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樺
父母課堂(fumuketang)原創首發
古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
的確,大多數二胎家庭里,父母似乎總是更偏向二寶。
朋友蘿蔔媽說:「老大是女兒,沒有生老二以前,想著不管生男生女,我都會一視同仁地對待兩個孩子,絕不偏心,但是二寶出生後才發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有難度。」
大寶已經能夠上小學,二寶才剛剛1歲多,每天放學後一邊照看二寶,一邊輔導大寶學習,看到大寶磨磨蹭蹭的樣,經常是右邊吼大寶一下,左邊再笑著哄二寶一下。直到有一天,大寶哭著說我偏心,為什麼總是吼她而不吼弟弟?
別以為老大是女孩,會這樣,是男孩也會這樣。
13歲的皓然是家裡長子,在有了妹妹之後,爸媽把精力都投到更小的妹妹身上了,以為皓然大了,可以自理了,沒想到皓然天天拉著媽媽陪著他輔導寫作業,慢慢磨蹭怎麼都做不完。而皓然自己也不知道,寫不完的作業是自己故意磨蹭,就是為了得到媽媽更多的陪伴。偏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產生了心理疾病。
他哭著說:「媽媽不愛我了」「爸爸媽媽把我給忘了」。
很多爸媽可能會疑惑,不是說要一碗水端平嗎?為什麼還要偏心大寶?
其實,這裡的「偏心」大寶,不是指事事依著大寶,而是指在有了二寶後,父母對大寶的關注、關愛不因二寶而減少或轉移。
原來父母心中自認為「給予相同的物質條件,給予相同的愛」,就是做到了公平公正、不偏心。但在孩子心裡卻不一定這麼認為,他們更在意自己內心的感受。有時候可能是父母對誰更耐心,或者父母在誰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而這個層面上的要求,對於父母來說,真的很難做到完全一碗水端平。
我們剛才說了,大寶發脾氣是因為他感受到了放在自己身上的愛變少了,大寶很恐慌,他害怕失去爸爸媽媽的愛。大寶認為只有在發脾氣的時候才能得到爸爸媽媽更多的關注。但是苦於照顧二寶,又要安撫大寶的爸爸媽媽,在碰到大寶發脾氣時,很容易出來自己的情緒失控。
控制情緒學會傾聽
父母的情緒一旦失控,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場災難。孩子的情緒是隨著父母的情緒而變化,孩子發脾氣+父母情緒失控=糟糕的結果——往往以孩子挨揍而結束。故而,想要解決大寶發脾氣的事,爸爸媽媽首先要做的事,是「安撫好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們指出你的偏心行為時,傾聽他們。抱著開放的心態接受他們想說的話,不要急著為自己辯護或者進行否認。
為孩子建立「專屬時間」
在生了二胎後,大寶感到被忽略,主要是父母的時間與注意力被二寶占據。因此父母可以允諾並給予大寶,一個「專屬時間」,這個「專屬時間」不需要太多,每天只需要15分鐘就足夠,但是要求在這個專屬的時間內,要全身心地陪伴大寶,放下手機,不管任何人,滿足大寶的要求,無論是要求講故事或是陪伴大寶玩耍,都滿足大寶的要求。
這樣大寶就會慢慢建立起安全感,意識到自己原來是非常重要的,在家中他每天有15分鐘的自己的專屬時間,不會被任何人打擾。不要小看這15分鐘,這是非常重要的。
創造有愛相處的機會
培養家裡的兩個孩子親密有愛地相處,爸爸媽媽們應給倆寶創造這樣的機會,例如,大寶在玩玩具,此時,媽咪可以抱著二寶過來與大寶一起玩,讓大寶表演給二寶看,小孩子的表現慾望非常強烈,大寶展示過後,媽咪可以抱著二寶拿起小手一起拍手叫好,這個過程當中,不僅讓大寶與二寶的關係拉近了,而且整個家庭的親子關係也會拉近。總而言之,要讓寶寶多一些有愛相處的機會!
END
如果你希望有一份事業既能成長自己修正孩子,又能兼顧家庭和經濟所需,還能造福更多孩子、家長……
那麼——雙向養育家庭教育認證導師培訓班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