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那些發誓要去外省上大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2019-07-28   說道福州




鄰居的小敏今年參加了高考,考完後她沒有任何壓力,興沖沖的跑來告訴我,姐,我終於可以像你一樣去外地,遠離我爸媽了。

我不想告訴她,為了年少時不懂父母心的「任性」,如今我在承擔著多大的代價。更多像我一樣「負氣出走」的孩子,都在後來的日子裡,逃無可逃。

-01-


兒時有個玩伴小雯,一心想早日離開家,當年高考填志願,背著父母填了很多外省高校,但又迫於內心對父母的負罪感,在最後一個志願填了父親建議的本地一所學校。不湊巧的是,第一志願居然落選,調劑到本地的那所高校。而對這些,她的父親並不知情。無奈之下,又留在本地繼續讀書,在父母的要求下,都儘量回家過周末。

去年終於畢業,她說,她再也不願給父母任何機會,她一定要去外省,工作了,他們就不能再管我了。

聽聞她最後去了上海,被一家合資企業高薪聘用,以為體內那股渴望自由的血液終於要開始流動,一呼一吸之間都是解放的芬芳。


父親卻不幹了,從她打電話通知家裡,自己已經在上海安定下來開始,父親就不斷的給小雯施加壓力,一定得去深圳。他的理由是,很多親戚都在深圳,可以幫忙照顧小雯,不必孤零零那麼辛苦。而且父親已經給她安排好了深圳的工作,雖然薪水不高,卻離親戚比較近。

小雯哭著打電話給我,她說她不願意去,可爸爸卻根本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他管不了我,就叫親戚來管,我何時才能逃離他們的控制呢?

我不能給她任何建議,但鼓勵她向爸爸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也許,從當年高考開始,她的所有決定都沒有直接表達給家人聽,她一意孤行的遠離,父親不明所以的繼續控制。

-02-


當年和我一起「出走」的唐栗,我們在高考填志願前夕,商量著,一定要去另一個城市,越遠越好。她說她的母親是現代家庭版的慈禧,而父親在母親的淫威之下軟弱無能,她受夠了這種陰陽失調的怪異氣氛,發誓要去那種坐綠皮火車要坐一天一夜的城市。

後來,她如願去了離家1590公里的大城市,頻繁的跳槽,也頻繁的戀愛,終是飄飄蕩蕩,居無定所。


去年,29歲的唐栗嫁人了。兜兜轉轉,她還是嫁給了最開始就追求她的那位章先生,憨厚木納,其貌不揚,勝在穩定踏實,且無比的珍愛她。她以為這就是姻緣,是命中注定要給她穩定,不用她再繼續流浪的人。

她看章先生的目光越來越柔和堅定,甚至愛屋及烏的,覺得章先生的家人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家人,婆婆更是好相處得很,她在婆婆的身上找到了久違的一種叫做「母愛」的東西。

朋友圈裡全是她婚後幸福的日常,我一度為她由衷的感到高興。這個喜歡叛逃的女子,終於找到了命里的避風港。

不到一年,唐栗發來消息,她想離婚,想得快要發瘋。

我驚恐又錯愕,她說,自從我年底懷孕,婆婆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這也不許做,那也要經過她同意,言辭之中一股獨斷專制的做派,沒有隱私,也沒有自由,毫無商量,和她的媽媽一模一樣。

我問,那章先生呢?她一聽就來氣,我算是看出來了,老章就是個慫貨,他對他媽媽的做派從不敢有半句微言,我失望透了,現在不離,這漫長的婚姻和終身監禁有什麼區別?

婚姻,並沒有讓這個漂泊的靈魂得以安定。她從1590公里之外的故鄉逃到了一個新的家庭里,卻再次面對著同樣的境遇讓她又想逃。她以為是自己遇人不淑,其實回顧過去幾年來的頻繁辭職,頻繁戀愛,都充斥著同樣的模式,頗有一副《恐怖遊輪》中死循環的架勢。

-03-


但並不是所有的「出逃」都是不愉快的。

曾經我們班有一位排名中上游的同學,她偏科非常嚴重,獨對英語情有獨鍾。在那個「唯高分是圖」的大環境下,她的父母沒有給她任何壓力,從不過分干涉她的學習成長。

高考時,發揮正常,剛好夠上2A,於是選擇了沿海一所的高校,只因為那是一個開放式的學校,有相當多的外國留學生,她說,英文和世界史對她的意義,就像水之於魚,這是我未來活著的必要條件。

多年以後,我們聽說她去了國外,讓自己的人生在異域他鄉開花結果。我不知道她現在快不快樂,但我相信她無怨無悔。她的「出逃」是為滿腔的熱愛,並不是要去對抗父母。

-04-


人天性都是趨利避害,害怕承受痛苦,多數人選擇逃避,然而這就像是被如來的五指扣在孫悟空的頭頂般,根本沒有解脫的僥倖。

18歲為了不再承受原生家庭的壓抑,不願忍受雙親性格中的固執,專制,暴力,選擇的逃避,28歲遇到的那個另一半,另一半的家庭,甚至工作環境中的上司,居然會呈現出同樣的固執,專制。

小雯如果及時勇敢的和父親溝通,表達自己的主見,她大可不必害怕父親這「沒有商量的決定」;唐栗如果不與家中強勢的母親和解,及時現在離婚,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章先生及章先生的家人等著她面對。

這世間最平等的即是「業力」,兜兜轉轉,最終都要回來。有人說,人類的痛苦,皆因自己的無能為力。面對愛情婚姻中的撕扯,面對父母「以愛之名」的傷害,你以為自己無能為力,所以深感痛苦,不斷的逃離,為自己創建了一個不斷逃離,卻又不斷重複相似痛苦的輪迴。

不再想要逃,勇敢的終止輪迴,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如何面對一位專制的母親?你只看到了她專制的層面,看不到她背後的不安和無力,看不到她同樣飽經滄桑和創傷。但如果你看到了,她的專制對於你就不再構成壓力,取而代之的,是對她的愧疚與深愛。

如何面對一位控制欲極強的父親?同樣的,那裡也有他的恐懼成分,有他自己的認知,只要你與父親促膝而談,就會發現,也許你對他並不了解。他沒有那麼可怕,也根本不是冷漠,他對子女的愛,竟然如此沉重。

是的,他們背後的寶藏,一定需要面對,你才會挖掘到。

18歲那年,智慧不夠,無力為自己爭取和抗衡,28歲了,你已經具備了力量。你可以堅定的站在原地,甚至回到過去,對傷害做出修補,對愛的人真誠的表達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