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劇透到底的內容。
如果你還想看片,那就到這裡吧。
如果你不打算看片,也到這裡吧,劇透不代表作詳細的劇情描述。
昨晚看了電影,讀了很多長評,覺得沒有寫到我心坎上的文字。
於是,臨時起意,決定跟看過的人,分享下觀感和思考。
《寄生蟲(寄生上流)》,聽起來是個充滿階級矛盾的片名,而我,卻在某種程度上,看到了兩個階級的和解。
用問答的形式好了,自問自答那種。
一個觀影者的小聲BB,歡迎光臨。
簡單的說,這是三個家庭的故事。
哥哥是個復讀了三四次的落榜考生,已經服完了兵役,23、4歲的樣子。
妹妹是個擁有美術設計天賦的女孩子,家貧,不能深造。藝術,永遠不會成為窮人的優勢。
朴家一女一子,女兒高二,兒子大概五年級。
觀影的前50分鐘,我也有這種感覺,差點被這種疑問勸退,點下×按鈕。
好在,金棕櫚獎加持,熬到了暴雨時刻,被反轉驚起汗毛,後半段,揪著衣襟看完。
故事一開始,金基澤家正處在水深火熱中, wifi基本靠蹭,打工基本日結。
然後,兒子金基宇的朋友敏赫帶著機會登場了。
敏赫,騎著小摩托出行,說明不是個富家子弟,即將出國留學,說明小康家庭以上,到朋友家拜訪,帶著用祝福包裝的、沒啥實際價值的觀賞石,說明是個實用利己主義者。
敏赫拜託基宇,接替自己的一份家教工作。
為什麼拜託基宇呢,因為敏赫看上了女學生,擔心別的大學生會輕而易舉把女孩子勾走,而基宇,窮的一比,渾身散發著寒酸味兒,安全。
所以基宇,獲得了為朴社長女兒補習英語的機會。
並且經過一系列設計,把自己的妹妹、父親和母親,都撈進了富家門。
到這裡,觀者開始疑問,有錢人家就這麼沒腦子嗎?隨隨便便就被人耍的團團轉?
首先,朴社長家能夠接觸到基宇,是因為上一任家教敏赫的推薦。
有錢人家,熟悉資本的運作,不信廣告,信療效,他們更喜歡口碑營銷。
基宇和妹妹基婷能夠進入朴家做家教,靠的就是熟人推薦,加上兩人本來具備合格的業務能力。
而父親金基澤能成為朴社長的司機,是因為新貴朴社長不願意粘上任何有可能影響自己聲譽的事件。
前任司機,被妹妹基婷設計陷害,扔了一條內褲在車上。
朴社長跟妻子私下yy,表示車震可以理解,但留下內褲就不好了。
對於這條漏洞百出的內褲,朴社長和妻子首先不是質疑,而是合理髮散,認為內褲這種大件兒,被忘到車上,說明內褲主人嗑藥了。
這裡,很多人覺得朴社長太好被誤導了吧。
朴社長,是個網際網路新貴,這個階層的人,日常應酬接觸的,要麼是老錢家族的富N代,要麼是坐在金山上躺著賺錢的暴發戶,這兩類人,錢來的容易,揮霍著都覺得無聊。
他們尋求各種刺激,車震、嗑藥這些不說是基本操作,也算是司空見慣。
所以朴社長覺得前司機會有這種行為,是很真實的。
夫妻兩個要解僱前司機,是擔心司機跟嗑藥女有來往,擔心牽連到自己名下的車,進而牽連到自己。
畢竟,一個有頭有臉的網際網路企業CEO,哪怕有天出門忘了拉褲子拉鏈,也會被輿論發酵成無恥淫魔的。
寧可錯殺,不可遺漏,朴社長果斷辭退了前司機,合理。
而舊幫傭忠淑被解僱,就更合理了。
因為對桃子過敏,被誤導成肺結核患者,這不是鬧著玩的,幫傭得了傳染病,還隱瞞?速速退散吧。
金基澤一家,順利打進了朴社長家內部。
高級服務,說到底也是服務。
你會開奧拓,就會開奔馳,熟悉下高級中控台就好。
你會手洗衣物,面對全自動洗衣烘乾設備,看懂按鈕沒什麼難的,金家只是窮,不是不識字。
即便金媽媽玩不轉智能設備,金家還有兩個孩子可以現場指導教學的。
貧窮的服務者,能夠輕易騙過富有的僱主,更多時候,靠的是包裝。
金家如此,現實中,更是如此。
綜藝《我家小兩口》里,嚴屹寬杜若溪夫婦,到保姆公司給自己的孩子選保姆。
各種提問面試,杜若溪的需求是,保姆要有學習能力,能培養自己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等等。
講真,如果一個保姆具備這麼高端的家庭教育能力,她還用出門靠當保姆維持生計嗎?
