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遊蕩在山水之間的
那種愜意感嗎?
一山一水,一靜一動
動靜結合的是那麼的完美無瑕
讓人如同進入仙境一般
心態慢慢的平靜下來
感受這大自然最原始的愛與氣息
向來喜愛 「山色空濛雨亦奇」
幽深的山谷,雲氣在山腰繚繞,
斑駁淋漓的水汽瀰漫在萬仞深澗,
一泓清潭映得水邊青草若明若暗
這便是一幅絕佳的山水畫
在素色宣紙上洇染出一方詩意
...
這大概便是古人山水
令後世痴迷數千年的原因吧
今天我們來一探古代山水之美
- 1 -
董其昌
( 1555 - 1636 )
字玄宰 號思白 香光居士
明代書畫家
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
董其昌強調以古為師,但反對單純機械地模擬蹈襲。隨著閱歷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他在繼承前人技法時不倚傍他人廡下「作重台」,而是有選擇地取捨,融入自己的創意。
他認為如果離開了自己的創意,古人的精神也難以表達,故應以自己獨創的形式再現古人的「風神」。
憑藉自己對古人書畫技法得失的深刻體會,他攝取眾家之法,按己意運筆揮灑,融合變化,達到了自成家法的化境。
董其昌的山水畫大體有兩種面貌,一種是水墨或兼用淺絳法,這種面貌的作品比較常見;另一種則是青綠設色,時有出以沒骨,比較少見。
他的繪畫作品,經常是臨仿宋元名家的畫法,並在題識中加以標榜,雖然處處講摹古,並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夠脫窠臼,自成風格,其畫法特點。
- 2 -
陸恢
1851—1920
原名友恢 一名友奎
字廉夫 號狷叟 狷盫
自號破佛盫主人
清末民初著名畫家
陸恢為清末民初著名畫家,作品溫潤中蘊含著蒼厚,疏鬆中透出了淡雅,古奧中孕育著平常。
- 3 -
王 原 祁
1642 ─ 1715
字茂京 號麓台 石師道人
江蘇太倉人 王時敏孫
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
官至戶部侍郎 人稱王司農
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形成婁東畫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派中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