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小區里「遛娃」,遇到一個小女孩,跟著奶奶玩滑梯,眼睛圓圓的,特別呆萌,睫毛長的可以讓蚊子「盪鞦韆」了,說話嬌嗔,特別可人疼,就是一對大眼袋,顯得非常沒精神,奶奶說,小閨女從小身體就不好,都3歲半了,才2歲的身量,出生不到一個月就發燒,跑醫院就跟吃飯一樣,可愁人了。
我想起過年那陣子,寶寶吃了很多炸肉,奶奶還整天給他燉雞、做紅燒肉吃,飯桌上基本沒有青菜的影子,簡直就是「全葷宴」,我都胖了好幾斤,但是有一天晚上寶寶突然哭鬧,肚子不舒服,後半夜開始發燒,我才意識到,孩子吃撐積食了。去檢查的時候,醫生就告訴我們,孩子消化不良、積食,會發出一些信號:
1、眼袋大、泛紅:體內水濕的循環離不開脾臟的運化,如果孩子積食,影響了脾臟功能,導致體內水濕增多,眼部與脾胃對應,加上皮膚較薄,就會隆起形成大眼袋,而且泛紅。如果孩子眼袋有隱約的青紫色,則是脾胃虛寒的表現。
2、臉色暗淡、鼻有青筋:積食後會影響脾臟對氣血的運化,臉部皮膚得不到充足的氣血就會失去光澤,變得乾燥、暗淡,鼻樑或者兩側鼻翼,也會突然出現「青筋」,這都是在提醒你,孩子的脾胃不好、消化不良了。
3、睡眠不安、盜汗:積食還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如果發現孩子睡覺不老實,一整晚都在蹬被子,而且盜汗,睡下一會兒後腦勺就出很多汗,有時還會皺著眉頭哼唧、磨牙,撅著屁股趴著睡,都要警惕孩子脾虛積食了。
4、排便困難、舌苔厚膩:積食是脾胃分解、消化食物的功能紊亂,食物殘渣不能順利排出,營養吸收速率低,孩子會出現大便乾燥、便秘的情況,並且伴隨著惡臭,食物殘渣慢慢被發酵,還會產生酸腐味,由口腔散發形成口臭,還伴隨著舌苔發黃、厚膩。
家長這2個習慣,最傷孩子脾胃,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
1、強迫孩子多吃飯
有時候孩子厭食、不愛吃飯,很多家長會追在屁股後面喂飯,或者「威逼利誘」,想方設法的讓孩子多吃飯,這種習慣是十分錯誤的。老話說:「要想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不想給孩子的脾胃「雪上加霜」,就不要強迫孩子多吃飯,反而應該在孩子「貪嘴」,吃得多的時候適當控制。
2、吃肉才是有營養
為了孩子的身體發育、長個子,家長都會做一些「大魚大肉」給孩子吃,覺得那才是有營養的,殊不知,雖然肉食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高,消化起來卻非常困難,尤其是對孩子稚嫩的脾胃來說,很容易造成積食、脾胃動力不足。而且,過多攝入蛋白質、脂肪,忽略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的補充,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影響發育。
家長記住1件事,對養脾胃很關鍵:
肽菇末沖水要多喝,從吃輔食開始,就不要簡單的給孩子補充肽菇末,提供孩子輔食中容易缺失的營養素,還能養護脾胃,增強消化動力。其次推拿要多做,經常抽空給孩子捏捏脊、揉腹,清補脾等,逐漸的給孩子調養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