦在學習當中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人們的習慣思維當中,越來越依賴於左半腦,逐漸忽略了右半腦的直觀形象功能,其實真正持久的還在於圖像記憶,讓人更深刻、更持久。

因此,我們要讓自己記得住、記得牢,就要加強把握圖像聯想記憶的技巧,在具體學習記憶過程中,多聯想,將抽象的思維具體化,就更能夠歸納、總結和深化學習內容,在腦海中將抽象複雜的知識直觀形象地表述出來,從而加深記憶。

比如,單詞記憶,就可以通過單詞形式、發音或意義等方面加以聯想記憶,把單詞化成圖像,通過這種更加集中和直觀的形象化記憶,加深記憶效果。

以上這張圖就是我們記憶英語單詞「pig」(豬)的方法,通過將英語單詞的詞形轉換成圖像的辦法,更加形象、直觀、生動具體,更能夠把「pig」這個單詞記住、記紮實,更適合於小學階段形象思維異常豐富的小孩子。

第二種方法:故事聯想結合法

假設一個場景,我們老師在黑板上隨機寫了一連串的詞語,讓同學們記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學生,你如何去記憶?這裡就要用到故事記憶法。所謂故事記憶法,也就是要運用一個故事,將所有詞語給串連起來,以故事記憶為載體或線索進行記憶,這樣的記憶就是賦予所記內容以生命、以意義,更能為我們自身所理解。

比如,我這裡就隨意列出一串詞語:「藍天、草原、手機、杯子、鋼筆、電腦、碗、圖片、大象、紅色、焦慮、興奮、自覺、仿佛、明天、黑夜、小偷、警察、雪梅、瓶子、生命、菩薩、廣大、潛水艇、汽車、酒店、安檢」。

如果要求用兩分鐘記下來,而且順序不能亂,如何記憶?我們就可以通過編故事,把這些詞語給串連起來,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串連起來的詞彙就更容易被我們記住,方法的原理也就是通過講故事的方法,把毫無邏輯的詞語聯繫起來,自己的印象就更為深刻,更具有意義性,所以更能夠記住。

你能結合這些詞語造出一個句子嗎?鍛鍊一下自己的思維吧。

第三種方法:空間聯想記憶法

這是「以熟記生」聯想記憶的第三種方法,先將陌生或者抽象的、需要記憶的內容,放入一個自己熟悉的、具體的空間範圍內,並按一定的位置放好,通過一定的邏輯去聯想記憶,便能夠達到迅速並持久的記憶效果。

做一個簡單的比喻,我們房間裡的空間位置及擺放的東西,大概一下子就能夠默想出來:打開房門進去,左手邊就是鞋櫃,右手邊就是電燈開關,再繞過鞋櫃就來到了客廳,客廳一邊是沙發,沙發正對著的另一邊便是掛在牆上的電視,電視下面是一個電視茶几,客廳正中間擺放著一張長方形的石桌,就在電視和沙發之間,石桌正對天花板的位置是電燈,這就是客廳的情況……(還可以繼續回憶其他房間的情況。)

通過回憶熟悉的空間位置,是不是很容易就把相關東西記清楚呢?

比如說我們在記憶一連串人名的時候,如何把這些人的名字記下來,就需要通過這種方法,把人名放在某一個空間,通過聯想,讓人名更為生動地體現出來,更為牢固和全面,記憶起來就更為真實和具體,學習記憶起來就比較好辦。

需要注意的是,這三種方法並不是截然分開的,是可以綜合運用的,特別是空間聯想法和故事聯想法之間,兩者的交替運用更為普遍,在把單個內容逐個放到相應的空間位置之時,更需要邏輯,也就是要有條理,有一個順序在裡面,需要用到的便是故事聯想,也就是說兩者的運用是緊密結合的。

比如我們要記憶一大串的詞語,要實現記憶的效果,就需要把這些詞語進行造句、編故事,把原本無意義、無邏輯、零散的無數詞語整合成有意義、有邏輯、完整的一個故事,在整合故事的過程中,也要運用到我們的右半腦,也就是我們的圖像聯想和空間聯想;而如果自己的故事也記不住,還可以把故事用圖畫出來,那麼就更能夠記住了。

通過故事聯想、圖像聯想及空間聯想,我們要達到的目的便是記住那些零碎的信息,故事、圖像、空間只是一個載體,我們要記住的恰是那些信息,這也便是方法的妙處,因此要最終達到記憶的效果,方法也需要去學習,最終去更好地完成我們的記憶任務。

以上談到的都是一些較為淺顯的記憶理論及方法知識,不能很深入,只是供大家參考,當然學習記憶有很深的學問,需要我們時刻去加強學習。

溫馨提示:快速提升10倍學習效率的方法,只需3天,即可輕鬆掌握!真正實現輕鬆快樂學 習,按照下方方式免費索取學習方法課程!

溫馨提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記憶力差,是因為沒有掌握對學習方法。每天準時會分享一些關於教育、思維導圖和記憶宮殿等先進的記憶方法與學習方法,以及免費課程分享.

不信可以帶孩子親測:免費學習之後效果:5分鐘背下一篇文章,2天背下1000個四級單詞,3天記住初中易錯字,5天記住300個歷史年代不會忘記,6天記完小學必背單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VWpgmwBvvf6VcSZDB0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