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3歲的時候患上了肺結核,面臨死亡的威脅,幾乎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考大學的時候,沒考上心儀的大學,讓他非常懊悔,只能選擇一所普通大學讀書。
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卻在求職中屢屢碰壁,最後經過老師的幫助,才在一家小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這家公司卻是一家快要倒閉的企業,上班的第一個月公司就拖欠工資。這時,他23歲。
剛才介紹的是一個日本人的早期經歷,他和大多數人一樣,沒背景,沒資源,能力也不強,挫折不斷。而且,他比大多數人的命運似乎還要悲慘一些,在13歲的時候就體會過「死亡」的感覺。
當然,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種什麼也沒有的情況下,他,一個連專業都不對口、連工資都很難拿到的普通員工,卻挽救了一個企業。在他27歲的時候,更是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如今,他不但是日本商業界的傳奇人物,影響巨大,而且,這種影響甚至已經蔓延到世界各地了。他就是有日本經營之聖美譽的稻盛和夫。
我們不禁要問,他是用什麼方法讓把自己從一個一無所有、窮困潦倒的青年,用四年時間就創建了自己的公司,並且成功擁有了兩家500強企業的著名企業家呢?
其實很簡單,根據稻盛和夫對成功的理解,他會告訴你,只要拚命工作,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他甚至還總結出了一個方程式,並告訴我們,用了這個方程式,成功就是可以被複製的。
方程式如下:
思維方式 X 熱情 X 能力=人生·工作的結果
請大家看仔細,這裡運用的是乘法,不是加法。稻盛和夫給出的解釋是,當你能夠很好的運用方程式里的三個要素時,得到的效果,不是像加法那麼簡單,而是像乘法一樣,會以幾何倍數的效果呈現出來。
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這個方程式的含義,我在這裡先解釋一下稻盛和夫對於每個要素的具體解釋:
思維方式——心態,對於人生積極向上的態度、思想等
熱情——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的程度,後天因素
能力——才能、智商,健康以及擁有的運動神經等,這是先天資質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獲得工作上的卓越成就或者非凡的人生,那麼你就得用積極向上的態度 X極其努力的工作X才能、天賦
稻盛和夫還特別指出,每個人的資質都不一樣,有高有低;但即使你資質平平,只要你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努力工作的幹勁,最後得出的效果也是分數很高的。
反過來說,就算你有很高的天賦,自身條件很好,但如果你態度消極、不努力工作,那麼最後得出的分數反而更低了。
這是一個空洞的理論嗎?當然不是,如果這只是一個空洞的理論,那麼稻盛和夫就不會有如今這麼大的成就了。所以,我們不妨來看看他自己是如何具體運用這個方程式來成就他輝煌人生的。
思維方式
王健林說過:「你的目標有多高,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這句話的思想和稻盛和夫的精神不謀而合。
稻盛和夫提出要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來作為成功之路必須要有的思維方式,而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他一直把「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作為自己人生道路的指標,並以自己現在的能力做不到的程度作為新的目標來嚴格要求和督促自己。
他自己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接著要做的事,又是人們認為我們肯定到不成的事。」
是的,他的許多舉動或者行為,常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有點天方夜譚,但他做到了。
比如,在他剛剛進入那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後不久,公司其他的員工因為覺得前途渺茫,於是都選擇了離職,只剩下了他一個人。他起初也想過離職,但他忍住了。他認為,如果覺得不滿就辭職,那麼他今後的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他選擇了迎難而上。
他的這種選擇讓許多人非常不解,並為其惋惜。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又做出了一個更加令人不解的舉動:他要利用無設備、無資金、專業不對口的現有條件,研發新產品。
在這種環境下,研發新產品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他做到了,並且靠著這個新產品,拯救了這個將要破產的企業。
又比如,在他創業初期,員工只有28名的時候,他就立志要把企業做到地區第一,然後是京都第一、日本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當然,別說世界第一,他可能連日本第一都沒有做到,但這種目標卻讓他創建了兩家500強企業,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做到了。
正是這種積極向上、不怕困難的人生態度,讓他做出了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又實施成功的舉動,成就了自己。
熱情
稻盛和夫把「熱情」理解為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的程度,那是因為他知道工作需要熱情。
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如果擁有一份喜歡的工作,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他也知道,想要擁有一份喜歡的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那是一種奢求。
所以,稻盛和夫提出這樣一種觀念:
「如果沒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請喜歡上現在這份工作。」
是的,如果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現在這份工作如果不能捨棄,那麼為什麼不強迫自己喜歡上現在這份工作呢?因為只有我們真正喜歡這份工作,我們才能獲得工作上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又可以讓我們更加努力的工作。
當然,說出來容易,做到卻很難。所以,稻盛和夫認為,只有強迫自己極其努力的工作,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間的距離,用努力工作來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從而提高自己對工作的興趣,才是獲取工作幸福感的唯一途徑。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這是可以做到的。
在創業初期,稻盛和夫的公司只生產小型陶瓷產品,而在一位客戶的再三要求下,他接下了一個他們沒有實力完成的訂單。
但是,接受歸接受,想要完成談何容易。沒有相應的設備可以利用,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嘗試了許多辦法都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雖然後來經過一點點的改進,大部分問題得以解決,但是由於產品太大的緣故,定型的問題卻一直到不到解決。最後,稻盛和夫決定:抱著產品睡覺。
是的,你沒有看錯,為了給產品定型,他抱著產品睡覺!
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不是不敢想像的?一個人為了工作,可以「拼」到這種程度嗎?稻盛和夫告訴了我們,可以的。
當然,稻盛和夫自己也告訴我們,這種方法既不衛生,效率也很低,並不值得提倡。但是,這種「拚命」工作的精神卻是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
正是因為這種「拚命」式的工作態度,讓他一次又一次的獲得了工作上的成就感,讓他對這份工作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熱愛自己的工作,也把自己的企業越做越大。
熱愛工作、事業
能力
稻盛和夫認為,能力、天賦這個東西雖然與自身的條件有關,但其實對人一生的成就來說,其實影響並沒有那麼大。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改變的。
剛才說到,稻盛和夫在那個瀕臨倒閉的企業里決定研發新產品時,他的專業和公司的專業是不對口的。他想要研發新產品,得一切從頭開始。也就是說,他現在的能力非常欠缺。
所以,他利用得來不易的工資,訂購這個領域內的專業雜誌,還到圖書館借閱專業書籍,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最基礎的知識一點一點學習、專研,最終完成了研發。
所以,人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後天的學習和努力才是更重要的。
努力學習
結語
成功很難嗎?是的,很難。
成功複雜嗎?稻盛和夫告訴我們,成功並不複雜。只要你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用最大的努力程度來工作,通過工作不斷的學習、積累,你就可以獲得非凡的人生。
而這種人生,只要你願意並付之行動,是人人都可以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