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女人在40-50歲之間,容易出現心慌氣短、坐臥不安、失眠多夢等不適症狀,與之相生相伴的還有面色萎黃、皺紋叢生等。工作家庭壓力導致30幾歲出現早更的也很多。那中醫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有什麼好的調理方法呢?
為什麼「養顏先養心」?
《黃帝內經》曰「心主血脈,其華在面」,認為全身的血脈統屬於心,由心主司,面部的色澤可以反映心血、心氣的盛衰及功能的強弱。心氣充足且血脈充盈,面部皮膚就會光澤紅潤有彈性,反之,如果心氣不足、心血虧損,面部供血就會不足,皮膚就得不到滋養,氣色就會偏淡少華,如果血脈瘀阻,氣色還會晦暗。女人的容顏與氣血息息相關,而全身的血脈都由心主司,所以,女人養顏首先要養心。
二、如何養心呢?
人體有很多穴位,而每一個穴位都相當於一味中藥,它們的任何一種神效,都是我們祖先用身體試驗過的。所以,只要學會使用穴位,就能終身享有健康和美麗。
養顏先養心,必灸「美人穴」!
「美人穴」就是內關穴,它是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通於任脈,會於陰維,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內關穴的真正妙用,在於能打開人體內在機關(相當於打開內心的結),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寬胸理氣、鎮定止痛之功。
內關穴聯絡著上、中、下三焦,對於上焦的心悸、胸痛、胸悶,中焦的胃痛、嘔吐,下焦的月經病、泌尿系疾病等,都有奇效。其中,最為推崇的是內關穴治療心血管疾病時的雙重調節功效——可以雙向調整心率。
女人養顏要先養心,越是心情抑鬱,衰老跡象越明顯。女人一到更年期,就容易煩躁易怒、心悸失眠,還有些女人,明明沒到更年期,但由於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也容易心情煩躁,這兩類人群都可以艾灸內關穴,調心養心,讓心氣心血充足,以內養外這才是養顏秘訣,畢竟再名貴的化妝品也只是流於表面的塗塗抹抹。
腎虛的女性,更易早衰
腎為先天之本,它涵蓋了現代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等機體調節系統,與衰老密切相關。有些女人明明才剛過40歲,但在腎虛後,其神經、內分泌、免疫等功能衰退的指標竟然與70歲左右老人相仿!自然,「人老珠黃」也就不奇怪了。
「腎虛」是中醫認為的最容易致衰的因素。《黃帝內經》認為女人「年過四十,陰氣自半」,「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也就是說,女人到了這個年齡,雌激素分泌逐漸減少,腎氣逐步虛衰,沖任二脈也漸衰,精血不足,臟腑功能失調,身體就會隨之出現月經量減少、陰道乾澀、面色萎黃等衰老症狀。
此外,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經常用腦過度,中醫講「腎藏精,精生髓,腦為髓之海」,所以長期用腦過度也會導致腎精虛衰,進而引起衰老。
抗衰養顏,灸通腳上「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有滋陰補腎的治療作用,但是腎虛之人基本都有脾虛的毛病(比如食欲不振、腹痛腹脹、大便清稀),這種人就不適合用六味地黃丸——因為裡面的地黃是滋膩的東西,會導致食慾更差、大便更稀。
其實,我們每個人腿上都有「六味地黃丸」——復溜穴。復溜穴是足少陰腎經上的經穴,腎經氣血在此向上匯聚,因此刺激該處滋陰補腎效果極好。
艾灸復溜穴可以治療:腰膝酸軟、耳鳴耳聾、潮熱盜汗、足跟痛等腎陰虧虛引起的症狀,相當於六味地黃丸的功效,且無副作用。
女人都想永葆青春,在保健品、護膚品上一擲千金,但很少有人知道,真正能幫助我們解開不老心結的,正是我們人體本身。如果把經絡比作藥房,穴位就是中藥,艾灸就是中藥的「催化劑」,堅持艾灸手上的「美人穴」和腿上的「六味地黃丸」,恢復年輕容顏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