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華為Mate 30 VS 4G iPhone 11 鹿死誰手已見分曉

2019-09-21     黃鍾大呂

2019年9月19日,對於中國手機品牌來講絕對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萬眾期待的華為Mate30系列在慕尼黑正式發布,華為的這款年度旗艦在發布會前就贏了的空前的關注度,隨著發布會對大家所關心的問題一一解密,這款傳說中的年度安卓機皇終於來到了我們面前。不誇張的說,筆者認為這是第一款可以和蘋果同時代iPhone正面剛絲毫落下風的國產手機。其發布會時間選在蘋果iPhone 11上市的前一天,也足以說明了華為對這款產品十足的信心。

數天前的蘋果發布會,隨著傳說中的浴霸攝像頭和沒有5G兩大消息的實錘,筆者真正的感覺到了蘋果的江郎才盡,整個一個發布會,除了磨砂後蓋和新款的綠色機身外,可以說毫無亮點可言。當年機友們調侃諾基亞的「科技以換殼為本」的段子用在現在的蘋果身上也是毫不違和。與iPhone 11系類的乏善可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Mate30系列的亮點真是舉不勝舉:麒麟990旗艦晶片、超感光徠卡電影四攝和雙超級快、5G網絡等等都足以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感覺堪比當年喬布斯正式發布iPhone4時給筆者所帶來的震撼之感。

5G華為Mate 30 VS 4G iPhone 11 蒸汽火車與慈禧太后的馬的對決

面對大眾的關心,蘋果CEO庫克曾經正式回應過為什麼蘋果的新手機依舊使用4G網絡,主要原因就是蘋果認為「5G網絡還有許多問題,現在還有一點超前。」眾所周知,市面上的大多數智慧型手機在4G和5G的基帶方面,基本都依賴於網絡巨頭高通所提供的技術,大多數廠商沒有真正的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華為和蘋果是市場上唯二的兩家掌握這方面核心技術的手機企業,所不同的是華為是依託自己強大的網絡技術基礎實力自行研發,而蘋果則是通過收購Intel的相關部門來實現的,這其中的含金量的區別不言自明。華為Mate30系列所採用的的麒麟990晶片最大的一個賣點就是支持5G網絡,麒麟990 5G將處理器和5G基帶合二為一,使得晶片集成度大幅提升,功耗和發熱大幅降低。在未來,採用5G網絡將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對旗艦手機的最基本要求。華為Mate30 5G版本從對消費者負責的角度來說可以大大的降低消費者未來的換機成本。如果消費者覺得5G網絡不太成熟,或者對網絡沒有那麼強烈的需求,華為Mate30系列同樣提供了4G版本的手機供消費者選擇,而並沒有像iPhone 11那樣一刀切。畢竟作為一台近萬元的蘋果手機產品,還一如既往的擠牙膏式升級,用一年網絡就過時,對於消費者來說難免有些不公平,不如像華為一樣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豐儉由人更加合適一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英特爾基帶的不給力也是蘋果認為現在5G市場不成熟,無法推出高質量產品的一個客觀原因。這樣的情況讓筆者想起了一個流傳很久的段子:100年多年前,慈禧太后第一看見冒著蒸汽的鋼鐵火車頭時,覺得聲音太不靠譜,非要換成馬匹拉著火車跑,最後成為了中外笑柄。因為華為的技術過硬,方案成熟,Mate30系列的5G「火車頭」確實可以跑的又快又穩,而Intel這匹「馬」可能暫時真的達不到蘋果的要求,才造成了兩家公司不同的選擇,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引領者與追隨者 兩大陣營的創新性身份已經互換

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奉行的產品策略是我生產什麼市場就需要什麼;庫克時代的蘋果,奉行的產品策略就是市場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蘋果這次的iPhone 11的發布會標榜的主題是「致創新」,但是其發布的產品卻史無前例的毫無創新可言,可以說所有的所謂亮點已經均出現在了華為Mate20系列等安卓手機上。雖然本次iPhone 11系列的攝像頭方面的升級與前代XS系列相比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華為Mate30 Pro系列上已經升級為了萊卡四攝,雙4000萬像素主攝像和800萬長焦鏡頭及3D深感鏡頭所帶來的整體質感上的提升絕非蘋果的1200萬像素的三攝可比。

