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寫字與書法有何區別?
答:對於中國人來說,提筆書寫漢字,有兩種層次,一是寫字,二是書法。兩者有共性,都有是以漢字為載體,都是用筆書寫。但寫字和書法區別很大,寫字是技能,著重應用。書法是藝術,重在審美,不能混淆。
關於寫字,按教育部《中小學生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有明確要求:規範、整潔、美觀。由於之前長期不重視寫字教育,這個要求,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現在很少人能完全做到,因此,寫字教育任重道遠。可喜的是,近年來,教育部開始狠抓寫字教育,大家也開始慢慢重視寫字教育。
只要通過正確訓練,人人都可寫好字,但不是人人都能成書法藝術家,就象人人都能開口唱歌,但很少人能成為歌唱藝術家。書法是藝術,與其他藝術品一樣,書法作品要給人以美的享受,其有一定的形式和一整套的審美標準,要想成為一個書法藝術家,不僅需要對傳統書法的長期研習,更需要才情、個性與學養,所以真正意義上的書法藝術家鳳毛鱗角。
2問:學習寫字、書法最重要的方法是什麼?
答:學習寫字、書法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臨帖,別無出路。
臨帖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古人的書寫經驗,進而化為已用。初學書法凡是不臨帖、提筆盲目的書寫,都是無效的書寫。如果方法不對,書寫水平的高低與書寫的時間長短無關。
字帖是第一要件,初學寫字、書法,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一本與自己情趣相契的歷代經典法帖來學習。
3問:找什麼樣的老師?怎麼找老師?
答:學寫字、書法,最關鍵是靠字帖與老師引導。
一般人不可能無師自通。學寫字、書法,當然要找老師。按照「寫的專業、教有方法」的標準找專業的寫字、書法老師,肯定沒錯。當書法老師,有授受過專門的書法專業教育和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具體的標準就不再展開,以免得罪人,求學者或家長多諮詢多對比,即懂。
現在網絡教學很流行,學習不受時空限制,也方便。網上找老師、買課程也不能盲目,依然要按照「寫的專業、教有方法」的標準去找。網絡教學的缺點是互動性不強、沒有現場情景交流等,寫字、書法的學習,我以為還是面對面授課最好最有效。當然,最好能夠做到網絡教學與面授有機結合。
4問:書體與字體有區別嗎?
答:書體,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漢字的主要表現面目,主要有五種,即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另衍生出行草書、行楷書兩種。
字體,是特指被公認的某位書法家書寫的有強烈個人風格特點的書法,如歐陽詢的字,其字體稱「歐體」,褚遂良的字,稱「褚體」等,理論上說,有多少位書法家,就有多少種字體。
5問:硬筆書法的學習有幾個方面?
答:硬筆書法的學習包括規範漢字的書寫、硬筆臨古、硬筆書法創作。
我始終認為,寫字是素質教育基礎的基礎,也是一個人一生文化素養的基石。《中小學生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讓每個學生寫好漢字,這其實是教育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大工程。
規範漢字的字帖有兩種,一種按課文順序中的識字來編寫的字帖,將書寫練習和語文課程學習結合起來,如小學生寫字課字帖;另一種是按漢字書寫的規律來編寫的字帖。
硬筆臨古,是指用硬筆臨習毛筆古帖,理論上說,篆、隸、草、楷、行五種書體都可以進行硬筆臨習。硬筆書法要上品味上格調,一定要從毛筆書法中吸收營養。
硬筆書法創作過程與毛筆書法一致,其審美要求與毛筆書法也基本一致。
6問:初學書法從哪種書體入手?
答:一般來說,學習書法可以從正書(包括篆書、隸書、楷書)入手,但中小學生一定要從楷書入手。因為中小學生學習書法的目的,一方面是打基礎,另一方面是應用。所以,對於初學書法的中小學生,慎教其他書體。
7問:怎樣臨帖最有效?
答:臨帖包括對臨、背臨和意臨。初學書法,一定要在對臨(嚴格對照字帖寫)上下深功夫。對臨的教程,其實就是訓練眼力的過程,如果臨出來的字有「複印」出來的效果,那對臨的功夫才真正到家。
(1)對臨前的準備:讀帖。分細讀、深讀、研讀。
(2)對臨有四個步驟:一判二看三寫四對照。
「一判」,準確判斷筆畫、字在格中的位置。
「二看」,即讀字:
一看字形(漢字有九種形狀):水桶型:半包圍、全包圍 ;上窄下寬;上寬下窄;上下寬中間窄;上下窄中間寬;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左右寬中間窄;左右窄中間寬。
二看主筆(筆畫最長、最難寫、最重要的那個筆畫);
三看細節變化。
「三寫」:根據熟練程度,寫有三個層面:看一筆寫一筆;看一部分寫一部分;看一個字寫一個字。
「四對照」。把臨的字與原帖的字進行對比,找出問題,再書寫,再對比。如此反覆。一個字只要如此認真對臨10次左右,一定能記到骨子裡。
(3)對臨常犯的幾個毛病:抄帖、描字和畫字。
(4)臨帖要領:先得形,次得筆,再得意;五突破:單點,單字,單組,整行,整頁。
8問:學習中遇到問題怎麼辦?
答:找老師,學習寫字、書法一定要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