然而,杜若溪們相信,這樣的保姆就是存在的,僱傭了她們,自己的孩子就能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健康的長大。
因為,她們是從金牌保姆公司選來的,為此自己支付了高額薪資,貴的,就是好的。
朴社長一家,不是好騙,是處在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固有價值觀下,有自己的邏輯體系。
我覺得,沒有壞人。
有的只是不同社會地位和文化層次所帶來的視野差異。
金基澤家庭,為了獲取職位,捏造事實、構陷前任,看起來很壞對吧。
求職者們,有幾個沒在自己的簡歷上撒點花里胡哨小謊的?
面試時候,是不是跟面試者聊過一些自己根本沒參與過的項目?
有人會說,我們的確在簡歷上粉飾過自己的職業能力,但我們沒陷害過前任職業者啊?
普通的打工者,從來不能創造職位,只能競爭職位。
當空缺職位既定的時候,你每一次的面試機會,都存在著踢掉前任的動機,金家主動,大多數人被動。
金家混到最後也沒能翻身,所以人們覺得他們不齒。
但如果金家最後翻轉了,通過服務富人,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也變成富人了,是否他們的踢掉前任的舉動,就變作成功學裡積極進取的說辭了呢?
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罷了。
好吧,這個說法我自己也覺得有點槓精附體了,那就舉個例子吧。
混過職場的人都知道,一個部門,空降來一位小領導,擁有三到五個人的人事決策權。
如果,這位空降者私下有合作良好的小團隊,那麼,他多半會慢慢把新公司的老團隊架空,一點一點把自己中意的團隊拉進新公司。
這個操作,是一種職場共識,也是影片中,金基澤家庭的舉動,這麼看,是不是就覺得金家的操作無可厚非了呢?
金家面對忠淑每周給丈夫送飯的要求,表現出的冷漠與不諒解,也不難理解。
一句話來說,苦難中的人,為難起同類來,更下得去手。
因為只有有人比我更慘,我才會覺得活著有希望,這是人性之惡。
所以最終的庭院大決戰,開始於金基澤家庭與忠淑家庭的互下黑手,大家都是苦難階層,最後卻彼此揮刀相向。
朴太太給基宇結算時,明明給的酬勞比敏赫少,還硬說自己多給了。
朴社長端著咖啡測試金基澤的駕駛技術,還口口聲聲說不是測試。
兩口子私下裡討論金基澤身上的窮酸味,但表面上做出一副文質彬彬的禮貌樣子。
這是虛偽嗎?
我想,這只是現代人用來防身的面具吧!
朴社長一家解僱前司機和忠淑時,並沒有撕破臉皮,給彼此留夠了顏面。
朴太太初見基宇時,並不認為基宇是好的繼任者,但她採用了非常溫婉的措辭,指出了自己的擔憂,整個過程溫和且有禮貌,並沒有讓人覺得高高在上。
朴社長唯二的在面上露出明顯不悅,是因為金基澤作為一個職業司機,跨越了朴社長的底線——拿朴社長的夫妻感情說事兒。
但朴社長也沒有破口大罵,第一次他隱忍了,第二次他表達了不滿。
這些怎麼算是虛偽呢?
這些難道不應該是要在陌生人之間提倡的人際交往修養嗎?
暴雨過後,住在貧民區域的民眾,有家不能回,只能到體育場打地鋪,慘兮兮。
而住在上風上水富人區的朴社長一家,在雨後的清新空氣中,舒展著早晨的身體,說下過雨天氣真好啊,這天氣得開趴體啊。
經歷了一夜暴雨,在體育場的地鋪上被挖起來的金基澤和金基宇父子,看到朴社長家美好的上流生活,酸了。
這算是為富不仁嗎?
大抵不算吧,朴社長一家,哪知道半地下室民眾們的家被衝垮了,他們住在半山腰上,山腳下的慘狀,不專程驅車前往,很難感同身受吧。
但在金基澤一家看來,朴社長就太麻木了,自己正在遭受苦難,你們怎麼可以大肆歡樂?
你們是有錢人啊,你們是明星啊,你們是有話語權的群體啊,有天災人禍了,你們不傾囊相助,你們還是人嗎?
不是人,難道是一條狗嗎?
