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商、黑手黨!中國商人海外買口罩就是一場諜戰劇

2020-04-23     易只豬

賣口罩,算髮國難財嗎?

哥記得疫情初期高價賣口罩的人不在少數,也引起了大家對於「國難財」的一波討伐。


哥今天看了一部紀錄片《口罩獵人》,挺有意思的,想跟大伙兒聊聊。


首先說下,在特殊時期,口罩確實暴利。


打個比方,口罩里最重要的熔噴布,在疫情期間價格最高翻了20倍,利潤達到300%,比倒騰軍火和販毒還要賺。

這是口罩機嗎?這分明是印鈔機。

利潤高到連軍火商都不賣軍火了,改賣口罩了。


哥猜,可能也是這種暴利讓大家把倒賣口罩和發國難財畫上了等號。但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這麼簡單,現實的複雜只憑道德很難判定。

比如《口罩獵人》里的年輕人林棟。


林棟三十歲,他在土耳其的任務就是和各種軍火商和黑手黨打交道,身上揣著幾億巨款,保鏢貼身保護現金交易,為各國尋找合適的口罩資源。


整個一個現實主義大片。

哥看完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一句「富貴險中求」。真的,這一趟買賣,險象環生驚心動魄。

第一個險的地方就是「錢」,身懷寶藏難免引來餓狼。

林棟是整個歐洲市場上最大的中國買家,手裡有最多的口罩和資金,動輒就是上億美金的交易額。


林棟顯眼到什麼地步,當地人全知道香格里拉酒店裡有兩個中國人,「財大氣粗」。


每天都有一堆人等在香格里拉的酒店大堂,等著和林棟談生意。

三月份,國內疫情緩解,國外隱隱有了爆發趨勢。


口罩已經成為稀缺品,用林棟的話來說屬於「戰略物資」。手裡屯了這麼多資源和錢,目標忒大。

不說別的,要是你身上綁了一百萬現金在鬧市區溜達一圈,你怵不怵?

就這個膽識,哥確實是佩服他。

林棟找了最好的安保公司,在這種四面楚歌的環境中,保鏢貼身保護那是必須的。但到底是保護錢還是保護口罩,哥不得而知。


第二險就是水太深,一個外鄉人很難摻和。

哥前面說過,在高昂的暴利驅使下,連軍火商都轉行做口罩,可想而知當地的口罩市場有多混亂,一句犬牙交錯來形容不為過。

採買口罩原料,不是拿一筆巨款瘋狂砸工廠就可以的。


因為很多時候工廠也沒有貨,貨其實都被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小中間商拿走了。要想拿到貨源,跟當地黑市交易,這基本是一件繞不開的事兒。


畢竟身上那麼多錢,聞著味兒找來的騙子真不少。



之前有一家供應商跟林棟約在醫院門口見面。等到雙方碰頭,對方又說貨不在這裡,保密起見不允許林棟帶多餘的人去看貨。

黑道交易的既視感一下就來了。

結果等到林棟到另一個看貨的地方,對方又換了位置,哥上次看到這麼謹慎的交易,還是在電影里看綁匪索要贖金。

軍火商、黑手黨!中國商人海外買口罩就是一場諜戰劇

好不容易到了對方的廠房,發現對方壓根兒沒有熔噴布,做出來的全是無紡布。對方直接拿出了一紙證明稱「出口沒問題」。

這還是林棟成功避坑了。要說有沒有被坑過?也有。

林棟曾經和一家工廠簽訂合同,120萬美金都交了,最後對方要給他的貨是這樣的。

花幾百萬,買個破布兜子,氣不氣?你想取消交易,但人家就是不還錢,你能咋整?

藉助地頭蛇的力量,必不可免。

看完《口罩獵人》,哥覺得最險的地方不是和各方勢力的周旋,真正緊張的故事全在談判桌上。


已經說過,在那個時期,就是誰有貨誰最牛,賣家不爽了就不賣你,反正接盤的人到處都是。

所以即便林棟是最大的中國採買商,但在面對賣家時,議價權依然微乎其微。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正經的熔噴布賣家,結果對方提出的價格十分高昂,每噸三萬五美元,除去關稅運輸等成本,林棟幾乎沒有任何賺頭。

隨後雙方就針對價格展開了拉鋸戰。

林棟說可以資源置換以物易物,賣家說:我不要物資,我只想要錢。

林棟說我可以幫你打入中國市場,賣家說:我不想進中國市場,我只想要錢。

林棟說希望長期合作能便宜點,賣家說:也行,先交1200萬美金,反正我還是最想要錢。

大家可以看看這個談判過程,一場談判從白天到晚上也沒個結果。概括起來就是你退一步我進一步你進一步我再退一步,雙方進進退退好像在跳野狼disco,實在談不來最後只能打感情牌。


太難了。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商戰,建議國內編劇集體學習一下。

看到這我知道大伙兒肯定要罵,林棟趁著疫情,四處採買口罩原料賺了這麼多錢,還不叫發國難財?

買賣口罩從中獲利這件事情,林棟並不避諱。

但大伙兒仔細想想,賺錢有錯嗎?低買高賣本就是商業最基礎的規則。

林棟只是一個完成訂單的人,首先得先有機構發了訂單,他的貨才有去處。他並沒有囤貨居奇炒作口罩,他只是完成任務。

而且大家要知道一個條件,當時在全球各國都封閉出口的條件下,醫療物資都憋在各國賣家手裡無法出口。

如果沒有林棟這樣的人利用能力和資源讓這些被封閉的醫療物資流動起來,對於絕大多數需要物資的普通人來說可能就是災難。



當真的有需求,買家不會在意價格多高,他只會在意買不買得到。

讓資源合理配置,或許才是商業的本質。

況且林棟也付出了極高的人力成本、精力成本,林棟稱這筆買賣他已經墊資上億,擔負很多風險,無論是安全上還是資金上,一個操作失誤,他也會賠的褲衩也不剩。


軍火商的這段對話,哥覺得挺有意思的。

「你喜歡口罩生意還是軍火生意」

「我喜歡我的工作」

言外之意,賣啥沒有區別,利益才是要義。

《口罩獵人》全片只有七八十分鐘,整個篇幅雖然不長,但哥從其中感受到了難得的真實和勇氣。

一個商人最真實的想法,和一個年輕人最本能的焦慮。

一個年輕人在亂局之中冒著風險大浪淘金的同時,解決了很多人的困境,從結果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兒。


但謀利這個目的就讓他的生意變得不值得「歌頌」,變成了「發國難財」,這確實有點矛盾。



只要賺錢了,就是不道德的嗎?林棟一沒賣假貨,二沒囤貨炒價,這也算髮國難財嗎?


林棟選擇的生存之道無法被所有人認同,但他創造的價值的確無法否定。他只是時代浪潮中千萬條小船中的其中一個,他不做這件事兒,也會有其他人做。

其實哥也挺好奇一個問題,當「林棟」越來越多,那這個世界是會變得更加有序規整,還是變成一個叢林社會?


P.S.完整版的視頻,大家可以在騰訊新聞APP中搜索「口罩獵人」,也可以直接點擊閱讀原文,真心覺得非常值得一看。


來源:新聞哥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oraqHEBfGB4SiUwXH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