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男孩的青春,5塊錢一小時

2020-04-08     一起閱讀吧2020

我第一次去網吧是我哥帶我去的

我一年級,他三年級

一小時5塊還是7塊記不住了

就記得回家後那頓「男女混合雙打」挺疼的

——來自一名曾經的「網癮少年」

網吧承包的青春

1996年5月,全中國最最時髦的上海有了第一家網吧,由一群大學生聯合創辦,網吧名字也是透露著一絲中二氣息,名叫「威蓋特」。

50台「大屁股」電腦,128Kb的網速,只能玩局域遊戲,這種00後完全想像不到的低配,居然每小時收費40塊錢。要知道,那時父輩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幾百塊。然而高昂的收費依舊無法阻擋慕名前來體驗的人們。

誰也想不到,「網吧」這一模式,即將席捲全中國。

1996年底,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是20萬;在網際網路火速發展、網吧遍地開花的催化下,到了1998年,這個數字變成了890萬,翻了將近45倍。

2000年後,人們來到網吧的主要目的逐漸往遊戲靠攏,紅色警戒、帝國時代、星際爭霸尤其受青睞。

由於當時網吧行業並沒有明確的管理規範,常常有青少年沉迷其中,於是就有了開頭哥哥帶弟弟去網吧那一幕。遊戲、網吧被家長們深惡痛絕,男孩子們卻深深為之著迷。5塊錢一小時的網吧,就算坐著塑料凳,也能全神貫注玩一天。

去網吧已經成為習慣

單機遊戲逐漸被眾多網絡遊戲取代,其中最先火爆的遊戲便是《傳奇》,早在十幾年前的最大同時在線人數就達到65w,不誇張的說,去網吧打遊戲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在打《傳奇》,每個玩家的夢想就是征服所有人,成為沙巴克的城主。

另外一個巨頭就是《魔獸爭霸》了。國外遊戲精美的畫質和音效也帶動了網吧設備的進化。打遊戲要流暢,處理器和顯卡升級了;視野要大才夠爽,於是14寸純平顯示器開始變大到17寸甚至20寸以上;長時間打遊戲要坐得舒服,那就給配備沙發。

每天花個20多塊上倆小時網,去工會裡簽到做任務,跟遊戲里的伴侶一起趟趟地圖,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打遊戲更自由了,但感覺已不在

隨著寬頻走進千家萬戶、個人筆記本電腦的普及,相對於網吧嘈雜的環境,人們更喜歡窩在家中打遊戲,住宿舍的男孩們更喜歡戴上耳機與隊友「開黑」。

網吧老闆們慌了,開始對網吧進行進一步升級,讓網吧不僅僅可以玩電腦,更添置了現磨咖啡、奶茶、西點、休息、辦公等新服務,從此也有了新名字:網咖。

設備條件和人工服務已經不是問題,可是當初那些在網吧的男孩們,卻找不回曾經在網吧里打遊戲的感覺。網吧的煙霧繚繞和人聲嘈雜他們並不懷念,值得懷念的是跟夥伴們一起打boss、刷副本的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5UyWnEBrZ4kL1Vi_2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