階層之間的不諒解,源於二者無法換位思考。
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你可以說他無知,但不能說他無良。
至於最後的混亂場面里,朴社長不顧基婷和忠淑丈夫的死活,只想搶救自己的兒子,人之常情吧。
當自己的親人和非親人同時遭遇危險時,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首先救助自己的親人,這是本能。
那些在危難時刻,放棄親人而去拯救陌生人的個體,我們稱其為英雄。
人們敬重英雄歌頌英雄,但更應該尊重那些不想成為英雄,只想守護好自己家庭的平凡人,他們才是一個社會和諧穩定的基因。
很遺憾,一個正常的生理反應,徹底激怒了金基澤,憤怒的刺刀,終結了朴社長的新貴人生。
也開啟了金基澤的蟑螂人生。
誰是贏家呢?窮人兩敗俱傷,富人飛來橫禍。
怪窮人嗎?當滿腔戾氣沒有出口,總會有爆炸的一天。
怪富人嗎?他們只是恰好在窮人爆炸的時候,路過了一下。
階層不是原罪,有罪的是,沒有讓不同階層人對話的渠道。
整個影片中,忠淑家庭承擔了翻轉、助推和終結的作用。
很多人說,忠淑家庭略無辜,如果不是金基澤家庭打破了和諧,突然闖入,難麼忠淑和躲在地下室的丈夫,是可以善終的。
太樂觀了吧。
當外界環境不停變換時,一個放棄了跟隨的個體,終究會在某次洗盤中,被徹底拋棄。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你不管冬夏和春秋,他們自會找上門來,到時你措手不及,只好任人宰割。
即便金基澤家庭不出現,一個現實存在的地下室,也不會隱藏一輩子。
忠淑家的悲哀是,在可以改變命運的時刻,把命運的繩索拱手相送了。
忠淑丈夫為什麼要躲進地下室呢?
因為投資了台灣古早味蛋糕店,賠光了高利貸資金,被債主追到走投無路。
事實上,金基澤家也投資了這個蛋糕店,可能他們只是投入了積蓄,沒有借貸吧,所以還能活在地上。
這個蛋糕店,據說是前些年韓國真實發生的一起事件,很多投資者血虧,社會影響極差。
這是誰的錯呢?希望憑藉抓住市場機遇,走上人生巔峰,沒錯啊,人之常情。
我只能說成年人的世界裡,要學會承擔責任。
做決策時,先問問自己能承擔的底線在哪裡,計算好抗壓能力再下注。
不計算自己的還貸能力就大手筆買學區房?不評估好自己的教育能力就躺平了生二胎?
成年人,不思考就做決策,失敗了就哭訴無人援手,你是巨嬰嗎?可惜這社會沒有那麼大的奶瓶給你嘬!
忠淑的丈夫,會遭遇毀滅性的投資失敗,多半是性格決定命運。
他藏身的地下室里,貼著屋主朴社長的簡報,他崇拜朴社長,以朴社長為偶像。
忠淑的丈夫也想成功,也想成為成功人士。
這本身沒錯,但他踏上追尋成功之路時,忘了上最後一課:承認平庸,接受平凡。
努力並不是必然帶來成功,大多數人,努力了,也會失敗。
平凡的人,最大的成功就是直視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然後平凡的活下去。
承認自己不是個天賦異稟的人,真的不可恥,非要跟自己較勁,做超出自己承擔能力之外的事情,最終一敗塗地,才可恥。
忠淑的丈夫,渴望成功,崇拜朴社長,然而,朴社長正急著翻開他,拿到車鑰匙,他身上的髒味兒,成了朴社長的催命符,諷刺麼?
忠淑一家的悲劇,從來都是自己種下的,即便沒有金基澤,也會有李基澤、張基澤、趙基澤,種子已經發芽,總會有見光的那天。
這個被稱為有心理障礙的孩子,是全劇唯一的旁觀者。
他看到了藏身地下室的忠淑丈夫,看到了忠淑丈夫的求救,聞出了金基澤一家相同的氣味。
然而他還是個孩子啊,孩子說的話,哪能當真呢?
他不斷的畫忠淑丈夫的臉,寫實的畫,父母覺得我兒子真有抽象藝術天賦啊。
他說他們四個人味道一樣,父母趕緊道歉,抱歉啊 他還是個孩子。
孩子,沒有功利訴求,內心澄澈,往往能看穿偽裝的迷霧,可惜,他只是個孩子,他說的話,誰信呢?
最後, 給藏在地下室做蟑螂的金基澤掬一把同情淚吧,誰都知道,金基宇再活兩輩子,也不可能買下這座豪宅,他的父親,此生沒有可能在太陽下走出地下室了。
很悲哀,但我們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