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試一次就成功》:4個被打斷的30分鐘絕不等於連續的2個小時

2019-11-08     村口大花

2008年的時候,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贈送了我一些圖書,因為家裡的書實在太多,書架也騰不出更多的地方來擺放,於是將那些圖書分門別類,一部分送給需要的朋友,一部分自己留了下來,而關於那些圖書,我至今翻閱、向人推薦最多的一本便是劉墉先生的《再試一次就成功》!

作為知名華人作家,劉墉先生被讀者愛稱為『溝通青少年心靈的專業作家』,原因是他的作品無論是處世散文還是勵志散文都非常的耐讀,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力,也不會覺得強硬說理,他總是能以一種簡約溫婉的語氣來引導我們明晰一些很深邃的道理,讓人心服口服,實施起來也似乎難度銳減!

例如在《再試一次就成功》一書中,劉墉先生在『談自製』一章,便以四個很小的章節,囊括總結了現實生活中導致人們喪失自制力的幾個重要原因之所在,並且做了極為精準的分析建議,這不僅對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極為有益,對於成年的我們一樣有指導價值!

偉大的人都成於自製!

劉墉先生有句名言講:「許多偉大的人,都因為他們節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有傑出的成就。」可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總是太容易被身邊紛亂的事物轉移注意力,從而經常是忙忙碌碌一天、一周、一月甚至一年,最終卻發現自己好像什麼也沒幹成!而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缺乏相應的自制力!

關於這一點,劉墉先生在其《再試一次就成功》一書中列舉了這樣一個事例:

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還在世的時候,某天劉墉同梁實秋先生一起吃飯,飯桌上先後上了冷盤、炒飯和冰糖肘子等餐點,梁實秋先生都一一說自己不能吃,因為患有糖尿病,不在吃帶糖的冷盤和冰糖肘子,也不能吃澱粉含量太高的炒飯,因為澱粉也會轉化成糖!

後來,桌上上了最後一道八寶飯,大家想著梁實秋先生同樣會拒絕食用吧,因為大家都知道,八寶飯不僅含糖,而且澱粉含量也很高,可是梁實秋先生卻高興地說:「這個我要」!

大家對此都疑惑不解,梁實秋先生卻解釋說,因為自己身體原因不能進食含糖和澱粉太高的食物,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配額很少,那就把這很少的一部分配額分配給他最喜歡的八寶飯了!

這原本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情,劉墉先生卻銘記多年,原因是他從梁實秋先生的舉止里看到了自制力的魅力之所在!

其實人之一生,不僅僅是生病後的梁實秋先生在飲食方面被限制配額,我們的一生早也已經被命運之手限定了時間的配額,可配額體現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年限會有長有短,但是大致來說,也無非短短數十年。

這短短數十年間,我們一定會有自己『最愛的事物』,這就好像是梁實秋先生飯桌上最後上來的八寶飯一樣,但在這之前,卻總是會出現一些別的事物如同冷盤或是炒飯一樣,來試圖分走他的定量配額,我們漫漫一生同樣會遭遇很多誘惑,但卻很少有人能有嚴格的自製來把專注力都用在『最愛的事物』之上,而這,也正是我們大多數人難以成功的枷鎖之所在。

這就如劉墉先生所總結的:這個世界不會以一時的成功論英雄,也不會有偶然的失誤判輸贏。人若沒有連續持久的表現往往很難被肯定,而被肯定的人也難在一時被推翻。

4個被打斷的30分鐘不等於完整的2小時

在《再試一次就成功》中,劉墉先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不關手機?

其實每一次重讀此書,每次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總是感覺提交不上答案,雖然有很多藉口,但是認真想來,也都不能成為真正的緣由!

