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書店街,中國特色歷史文化名街

2020-02-24   xiaoyao游天下

對於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來說,到了一個新鮮陌生的地方,除了欣賞當地的美麗風景,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當地的人文歷史以外,還有就是逛一逛當地的書店,感受書香的別樣風情。

因為囊中羞澀的緣故,最近幾年我已經很少再去逛實體書店,更多的時間則是瀏覽網上書店,看看有沒有新上自己喜歡的書籍,即使真有時間遇到實體書店去裡面看看,也只是單純的逛,絕沒有購買的行為。2017年金秋時節去開封看菊展時,我專門抽出一晌的時間去逛了逛開封書店街,去感受這條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書店街的書香之氣。

開封書店街西入口

世界上有兩條著名的書店古街,一條是日本東京的神田書街,另一條就是開封的書店街,而書店街則是中國國內唯一一條以書店命名的街道,在中國其他城市找不到第二條書店街,單憑如此獨特,也要到書店街逛一逛。

大宋王朝是一個文人治國的朝代,讀書之風在全社會風行,廟堂之高不必說,江湖之遠也是如此,處處都有讀書人的影子,可以說真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了,所以中國歷史上宋朝最盛產文人墨客,留下來的宋詞多達上萬首。

開封書店街

既然流行讀書,書店也就必不可少了。早在北宋時期,書店街還只是高頭街,這一帶是東京城最繁華的街市,「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這是《東京夢華錄》里記載當時的情況,這條街上雲集了眾多服裝、書籍、字畫、古玩以及中藥等店鋪。到了大明王朝時這條街更名為大店街,仍然店鋪雲集,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區,而它被正式以書店街命名則是大清乾隆年間的事了。

被徐府街和河道街隔開的書店街分為南書店街和北書店街

現在的書店街上當然不僅僅只有書店了,也有書畫和古玩店,甚至服裝店、小吃店、玩具店、眼鏡店、藥鋪、金器店等等都隨處可見,從頭到尾我在書店街上走了一遍,發現書店也不過七八家。

開封書店街

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的木板年畫中,開封朱仙鎮的木板年畫最為有名,沒想到在書店街上看到了開封年畫博物館,本來想進去參觀一下的,不過發現沒有開門,有點遺憾。

書店街上的開封木板年畫博物館

開封書店街不很長,當中被徐府街和河道街隔開,分為南書店街和北書店街,一共才600多米,所以從頭走到尾也用不太長的時間。等我走到書店街北端的時候,發現一家叫新新飯莊的飯店生意特別好,正好也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我就進了新新飯莊。進去後發現店面並不大,但是排隊吃飯的人卻絡繹不絕,飯店裡面的陳設很簡單,因為桌椅太少吃飯的人太多,基本上都是幾個人拼桌吃飯。新新飯莊是開封著名的清真回族飯店,他們家的羊肉燴饃和清真烤鴨在2001年被河南省烹飪協會認定為河南名吃,所以我特地要了一碗羊肉燴饃,價格也很實惠,10塊錢一碗,說實話,感覺味道還不錯,我發現其他很多吃飯的人幾乎都是衝著這家的羊肉燴饃或者牛肉燴饃去的。

開封新新飯莊

新新飯莊最有特色的羊肉燴饃

書店街的位置很好找,就在開封最繁華的鼓樓附近,找到鼓樓往北走幾百米就找到了書店街。開封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當時的鼓樓就建在現在鼓樓的位置,經過幾百年歷史洪流的侵襲,原來的鼓樓早就不復存在,現在的鼓樓是2013年重建的,雖然樣子比較復古,但是已經沒有了歷史的味道。

白天的開封鼓樓

夜晚的開封鼓樓

鼓樓的白天冷冷清清,到了晚上則是一副歌舞昇平的景象,開封鼓樓夜市在全國都比較有名,《東京夢華錄》中對鼓樓夜市也有記載:「夜市直到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而在此之前的唐朝卻是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將坊和市分開,實施封閉式管理,那時的老百姓是沒有夜生活的。

在鼓樓夜市隨處可見有羊肉炕饃的小攤

開封特色美食——美美羊肉炕饃

我到鼓樓夜市的時候天還沒有黑,但已經是人頭攢動了,很多小攤在蟄伏了一整天后陸續出來,到了晚上7點左右這裡已經是華燈初上,人流如織的情景。在去開封之前我在網上搜到一種叫羊肉炕饃的開封名吃,很多網友都推薦說鼓樓夜市的羊肉炕饃最正宗,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在一個叫美美羊肉炕饃的小攤前排了十多分鐘隊才買上一個,價格也不便宜,10塊錢一個,味道和我在菏澤吃過的羊油大餅差不多,那已經是N年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