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人生99%的不如意,都源於我們內在的失控。
相信每個人都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努力便一定會成功」。這句話伴隨著我們從小到大,最後卻被許多人發現——「很多事根本不是靠努力就可以」。
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在學習和生活中依然被人甩一大截。最後自信心的崩塌,成為許多人成長道路上的死囚。
可為什麼成功人士都說,勤奮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那是因為,勤奮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技巧。
01 千萬不要做「時間上的窮人」
許多人一談起「勤奮」二字,立馬聯想到的就是一個字,「忙」。
一直以來,我們都不乏這樣的觀點——「想要變得優秀,就要儘可能多的花時間在某一件事上」。於是我們拚命的擠時間學習、工作,甚至壓榨一切休息、娛樂、睡眠的時間。
但是換來的結果,卻往往不理想。這裡毀掉你的不是勤奮,而是無用功!
很多人高中的時候,都會採用題海戰術的方式複習,學習的結果卻是越來越糟;這就是因為沒有進行有效的思考:究竟自己的薄弱點在什麼地方,學習的目標是什麼?
學習成果,等於效率乘以時間。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等長的,拉開你與別差距的,是效率。
02 注意,別被「情緒占據大腦」
優秀的人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面對挫折的自信心。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總是在一點一點的積累中最後爆發。據社會調查顯示,超過8成的現代年輕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問題。
許多人每天起床後都認為自己狀態不佳,然後帶著「糟糕的狀態」去上學上班,「導致」最後無法按計劃完成計劃,實現目標。
很多人這個時候就開始陷入懷疑,和自我否定。
但是發現問題,卻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當你考試因為考了不及格而苦惱時,請你要看到——自己還有40分的進步空間,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不快樂」的工作和學習,最後會讓人什麼都不想干。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勤奮的「保鮮期」,總是意外地短暫。
03 不要總是做「一直重複的事」
為什麼和別人付出「同樣的努力」,只有你的效果卻不理想?因為你一直在做「別人重複過」的工作。
到處都是十分努力的人,而你想要突出重圍,必須做到「百倍努力」。
與其說是百倍努力,其實只是別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比你多做一件小事。比如:有的學生,上課筆記做的工工整整,但是課後卻不去複習它——這樣的勤奮最後看起來,就像是徒勞無功。
世界上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你要做挖掘極限的可能!儘可能的超越自己,超越昨天。要學會開發自己最擅長的技能,這能決定你勤奮效果——一切不追求效果的勤奮,統統不過是作秀而已!
對於學生來說,勤奮是意味著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對於工作者來說,勤奮就是掌握一套優秀的工作技能。方法不好,縱使你一件事努力千遍百遍,那只是在浪費生命。
請你記住,高品質的勤奮=學習/工作效率+有效的思考+做出正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