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好在哪?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09-25     文明榮成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市,榮成市著力於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所)打造成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精神家園和紅色殿堂,研發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台,組建市鎮村三級和34支專家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按照「專家團隊精準服務、城區專業團隊下沉服務、鎮村團隊自我服務」的思路,以雲平台為載體,以項目化為引領,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精心設計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活動項目,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項目庫,推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化、品牌化建設,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開展。

9月24日,《大眾日報》整版聚焦山東社科論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信用理論研討會,並摘登部分專家發言。

透過專家的點評,我們看到了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經驗與路徑——榮成依託志願服務制度化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特色優勢,把信用當作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效抓手和牽引主線,創新探索出「文明實踐+信用」的特色模式,破題志願服務活動的長效激勵機制,走出了一條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榮成路徑」。

信用,推動志願服務有效運行的「黏合劑」和「助推器」

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劉致福

榮成充分發揮了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第一批試點市的先行示範作用,工作實、形式新、接地氣、有活力,志願服務蔚然成風,正成為社會文明新風尚。特別是依託志願服務制度化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特色優勢,把信用當作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效抓手和牽引主線,創新探索出「文明實踐+信用」的特色模式,破題志願服務活動的長效激勵機制,走出了一條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榮成路徑」。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確保中心建設落實落地的重要支撐和保證。如何確保這項工作收到切實成效,既符合新時代要求,又符合基層實際、適應和滿足基層群眾需求,廣泛吸引和調動社會各界積極主動參與、支持新時代文明實踐,需要我們在工作實踐中作出回答。榮成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信用體系建設相結合,在這方面作出了可貴的探索。

信用是支撐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建設發展的強勁動力,是推動志願服務有效運行的「黏合劑」和「助推器」。通過完善志願服務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建立志願服務信用激勵機制,榮成市這一「文明實踐+信用」的模式創新,既是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的實際行動,又是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正向激勵制度的創新之舉。

當前,我國信用體系建設,信用信息大都以負面監督類信息居多,正向激勵信用信息設置較少。志願服務作為一種有著正向激勵性質的誠信信息,也應成為信用體系中正向激勵的有益補充,將在信用惠民、增強公民信用的獲得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過信用體系的激勵引導,引領全社會倡樹更加堅定、正向、積極的價值取向,必將進一步激勵志願者的服務熱情,推進常態化、制度化、可持續的志願服務體系構建。

以「志願+信用」化學反應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發展

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 王修滋

榮成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重要指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成為創新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實現農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重要力量,全面激活新時代文明實踐內生動力。

「榮成模式」之所以成功,靠的是紮實的工作基礎。信用建設和志願服務是榮成的兩張城市名片。自2012年起,榮成著力打造「誠信榮成」,在全省率先啟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誠信建設從道德引導層面提升到制度保障層面。早在2016年,榮成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志願服務指導中心,著力引導志願服務健康有序發展,有「志願之城」的美譽。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紮實的工作基礎,當志願和信用相結合,就產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成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強力「引擎」。

「榮成模式」之所以成功,靠的是強烈的首創精神。新時代文明實踐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課題,在推進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榮成善於以首創精神來解決「成長的煩惱」。

為避免文明實踐活動形式化、走過場、供需「兩張皮」等現象,榮成搭建了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台;為了解決群眾參與性不高的問題,榮成出台《農村居民信用積分評價辦法》,設立文明實踐信用基金;針對投入不足的問題,榮發動企業向志願服務團隊和農村信用基金注資,為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長久長效提供了強力支撐。

「榮成模式」之所以成功,靠的是真正的實幹精神。如果沒有實幹精神,再好的藍圖也只能停留在紙上。政府真投入,捨得拿出編制,投入真金白銀。幹部真奉獻,鎮村幹部個個熱情飽滿,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群眾真參與,榮成的文明實踐絕不是「盆景」,而是連點成線,整體推進的「風景」。百姓真受益,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獨居老人們吃上了「暖心食堂」,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享受了「清潔家園」,鄰里守望、互幫互助蔚然成風,村風民風明顯好轉,百姓幸福指數大幅提高。

榮成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的三點經驗

山東省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三處處長 卞文強

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這得益於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的紮實推進。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之所以能夠蓬勃開展,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一個堅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榮成在全省率先成立志願服務指導中心。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又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實行市委書記、市長「雙隊長」制。在「志願榮成」網站基礎上,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台,實行文明實踐「全市一張網」的管理模式,統籌協調全市志願服務資源,有序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打通文明實踐「最後一公里」,實現市鎮村三級文明實踐工作有效貫通。

