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魚類爛鰓的真正病因,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2020-07-14     水產養殖小貼士

原標題:找准魚類爛鰓的真正病因,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爛鰓病是水產養殖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相信養殖朋友們都認識,但是在養殖過程中,我們使用藥物治療經常是這次用藥有效果但是下次用卻沒有明顯的療效, 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損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是因為引起魚類爛鰓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但是我們經常是用一種方法進行治療,藥不對症何談治療效果呢?所以我們在處理魚爛鰓時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區別對待才行,首先要弄清楚爛鰓的原因。

1、肝臟不好也可導致爛鰓與細菌性腸炎並發。

2、鰓霉嚴重亦可引起爛鰓。病魚鰓絲腫脹,粘液多,局部淤血或貧血,呈「花鰓」症狀,可以通過鏡檢確診!通常是淡水魚多發,魚苗多發,成魚比較少見。

3、鰓部寄生蟲也可導致爛鰓。比如指環蟲、車輪蟲等寄生於鰓部,損傷鰓絲,感染細菌引起爛鰓。寄生蟲引起的各種鰓病,包括原生動物、粘孢子蟲、指環蟲和中華蚤引起的各種鰓病,都會引起爛鰓現象。

4、細菌感染引起爛鰓。一般多為柱狀黃桿菌,是條件致病菌,當溶氧不足、由於拖網等原因,造成鰓部損傷、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和水體中毒性物質過多都會使魚體的免疫力下降易於被細菌感染引起爛鰓現象。

根據病因的不同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細菌性爛鰓可以內服抗生素同時外潑消毒劑,如果是由寄生蟲引起的可以配合上樂暢,同時還需要考慮肝臟因素(紅細胞溶血、內毒素、腸毒素等)可以拌料內服膽汁酸保護肝膽健康。

引起爛鰓的原因繁多,一旦發病治療起來不但比較困難,還可能會影響魚體的健康,使其停止生長,所以最好要做好提前預防,在養殖過程的做好綜合管控,首先要做好養殖密度管控,人工養殖本身就是「高密度養殖」了。如果一味加大養殖水體的負荷,在沒有綜合技術突破的情況下,往往事與願違。

其次要保護魚肝臟的健康,可以使用龍昌膽汁酸,膽汁酸可以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出,結合黴菌毒素、重金屬離子、藥物毒素隨著膽汁排出體外,修復肝臟損傷,疏通膽道,達到保護肝膽的效果。

最後可以使用樂暢桉樹精油,樂暢是集驅蟲和抗菌雙重功效為一體,天然、安全、無毒、無刺激、無污染,高效防控寄生蟲和抑菌的同時,不影響魚的攝食和生長,可使魚類正常生長,使水產養殖獲取更高收益。

要減少爛鰓的發病率,就要做好預防工作,「預防」永遠大於「治療」。做好以上幾點,保護好魚的肝膽健康,預防寄生蟲和細菌感染,讓魚長得更快,賣相更好!

文章轉載于山東龍昌動保官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250S3MBiuFnsJQVuL7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