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袁世凱的兒子,生得富貴,死得落魄,卻深受底層民眾尊敬

2020-02-20   有兩夏子


做富二代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民國,有很多風流公子哥符合我們對富二代的想像,他們揮金如土,行事乖張,才名與緋聞齊飛,善事與糗事同傳。


袁克文,號寒雲,是袁世凱的次子,也是所謂的「民國四公子」之一。

袁克文雖然是庶子(他的媽媽三姨太來自朝鮮),但他從小被過繼給受寵的大姨太沈氏,受到溺愛。他的日常生活,大概就是賈寶玉那樣的,天資聰慧卻不肯好好讀書,性格頑劣,喜歡各種「不務正業」的東西。因為過得太太太滋潤了,年紀輕輕的袁克文養成了吃、喝、嫖、賭、抽等各種惡習。




袁世凱稱帝那會兒,有傳言說老袁想立袁克文為「太子」,所以長子袁克定對他非常忌憚,兄弟關係很緊張。

而袁克文反對老爸稱帝,惹怒了老爸。

放縱不羈愛自由的袁克文乾脆跑到上海生活,他不僅保持揮金如土、妻妾成群的生活狀態,還花錢加入「青幫」,成為幫派里的大佬,廣收門徒。

別人做大哥,都是打打殺殺搶地盤,袁克文卻非常文明,他的愛好是收藏、書法、戲曲、美女,所以袁克文當大哥,也是個「不務正業」的老大。但他很講義氣,別人有個什麼事找他,他都能幫就幫。

看排名就知道袁二爺的江湖地位:「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袁克文號寒雲)」。



有一天,袁克文比較熟的一家劇院和一個觀眾發生了口角,結果那個觀眾是道上的,轉頭就叫上了一百多號弟兄,堵在劇院外面,揚言要炸掉劇院。

劇院的人嚇壞了,趕緊找袁克文幫忙。袁克文收到消息,立馬叫自己的弟子李金標出面擺平。

弟子跑到劇院,對鬧事的人說:「諸位,看在我師傅袁二爺的面子上,這事就這麼了了吧。」

就這麼一句話,氣勢洶洶的一百多號人默默撤了。



袁克文在藝術方面很有追求,他不僅擅長書法、詩詞,還特別喜歡唱崑曲。

袁世凱去世後,袁克文放飛自我,開始花錢當票友。據說,為了在戲院裡唱兩場戲,他花掉了三四千銀元

然後此事被大哥袁克定知道了,袁克定並沒有反對他燒錢,而是覺得他唱戲有辱門風,便通知警察薛松坪把他抓起來。

但人家老薛並不敢攪和到他們的家務事裡,而且就算他真想抓,也打不過戲院裡那一大批青幫成員。

於是可憐的老薛只能乖乖等袁克文唱完下台,好生相勸。袁克文聽了,一邊卸妝,一邊保證以後不唱了。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

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霸王別姬》,葛優飾演的戲曲狂魔袁四爺,其原型正是袁克文。



袁克文一直沒有省錢這個概念,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分得的遺產終於花光。為了賺錢,他開始販賣自己的書法作品

因為他確實很有才華,而且有袁世凱之子這個身份,所以他的作品價格不低

他曾在《北洋畫報》上刊登「寒雲賣字」的廣告,具體價格是這樣的:「連屏、直幅、橫幅整紙每尺二元,半紙每尺一元。摺扇每件六元,過大、過小別議。以上皆以行書為率,篆倍直,楷、隸加半,點品別議。先潤後書,親友減半,磨墨費加一成。」



雖然袁克文的書法作品很貴,但真的有很多人求著他題字。

據說,他有一項特長:把紙懸空,不用東西墊著,直接用毛筆寫。寫出來的字非常好,而且紙張沒有任何損傷。

不僅各種報紙請他題字,就連一些小說也要他題字。有一次,袁克文很隨意地為小說《民國艷史》題寫封面。這個小說出版後,他收到一本,打開一看才發現書中有罵袁世凱的內容。袁克文非常後悔,但也改變不了什麼,只是再也不敢瞎題字了。




如果袁克文只是一個落魄的敗家子,那沒什麼特別的。但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熱心公益的人。

1922年8月2日,廣東特別是汕頭地區遭遇強勁的颱風,這一場天災被稱為20世紀中國最嚴重的颱風災害

袁克文賣了自己心愛的字帖,用於賑災

這幅宋朝宣和年間的玉版《蘭亭帖》精拓本,袁克文非常喜歡,曾經親筆在上面題簽和引首跋尾。

但災難降臨,傷亡慘重,這些身外物就不那麼重要了。


袁克文42歲去世,他死的時候,家人只翻出20塊錢,連喪事都辦不了。

青幫的弟子們紛紛出錢,為他湊齊了辦喪事的費用。

出殯之時,天津青幫的成員,還有當地的和尚、尼姑、道士等等紛紛送葬,還有近千名妓女也出現在送葬的隊伍中。



袁世凱曾怒斥這個他最疼愛的兒子:「好好的皇子不當,非要學人家扮假名士,這給你高風亮節的。

但我們看結局,袁世凱雖坐上皇位卻被國人唾罵,袁克文雖晚景淒涼卻有一大群底層人打心底里敬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