二是有一支龐大的志願服務隊伍。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領導下,整合全市志願服務力量,建立「部門專家團隊+城區專業團隊+鎮村團隊」三級志願組織體系,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台註冊成立的各類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1278支,註冊志願者14.8萬人。特別是在廣大農村,採取「1+4+N」模式,推進村級志願服務組織建設,全市成立868個村級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各類志願小分隊1600多支,農村註冊志願者10.6萬人,打造了一支常駐群眾身邊的志願服務隊伍,為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創新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三是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機制。榮成市的志願信用機制,實現了志願服務激勵與信用體系建設的融會貫通,使兩項工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志願服務時長計入個人信用積分,既豐富了信用體系建設的內容,也有利於調動人們參與志願服務的積極性,為健全志願服務激勵機制探索出一條新路,這是榮成市的一個重要創新。下一步,希望進一步細化積分記錄辦法,形成更具借鑑意義的制度規範。同時要注意解決一些相關問題,比如志願服務質量如何進行評價的問題;再比如人們參與熱情高漲之後的志願服務供需對接問題。這些問題要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探索解決,努力把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做得更加精細、更加出彩。

新時代文明實踐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榮成經驗

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章政

榮成市把志願服務與信用管理相結合,形成了黨政機關、專業機構、鄉村自治三級聯動的志願服務隊伍和網絡,探索走出了一條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效果明顯、輻射面廣、容易為廣大鄉村幹部群眾所接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實踐道路。

一個基本特點:全市文明實踐服務工作呈現出參加人數多、規模大、輻射面廣、組織水平高、社會效果好的特點。形成了一個以思想引領為導向,以文化傳承和道德教化為內容,以社會服務為目標的鄉村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新模式。

兩條重要經驗:一是黨政領導同抓齊管、高度重視,推動了全市文明實踐服務工作規範發展;二是信用管理貫穿始終、有目標、有激勵、有懲戒,形成了一大批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踐成果。

發揮三個作用:鄉村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具有三個難點:一是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發展相對落後問題;二是農村社會空心化日益嚴重的問題;三是農民權益保護的問題。榮成實踐模式的亮點在於:第一,由各類志願服務隊伍開展的多元服務活動,彌補了農村公共服務事業發展相對落後的問題;第二,利用留守村民對美好家園的嚮往和服務項目自身魅力以及成果,解決了農村社會空心化帶來的自治困難問題;第三,通過村民積極參與的各類家園美化優化活動,彌補了城鎮化過程中,農村環境建設滯後和農民權益保護的問題。

四點成功做法:一是在活動組織上,統籌考慮、集成化推進。二是在活動方式上注重細節、精細化設計。三是在活動內容上以人為本、專業化推廣。四是在活動實施上實現了低成本、可持續、可複製的一系列實踐做法。自2012年以來,榮成市就領先全國成立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班子,於2017年獲得全國首批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為文明實踐服務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2018年開始,首先在城區和黨政機關開展公益志願活動,逐步建立起鄉村志願服務創新基地和中心,並公開招募鄉村志願者,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體系。


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培育「五朵金花」

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省社工與志願者合作促進會會長 譚建光

榮成推進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有四個層次:頂層設計「四梁八柱」具有堅實基礎;鎮街部門「務實求真」發揮中間作用;村居幹部「各出奇招」創造富有實效的經驗;基層群眾「信用好人」營造友善互助氛圍。在不斷深化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中,榮成堅持圍繞「價值導向」,緊緊抓住「需求導向」,敢於面對「問題導向」,時刻不忘「發展導向」,培育出新時代的「五朵金花」。

「誠信金花」。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榮成一手抓信用建設,一手抓志願服務,吸引和鼓勵城鄉群眾在參與服務活動、享受服務成果的同時,自覺提高誠信意識和文明素質,營造友善互助、進取向上的社會氛圍。這種誠信建設、文明行為的培育,為榮成市營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奠定新的基礎。

「關愛金花」。志願服務在民生改善、扶貧濟困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一方面,黨員志願者帶頭,義務為社區、鄉村的發展獻計獻策、親力親為,探索脫貧致富、共同服務的道路;另一方面,村居群眾通過「我幫你、你幫我」,解決鄰里之間的小困難、小問題,也為特殊群體送溫暖、送關愛。