劉墉先生講有一次自己和朋友去九寨溝旅行,在一間叫『山菜王』的餐廳看到一首打油詩:花衣裳,紅臉龐,青稞酒,山菜王。羌寨是我家,永不接電話!尤其是最後一句永不接電話讓劉墉先生感觸頗深,原因是他和朋友的九寨之旅中,時常被朋友的電話驚擾,甚至是午夜,朋友也會開著手機和對方大聲交談。

這讓劉塘先生很是惱火,他質問朋友為什麼不關手機?朋友很直接的回答他說,關了手機會心不安,怕有什麼要緊的事情發生,別人聯繫不上自己。

其實不僅僅是劉墉先生的這位朋友,我們誰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每天幾乎手機24小時開機,如果不是特別忙,隔不一會就要看看手機,一天天,一年年,但真正有幾件特別重要的事情需要這樣去頻繁的關注手機呢?細想起來,似乎又真的沒有什麼事兒值得我們這樣天天機不離手!

對於這個現象,劉墉先生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他說:4個被打斷的30分鐘,絕不等於連續的2個小時!

當然,如果僅僅從量化的數字來講,4個30分鐘完全是等於完整的2個小時的,但是作用到人的努力方面,從質的方面來講的話,這話絕對就是真理!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脫離手機,也就難以避免對機對我們造成的影響,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們所過的每一天,已經從質的方面被壓縮了,如此對比別人專心努力的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來說,我們的趕超就會顯得無比的力不從心!

所以,像劉墉先生建議的那樣,我們在該奮鬥的年紀,最該做的事情是萬事專注,該玩該放閒的時候好好玩,該工作學習的時候聚精會神,儘量避免一些閒雜事務的打擾!像劉墉先生所言:以速度爭取時間,再用這時間去享受寧靜,而非拖泥帶水,永不得真正的空閒!

人生戰場比的不僅是實力還有速度!

近些年來為,很多人都在強調自制力,因為自制力可以令人成人,可以令人成功,但劉墉先生卻雲淡風輕地從另一側面對自制力做了一番詮釋——自制力缺乏有可能致命!

當然,這不是危言聳聽,如果蝴蝶效應一般,往往致使我們釀成大錯的緣由,有可能僅僅只是因為晚出門了一分鐘!

劉墉先生對此,舉了一個例子稱,有次自己要去參加一場演講,前一天便和朋友約定了,請朋友來送他過去,朋友也滿口答應了一定會準時,可是結果早上到點兒了卻發現朋友還沒有到,他打電話過去追問,才知道朋友去修理廠修車子耽誤了時間,正在往過趕,而且為此已經超速連闖紅燈好幾次了。

劉墉先生知道這個情況後,告訴他不用趕了,自己約了別人來送。那天,劉墉先生演講遲到了八分鐘,但他更多的氣憤卻並不在這件事情上,而在於朋友的不守時,倒並不是因為這不守時影響到了自己,而是因為這不守時為朋友本人造成了很多危險因素!

試想一下,如果他能提前做好準備,事先出門,即便有什麼突發情況,例如修車耽誤時間也不會嚴重影響到當天的行程計劃,更不會導致他一路超速,闖黃燈,闖紅燈,最終還遲到之類的事情發生。

當然,遲到也並不是最嚴重的後果,更嚴重的隱患是,一路超速闖紅燈所有可能引發的後果,這幾乎是我們隔三差五就能在新聞事件里看到的事情!其實不僅是新聞事件,就是身邊親朋好友間,也經常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而往往最初的原因便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制力,可能玩手機晚出門了幾分鐘,可能賴床了幾分鐘,也可能洗漱的過程拖沓了幾分鐘,而這都是導致我們原本平靜生活狀況百出的緣由!

談自製,有乾巴的說教,也有一味的鼓勵,而劉墉先生卻言簡意賅地說:比賽就像人生的戰場,他比實力也比速度,速度何嘗不算是一種實力,你沒有別人快,你比別人拖,你就顯示你比別人差。因此說,我們不成功,有時候真的並不是我們的實力比別人差了多少,而真的只是自制力方面的差異,如此而言,我們完全可以試著對自己嚴苛一點,也許局面就完全迥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io9aXm4BMH2_cNUgt0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