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村民自治------抗疫中的塘約經驗

2020-02-27     黔中平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以「三權」促「三變」改革為抓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改革推動、合股聯營、村民自治、共同富裕」的新時期脫貧攻堅塘約之路,在全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塘約經驗」寫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並在全省推廣,塘約村黨總支部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獲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及2018年度全國十大「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稱號。而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塘約村的這位「牛支書」帶領著全村上下,積極發揮塘約村「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優勢經驗,在嚴防疫情的同時,搶農時抓生產,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人勤春早,立春剛過,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的「金土地」上就一片忙碌的景象。500餘畝的蔬菜除草,500畝的果樹病蟲害防治,4萬株果樹的扦插育苗,15萬株茄秧育苗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近日,記者來到塘約村金土地合作社的蓮花白種植基地看到,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村民們正忙著清除地里的雜草。塘約村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也忙著和合作社的技術骨幹們商量著怎麼把疫情期間耽擱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雖然疫情沒有過,但是搞農業不能誤農時,起碼24節氣要懂得哪一個節氣是幹什麼,這個不能誤,半點都不能誤 !把這個時間過了種什麼都是白種,哪個時間播種,哪個時間移栽,哪個時間鬆土,哪個時間採摘都是有講究的……疫情期間產業搞不好也是要失敗的,所以兩手都要抓,要解決防控的問題,同時也要解決復工復產的問題……」左文學說。

為了不耽擱農時,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抓好春耕生產,塘約村全村一盤棋,實行階梯式網格化管理,由村黨總支統籌領導,從每個支部、黨小組、組委會到每個村民小組統一服從,分級調度,白天春耕備耕搞宣傳,晚上聯防聯控嚴查管理。

「這個防疫期間,人不要打堆,每一個人隔到2-3米,隔遠一點,這是為了安全。」塘約村金土地合作社的「技術總監」唐從富正在基地上一遍一遍的交代做工的村民們復工以後要注意的事項。自2017年左文學把他從獨立的種植大戶「挖」到金土地合作社負責人員管理、技術培訓指導、市場開發、生產安排等工作,帶領合作社員工共同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富裕的發展之路。2017年至2019年,在這名退伍老兵的帶動下,合作社人員規模擴大至160人,銷售額從2016年的80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500餘萬元。

為了全力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唐從富還挨家挨戶的一邊宣傳防疫知識一邊動員村民們復工復產。

因為合作社的長期規範管理,這次疫情期間的春耕備耕工作從人員到職責分工都很明晰,疫情雖緊但工作不亂。面對疫情和生產兩手都要抓的現實情況,塘約村認真謀劃,特別是接到通知要求撤銷疫情防控期間各市州、各縣、鄉村之間設立的「關卡」後,及時召開村民小組長會議,陸續有序取消全村在疫情防控中設立的9個「關卡」,吹響了暢通整村交通、加快復工復產的號角。

左文學說:「春耕生產中,對合作社的員工,必須全面篩選篩查,是否與外來人員有接觸史?是否有發熱情況?如果上述情況的暫時不要務工。我們既要保證復工又要保證安全,現在全村一盤棋,我們提倡的是堅持每個村民組必須要服從組委會的領導,每個黨小組必須要服從支部的領導,全村四個支部必須要服從黨總支的領導,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堅決打好防疫戰,堅決做好復工復產,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 」



據左文學介紹,疫情期間塘約村建立了三道防線,在接到復工復產的通知後,採取「外松內緊」的方式持續抓好防疫工作。撤銷進村的第一道防線,築牢組與組之間的第二道防線,採取發動村民家家參與、人人參與,以15戶為一個單元,形成全民參與的模式進行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記者採訪的當天晚上,塘約村三支部書記李麗參加了當晚聯防隊的巡邏。他們挨家挨戶的進行排查和宣傳,並及時把排查情況反饋到塘約村黨總支的微信群。李麗在群里反饋:「三支部現在在李家院巡查情況正常沒有特殊事情發生,情況正常。」



塘約村楊家院組組長白大恩介紹:「我們塘約村接到上面的通知,撤了外面的崗哨,組織起由黨員、村內組長、積極分子組成聯防小隊,每天六個人從早到晚挨家挨戶清查,外來人員如果不是我們本村人員,一律喊返回,我們本村人員也不能聚會,上5個人以上的人員聚會就要喊撤回。」

「黨建引領、村民自治」,塘約村擁有成熟的村民自治體系,充分發揮3個網格黨支部和1個合作社黨支部,11個村民黨小組的村民力量,發動群眾力量,發揮黨員帶頭、黨小組示範作用,白天春耕備耕和宣傳兩手抓,夜間組織由村民代表網格員組成的聯防隊持續摸排走訪,巡邏宣傳。整個塘約村在疫情防控期間群防群控,在春耕備耕中人員調動清晰高效。

左文學在獲得2018年度全國十大「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稱號,接受記者採訪時總結到:帶領大家打造的新塘約的過程充分說明,城鄉社區工作者只要懷著一顆為民心,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力量,信任群眾、依靠群眾、調動群眾的創新性,就能變出一片新天地。而在這場抗疫阻擊戰和生產恢復戰中,這樣的經驗同樣的得到驗證,塘約村的「黨建引領、村民自治」在各種時期,在應對各項事務上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都展現了強大的基層治理優勢。(平壩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章如芳 江群勤 劉燕)

來源:平壩區融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OmJhXAB3uTiws8K-X3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