「治理金花」。通過文明城市創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結合社區和鄉村治理的需求,探索多種多樣的吸引群眾自主參與、民主議事、協調共治的途徑。「志願服務+信用建設」在吸引和鼓勵群眾參與基層治理,共建和諧村莊方面,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

「生態金花」。作為海濱城市、環保城市、旅遊城市、民俗城市,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景色,就是最大的生產力。在榮成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中,城鄉群眾都積極參與維護鄉村美麗景色,共建生態美麗家園的活動。

「幸福金花」。榮成市建設「文明之城」「志願之城」,也是通向「美好之城」「幸福之城」的道路。通過「精緻城市」的建設,「信用好人」的薰陶,志願服務的傳播,互助友愛的普及,讓榮成市的城鄉群眾感受生活的溫暖、舒適、快樂、自豪。


如何提高群眾參與志願服務的積極性?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祖平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不僅靠外來志願者提供服務,更要依靠本地資源和人力,動員群眾在參與服務中提高文明素養、道德水平,進而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調動群眾參與的內生動力。群眾有求知、求美、求新、求樂、求友的心理需求。各級文明實踐機構要採取措施,刺激居民的這些需求,讓居民通過參與活動,滿足這些心理需求。在榮成農村,評選先進、村民福利待遇等都與個人信用等級密切相關,村民福利與信用考核掛鉤,村民個人的榮譽和家庭的榮譽與信用掛鉤,把好人好報的理念落在實處,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熱情。

成立志願服務隊伍,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讓村裡的能工巧匠牽頭,組建隊伍,帶領群眾改變村容村貌。在志願服務基礎比較薄弱的村莊,村幹部可以先召集三五好友一起做志願服務,幫助村裡的困難戶、殘疾人,成立興趣小分隊,逐步吸引群眾參加,擴大志願服務隊伍。

提高群眾參與志願服務的便利性。群眾參與成本越低,收益越大,參與的積極性越高。一是對於本村的志願服務隊伍,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和農村的集體活動結合起來會產生非常好的效果。二是對於上面派來的志願服務隊伍,通過網絡平台的對接,使他們輕易精準地找到服務的村莊。榮成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台就發揮了這樣的功能,為市直單位志願者開展服務提供了便利。

做實項目,增強活動對群眾的吸引力感染力。項目的服務對象精準,志願者的技能和服務對象的需求匹配,才會產生好的服務效果。只要項目做得實在,不做秀,不做假,採用有針對性的方法,扎紮實實開展服務,志願者就能感受到服務對象的變化,獲得服務對象的讚譽和感謝,從而在服務中產生成就感,提高群眾參與志願服務的回頭率,讓群眾了解到做志願服務不僅是付出,還有收穫,甚至收穫大於付出,讓群眾在參與服務中學到新知識、新技能,體驗到尊重感、歸屬感、獲得感。這樣的志願服務項目,才是群眾願意長久參加的。


山東榮成:志願信用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

中國經濟信息社信用領域首席經濟分析師 胡俊超

作為全國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市、區)之一,榮成市將志願服務與信用管理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初步構建了以志願信用為基礎的新型運行機制。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信用的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志願服務與信用體系建設結合,將志願服務納入正向信用激勵,是對志願者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將不斷增強志願者對信用的獲得感,將為推動志願服務發展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

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信用的經驗主要包括: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實現文明實踐與信用管理的深度融合。榮成充分發揮信用示範城市的先行優勢,從制度上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信息納入守信信息,並明確了積分規則。這從頂層設計上實現了文明實踐與信用管理的深度融合,為榮成市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探索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實現了志願信用的集中共享和有效公示。推進信用建設過程中,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信息公示是實現信用聯合獎懲這一核心機制的基礎。依託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台,將農村志願服務隊、志願者納入「全市一張網」管理,統一採集提報鎮村志願服務隊、志願者活動信息,與榮成市信用管理平台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在每個街村,通過設立信用榜或四德榜,「紅榜」表揚、「灰榜」懲戒,這是信用建設中很重要的「紅黑名單」制度,通過這個制度很好地實現了有效公示。

在農村居民的信用積分中,改變過去村民福利「一刀切」方式,變村民福利為信用獎勵。不斷增加守信激勵產品,以志願信用為基礎的新型運行機制初步形成,志願信用成為村居資源配置的重要要素,信用建設成為推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長久長效的有力抓手。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xBya20BJleJMoPMnl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