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在美德出版,被當作災難起源的證據,刺痛了中國人的心

2020-04-09     指數空間

方方日記登上《洛杉磯時報》頭版,並將出版城書在亞馬遜平台,之後德國版也將上線,書中的簡介讓中國人感到憤怒。

在英國版簡介中,說方方日記說明了社會不公,濫用職權等阻礙對傳染病的反應;而德國版的簡介中居然介紹說她是一個獨特的證據,證明了這場段時間內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災難的起源。

這分明就是西方國家抗疫不利,甩鍋中國,轉移國內矛盾的惡劣手段。這個鍋我們還真不背,你們有時間搞這些低劣鬥爭,還不如爭取時間組織抗疫!


方方是一名作家,居住在武漢,武漢封城時她也被封在武漢,所以她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從1月25日到3月25日,共發表了60篇日記,記錄了武漢封城的日子。日記發布後,她的內容就飽受爭議,有些人覺得看到了武漢人被封在家底層大眾的心理,了解到封在城中的武漢,也有人認為她的日記三觀不正,看到的世界太悲觀,沒有客觀地體現武漢的情況,純碎是在譁眾取寵。

如果你認真看一下方方日記,會發現很多道聽途說的詞彙,有網友專門給方方日記做過統計:

「醫生朋友」出現過139次;

「醫生朋友說」出現過34次;

「記者說」出現過3次;

「網上看到」出現177次;

「大概」出現28次;

「可能」出現102次。

那麼她筆下書寫的疫情有多少是她親身經歷的呢?作為一個隔離在家的女作家,除了她的心理感受外,貌似還真沒有多少是她親身經歷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聽這個說的,在那個上看的,我們不好評判事情的真偽,但絕對太過片面。

在60篇日記中,我沒有看到全國醫療隊前往支援的報道,更沒有真誠的感恩;沒有看到各省人們對湖北和武漢的支援,只在感慨口罩不足,物資不夠;沒有看到全國人民為抗疫做出的努力,只看到因病毒而死亡的人群。她的眼界太狹窄,所以看到的世界太片面。

如果一個人帶著墨鏡看世界,他怎麼能看到多彩的世界!


方方日記太片面了,開始時符合大家的恐慌心理,得到了大家的追捧,但一直抓著黑暗前行,永遠看不到光明,所以,她的文章後來飽受爭議,不被大家接受。但方方日記卻成為西方國家抗疫不利的藉口,藉機甩鍋中國。

中國疫情爆發時,他們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作壁上觀,毫無準備。等疫情全面在海外爆發時,他們已經很難去控制,控制不住疫情,安撫不了民眾的恐慌,只能把矛盾甩鍋中國來掩蓋他們政府的無能,轉移民眾憤怒的情緒,這本方方日記成為最好的媒介。

在方方日記發表前,多國已經向中國提起訴訟,提出索賠。

英國:要求中國賠償3510億英鎊;

美國:沒收中國的1.1萬億美債,並要中國賠償20萬億美元;

印度:提出讓中國索賠20億美元。

他們是當侵略者當習慣了,還以為中國處在大清政府的統治之下嗎?面對這些無理要求,中國給予了回應。

自己抗疫不利,治理無能,反而甩鍋中國,真實可笑,對於美國人說中國虛報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作為一個居家隔離的普通中國公民,我沒有親臨現場,沒有看到疫情的全貌,我確實無法給出一個權威的回應,但我看到了國家1200多億的財政救助,看到了345支醫療隊,4.26萬醫護人員的支援,看到了84歲的鐘南山院士,72歲的李蘭娟院士在一線的奮戰,看到了10天建起的火神山,平均一天一個方艙醫院,看到了全國各省人民無數生活物資對湖北的捐獻,這些都是方方日記里沒有體現的。

方方日記作為一本抒發情緒的書在這個時間被美國,德國相繼出版,其目的也昭然若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yUlzXEBiuFnsJQVZo4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