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聽到《我曾》這首歌,它就成了手機里的單曲循環。
緩緩的旋律、沙啞的聲音好像從靜靜的夜空傳來,低沉、傷感還帶著力量。
點擊率高、播放量大都不足以為奇,令人驚訝的是,網上的評論竟超過了20多萬。
有人這樣評價它:每一個評論的人,每一個喜歡聽的人,每一個聽哭的人,都曾經在生活中千迴百轉,或者被生活無情地打擊。
人們喜歡它,或許是因為它打開了塵封的歲月,喚醒了沉睡的記憶,讓人們看到了過去的自己,和一直留在心裡的人和事。
也許很多人的生活,就像歌詞里唱的那樣:
我曾被無數的冷風/吹透我胸口/我曾被遙遠的夢/逼著我仰望星空
我曾把墮落的原因/都丟給時間/我曾把機會/就扔在我眼前
我曾把完整的鏡子打碎/夜晚的枕頭都是眼淚/我多想讓過去重來/再給我一次機會
也許成年人的的痛苦和崩潰,都默不作聲、悄無聲息,表面上不動聲色,內心早已泣不成聲。
岳雲鵬在微博上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說,他聽著這兩句歌詞:「我曾把完整的鏡子打碎,夜晚的枕頭都是眼淚」,不斷循環,難以入睡。
一個外表開心快樂的喜劇明星,背後也一樣有著不為外人道出的心酸,簡單的兩句歌詞擊中了他內心的隱痛,勾起了往事。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麼殘忍,每個陽光燦爛的笑臉背後,大都是一個個滿身傷痕的靈魂。
不僅僅是岳雲鵬,無數平凡的人們,都有著各種不為人知的悲傷和遺憾。
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風光的背後未必真風光,笑容的背後未必真開心,幸福的背後也未必真幸福。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看見了一個個真實的自我。
歌曲帶著它特有的旋律,飄進你的心裡,也許就在那一瞬間,你突然聽懂了一首歌,也明白了生活,明白了自己。
人生在世,有多少情非得已,又有多少無能為力?
也許你也曾渴望長大,羨慕成年後的世界,長大後才發現這一路有太多狼藉;
也許你也曾相信愛情,渴望與一個人相守到老,慢慢地卻發現彼此漸行漸遠;
也許你也曾對世界充滿熱情,也曾夢想擁抱生活,卻屢次被世界傷害,被生活欺騙。
就像王小波說的: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在每一個難以入眠的深夜,在每一個濕了枕頭的深夜,我們都在失去,但其實,也都在得到。
後悔不是錯,遺憾不是錯,不做改變才是錯。如果每個人都能因為曾經的遺憾,變得越來越強大,那麼失去的,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我們身邊。
「多想讓過去重來,再給我一次機會」,這樣的想像永遠只是想像。
人生沒有如果,時光也不會倒流,生活還終將繼續,我們都難免經歷遺憾,重要的是必須學會放過自己,然後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