單純從攝像頭參數和各大評分機構的打分情況來看,早在華為P20時代,華為旗艦手機的拍照水平與同期的蘋果手機相比已經不落下風,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實現了超越。拋開旗艦機不談,現在的四攝手機在入門級市場已經逐漸有了普及的勢頭,這時蘋果才慢吞吞的擠牙膏式推出三攝手機,並且在整體設計方面很明顯的借鑑了去年Mate20的設計元素。雖然iPhone 11在很多方面還是在目前的機市場中保持領先,但是它的角色也正在從引領者向追隨者方向轉變,從商業角度和為股東負責的角度來看,庫克的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因為他的心目中比誰都清楚,喬布斯只有一個,他在創新和引領潮流方面的造詣永遠無法比肩他的前輩。

該有的都有了 Mate30的綜合能力完全可以吊打iPhone 11

除了核心的麒麟990旗艦晶片、超感光徠卡電影四攝和5G三大賣點之外,諸如40W有線快充,27W無線快充,反向充電,88度超曲面環形幕屏均是華為Mate30的殺手鐧。其中諸如反向充電等實用的功能在華為率先在Mate20上應用後,iPhone 11也選擇了跟進,這種情況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從iPhone X時代起,蘋果已經有2年多沒有對螢幕設計進行任何大範圍的更新了,三年過去了,劉海依舊是那麼顯眼。這點和華為Mate上30 Pro上的88度超曲面環形幕屏相比,簡直是太拿不出手了。除了硬體上的革新,華為還在「隔空手勢」「AI螢幕隨心」等軟體功能上進行了很多的創新,同時隨著華為用戶群體日漸龐大,華為正在努力的把零散的生態鏈產品織成一個嚴密的網。華為最新推出的EMUI 10,就搭載了通布式技術帶來無線投屏的增強體驗「多屏協同」功能,實現了手機和MateBook的協同操作、數據流轉和多屏操控。和Mate30系列一同亮相的華為智慧屏和華為設備間的閃傳等功能也體現了華為在這方面的布局的決心。

曾幾何時,在智慧型手機產品發布會上被提及的頻率最高的詞就是「創新」,在創新的前提下,各大廠商發布的產品都可以在PPT上吊打蘋果iPhone。而在最新的iPhone 11的發布會上,從來沒有公開懟過任何一家國內手機廠商的蘋果公司破天荒的把華為拿出來作比較,這無疑是對華為手機的產品力和創新從側面的認可。毫不誇張的說,整體上來看,除了ios系統先天上的優勢外,在綜合素質和產品力方向上iPhone 11系列幾乎是被華為Mate30系列按在地下摩擦,這在我國國產手機發展史上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5G成為臨界點 手機市場格局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3G時代,一眾國產智慧型手機的的崛起,使得「並沒有犯什麼錯誤」的芬蘭手機巨人諾基亞轟然倒下。面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引用魅族前高級副總裁李楠的一句話,那就是「5G是其餘所有手機品牌的重大利好」,筆者對這句話表示120分的贊同。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無論從品牌認知度和硬體產品的產品力來說,華為等高端國產智慧型手機正在實現對蘋果的彎道超越,4G時代的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已經成為了可以和iPhone分庭抗禮的旗艦手機。在進入5G時代更加的寬闊賽道後,華為的優勢將更加明顯,手機行業內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所難免。可以預見未來的安卓系統的旗艦手機在5G網絡的加持下將迎來跨越性的發展,未來取代蘋果iPhone的市場地位並不是痴人說夢。

2019年,持續了十餘年的iOS與安卓的市場競爭已經到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的帶領下,國產手機品牌正在中高端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無疑會另蘋果壓力山大,並且因為蘋果從未涉足過千元機等入門級市場,所以在群眾基礎方面已然吃了大虧。缺乏面對入門級市場的產品,在高端市場又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挑戰。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兩大陣營的競爭態勢將迎來歷史性的轉變,最後究竟是鹿死誰手,請大家和筆者一道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_CVWG0BJleJMoPMqA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