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背後的故事,與電影一樣精彩

2019-08-05     感人故事會1220

之前,《白蛇:緣起》上映的時候,我沒能去電影院支持,現在想想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哪咤之魔童降世》上映,為了不重蹈覆轍,我決定趁著周末急匆匆地趕過去看。

看完之後,才驚嘆,原來這部電影,比我之前預想的還要好,不僅製作精良、劇情精彩,而且還帶著一些令人捧腹的幽默色彩,讓人想不做「自來水」都難。

再往後,了解了導演兼編劇——楊宇(筆名「餃子」)的一些創作經歷,我才發現,這電影里講的哪吒故事,簡直就是導演自身經歷的翻版啊!

一、命運的枷鎖,需要自己去打破

電影中,哪吒是魔丸轉世,被幾乎所有的人稱作「妖怪」。

面對世人的刁難和不理解,哪吒在反抗和自暴自棄這兩種矛盾情緒中拚命掙扎,最後終於頓悟,並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一句倔強、不屈的壯語。

哪吒還真做到了,他不僅憑著自身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神力,拯救了整個錢塘關,而且還擺脫「妖怪」身份,成了所有人眼中的「英雄」。

人活在世上,說自己可以不受風言風語影響,是假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般的冷言冷語,我們尚且受不住,更何況是被人罵作妖怪呢?

在這種敵視和排擠之中,哪吒用不羈的態度為自己造就了一副堅硬的外殼,表面看來,他對大家的看法一點兒都不在乎,可是天知道他有多麼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啊!

電影外,從小熱愛畫畫的楊宇,為了以後能找個好工作,錯誤地放棄成為漫畫家的夢想,選擇了學醫。

可是到了大三那年,他才徹底明白,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業,是多麼的痛苦。於是,他毅然決然轉行,從零開始。

為了自己最熱愛的事業打拚,再辛苦也不算苦。令他疲於應付的其實是身邊親朋的異樣眼光,尤其是當他畢業後,有三年半的時間不工作,一直待在家裡創作時,閒言碎語便更多了。

很多人認為他傻,認為他不務正業,認為他啃老,認為他就是個異想天開的大笑話。

許多人都認為他在瞎混,但只有他堅信自己並不是,所以,即便所有人都不看好,他還是咬牙撐了下來,並用一部精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讓所有不明真相的人閉上了嘴巴。


哪吒的命似乎是變成妖怪,然後被天雷劈死;楊宇的命似乎是成為一名醫生,然後將夢想束之高閣。

他們都不認命,都選擇了去拼去闖,去努力打破命運的沉重枷鎖,進而改變命運,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不認命,也就還有希望擺脫命運的束縛,果然,他們真就做到了。

二、父母的支持,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

電影中,作為魔丸的哪吒降世後,為了消除後患,幾乎所有人都想了結了他,只有哪吒的父親李靖、母親殷夫人選擇不顧一切地保護自己的孩子。

李靖夫婦認為,他是魔丸,但他更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既然是孩子,他們做父母的就不能剝奪他生存下來的權利,就要盡全力引導他,讓他長成一個好人。

哪吒長大了一些後,頑劣不堪,到處惹禍,於是,殷夫人便把他關了起來,然後為了給他解悶,冒著生命危險陪他踢毽子玩耍。

哪吒身上背負著一個天劫,無人可解,他三年後的死亡是註定的。身為父親的李靖為了幫兒子躲避天劫,想盡辦法,甚至寧願把天雷引到自己身上,用自己的命來換他兒子的命。

無論哪吒多頑劣,做得多過分,李靖夫婦都從沒有想過放棄他,他們一直在用最博大的父母之愛,教育和感化他。

果然,在父母愛的感召下,哪吒從人人喊打的「妖怪」變成了一個拚死拯救所有人的「英雄」。

我想,如果沒有李靖夫婦的不離不棄,相信哪吒早就墮落成「魔」,進而血洗陳塘關了吧!

電影外,幾乎所有人都不理解楊宇,只有他的父母支持他。

當他向父親表明自己的想法時,父親沒有對著他破口大罵,勸他清醒,而是給他買了一台輔助繪圖的電腦,並告訴他可以試試。

當他畢業後,在一家廣告公司乾了一年就辭職,決定全身心創作時,他的父母告訴他:「想辭就辭吧!」

當他在家裡創作三年半,沒有任何收入,全靠父母支持,面對冷嘲熱諷,他感到再也撐不下去時,他的父母告訴他:「我們相信你!」

當父親病故,楊宇只能靠母親一千多元的退休金生活時,母親依然給他打氣:「我相信你可以!」

別人覺得他父母養了個「敗家子」,整天待在家裡不掙錢,靠著父母養活,真可謂是家門不幸。

可楊宇的父母不這樣認為,他們始終相信兒子,願意支持他去嘗試,並用一句句暖心的話語幫他減壓。

我想,如果沒有父母的理解,楊宇一定堅持不下去;如果沒有最愛之人的支持,他大概會像我們絕大多數人一樣,偷偷收起心中的夢想,隨便找個看起來差不多的工作,然後差不多地生活下去。


在父母的支持下,即便天生為魔、即便外人欺辱,哪吒還是長成了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沒有墮入魔道。

在父母的支持下,即便前路艱辛、即便外人嘲笑,楊宇還是承受住了這一切壓力,成功實現了夢想。

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所有人都不理解你,只要最愛的那幾個人理解你,你就不孤獨,你就還有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



這部電影中的哪吒故事,其實是楊宇自身經歷的投影。楊宇藉助這個形象,把自己最熾熱的心掏出來給我們看,把他對父母最誠摯的感激之情,投射到電影中哪吒父母的形象塑造上,這樣的故事怎麼可能會不精彩呢?

在這部電影中,與其說是楊宇在為我們編造哪吒的故事,倒不如說是楊宇在借哪吒的故事,複述自己的個人經歷。

藝術創作本來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這樣的故事雖然顛覆,雖然與大家心目中固有的哪吒形象相比差別蠻大,但既然楊宇為我們創造的這個新的哪吒形象,立得住、站得穩、入得了人心,那麼我認為,這版全新的哪吒,就是成功的,就是值得讚賞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BK8YWwBUcHTFCnfPR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