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社會把當「全職媽媽」看作是放棄自我?

2019-07-04   辣媽菲也

高風險,無後手,無異於裸奔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友人,決定做全職媽媽,然而感嘆說,現在社會上很多人,一聽說某某某是「家庭主婦」、「全職媽媽」,馬上用憐憫的甚至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對方,好像這個人讀了一肚子書,到頭來居然還是選擇了自我放棄。

然而在友人看來,家庭也像一個公司,成員之間是需要分工合作的,大家都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為家庭建設發揮作用,創造價值。

一個家庭要保持體面溫馨的生活,在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前提下,如果能有一個女主人,撫育好小孩,安頓好老人,這便也是人生價值的所在;總好過雖然夫妻兩個都出去拼殺賺錢,但是家裡沒有人管,要冷戰,要離婚,整天吵吵鬧鬧,雞犬不寧。

而且友人覺得,人生到了一定階段,就應該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雖然不再步入職場上班,但是選擇做家庭主婦也可以活得精緻,淡定從容,心生喜悅。例如仍然可以每天都看書,寫作,採訪,外出參加各種讀書學習和閨蜜交流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的,甚至比之前單調的三點一線的白領生活還要豐富和有趣。

在合適的階段及時轉換,接受自己生命的每一個時刻,每一種狀態,每一種身份,好心態和愛意也會傳達給孩子和愛人,反而是非常自信也非常明智的選擇,談何自我放棄?

以上的人生態度和世界觀,菲爺是認同的,相信很多即使並沒有選擇做全職媽媽的職場女性,也會認同這些觀點。

不過,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是把做「全職媽媽」當做自我放棄呢?

那是因為,這種模式最大的風險,就是在於它的順利運轉,完全建立在男人的良心和人品的基礎上:

首先,這個男人要有能掙夠全家人消費的能力,並且願意把他掙到的錢用於讓全家的生活水平保持一定的水準。

當然,什麼叫「夠」,這是個很寬泛的定義。

有的男人覺得一家三代接近68平方的房子,也能叫做「各得其所」;

但也許有的女人會認為,一個家庭里,好歹個人及孩子都能有一個獨立空間,出去吃飯刷卡的時候不至於心疼皺眉頭,每年有幾次旅行,一年至少買得起一兩個不算太貴的名牌包包;孩子上願意上的輔導班,能爽快地交得起學費。

對於生活品質和孩子教育的「夠」的要求,雙方必須能夠達成一致的認知。

而不要到時候來說:「你這個在家裡不掙錢的,要求還那麼多!」「你是不知道掙錢的辛苦,花起來大手大腳……」

或者「報那麼多輔導班有必要嗎?我們小時候不是什麼也學還不是一樣混得挺好?」,可是等事到頭來,又變成「別人孩子怎麼那麼優秀,你天天在家教孩子也教不好?」

其次,男人在觀念上,能真正認可和尊重全職媽媽,而不是覺得自己是出錢的一方就頤指氣使。

長年累月之後,男人依然還能保持《我月薪2萬,但在家全職的妻子才是家庭的主心骨》這樣的覺悟;

第三,確保男人賺的錢,在難逃花花世界裡的花花腸子之後,還能留給你,而不是有朝一日變心了就翻臉無情全拿走或斷供。

有人說,我有手有腳,至少自己還可以重新開始賺錢。

事實上職場如戰場,現在整個社會形勢變化這麼快,幾年之後,無論是行業形勢,市場格局,說是物是人非也毫不誇張,不是所有離開戰場的人幾年後回來還能順利趕上的。

除非,即使是全職在家,你都能隨時保持戰鬥狀態,能夠隨時回歸,但又有幾人能做到?

綜上,「全職媽媽也可以過精緻生活」的假想,前提都是建立在男人身上的,風險太高了!

所以很多人寧願辛苦一點,家庭職場兩頭折騰,也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當然,菲爺並不是說全職媽媽不能當。完全可以當,但不能裸奔地當,要當得有品質,有態度,有硬氣,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做好風險評估

雖然有的女人對他們的男人很有信心,覺得他們家的男人在人品上,對家庭的責任感、絕對不可能動搖,對她的愛,絕不會變心。

在資本市場上,是有這樣的邏輯的,會針對不同資產給出不同的信用評級,以此為依據,給出不的投資策略。

但人心這個東西太深不可測了,可以作為評判標準之一,但不能100%把寶壓在這上面,否則,無異於裸奔。

第二,做好風險防範。

這個風險防範,當然不是天天查男人手機,質問100遍你愛不愛我這麼LOW,而是在經濟上做好BACK UP。

例如如果你決定做全職媽媽,在這之前,至少要保證家庭的重要資產、房產現金存款能夠在自己手中。這樣一旦發生風險,也不會立刻陷入困境,

或者牛逼一點的,在足夠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做到身家千萬,掙夠一輩子花的錢,那麼你也可以優雅從容的做一個「全職媽媽」。

但假如連淘寶購物車都還要靠男人來幫你買單清空的話,做全職媽媽這樣的裸奔還是不要了。

第三,即使全職,也保持工作狀態。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作的定義有很多種,並不是只有天天去辦公室朝九晚五才叫工作,現在有很多自由工作者或者職業「皮條客」,讓人也可以以一種很自由的方式去工作 。

另外就是工作狀態對於人的精神和思考狀態是很有必要的。

人是很容易產生惰性的,尤其是在思考方面,很多時候是職場中的壓力逼迫著你克服這個惰性,去保持思考。

比如,假如你在做一個公眾號,有盈利的壓力就會堅持每天都要讀書,每天要寫作;

比如當菲爺從事數據中心的行業之後,對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AR渲染這些和客戶的業務發展密切相關的,也就逼著我一定要去學習和關注。

如果沒有這種外在的力量的話,也許只有少量的特別自律的人能保持好的狀態,很多人會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在惰性中虛度年華了。這也便是危機的開始。

總而言之,人的一生,有各種時刻,有各種狀態。

全職媽媽不是不能當,但不能裸奔地當,不能懶惰地當,要當得有品質,有態度,有扛風險能力。

否則,一切想像中的「歲月靜好」,都只是片刻而已。

歡迎來到辣媽菲也,讓我和你一起嘮嗑嬰兒屎尿屁和婚姻百味

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