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的故事》今晚放電影,地雷戰!地雷戰!

2020-08-02     詩畫伊犁SHYL

原標題:《伊犁的故事》今晚放電影,地雷戰!地雷戰!

塞外江南 詩畫伊犁

【作者:王國友 韓軍】

那童年,那電影!

小的時候看電影,不論是對於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件無比快樂和奢侈的事情,得知今晚要有電影了,那真是群情激昂,奔走相告,《地雷戰》《地道戰》《雞毛信》《第八個是銅像》這些老電影出生於60年代70年代的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西遊記》里的孫悟空的72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簡直是出神入畫,南斯拉夫電影《橋》裡面的人物「老虎」"瓦西里"戰鬥的情景歷歷在目,還有那首傳唱至今金典插曲《啊!朋友再見!》,所有的情節像刻在腦子裡。直到現在也記憶猶新。

每當太陽還有老高,我們這些急不可奈的」猴子」們早早奔向連隊門前的空地,像畫地圖式地畫上一個個"地盤",占領了最佳位置,為爭領地時常出現吵架甚至打架的情況發生。家家戶戶都自帶小凳,長的短的,高的矮的,可謂是五花八門!家有小弟弟小妹妹的都有騎在大人脖子上看電影的經歷,有些家庭是不願跟大夥湊熱鬧,就跑到銀幕後面看反電影。那個時候大人小孩每每知道要放電影了,家家炒一大鍋葵花子,每個人口袋裡都裝的滿滿的,電影開演前,銀幕前場地都成了我們小孩子的娛樂樂園,男孩有打"四角,王寶"的,玩"畢什",捉迷藏的,小女孩跳皮筋跳方格的,翻絞絞的,好多玩法現在的小朋友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見過了,電影完了辦公室門前的場地上會出現厚厚一層瓜子殼,特別是電影放映時,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只聽到「咵垮」的磕瓜子聲,那個聲音真不誇張能蓋倒一切,到現在前門牙那個深深的印記一直留到了現在,都是磕瓜子留下的。

那個時候團場電影放映隊來了,連里的高音喇叭就喊開了:"今晚放電影,今晚放電影,地雷戰!地雷戰!"多數時候喇叭里傳出的是:誰家的鑰匙丟了!誰家的孩子丟了,請到放映機處來領。放映前總有兩部《新聞簡報》什麼古巴總統訪華了,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了!有些大孩子在調片前的螢幕上做一些手形動作:老鷹呀兔子了什麼的,還真有點像那麼回事,惹的我們這些年齡小的回家後打著手電在自家的牆上瞎比劃,時間稍一長,都期盼這些亂七八糟的趕快放完!那個"打仗"的片子趕快來蹦出來,所有的小男孩都喜歡看「打仗」的,什麼《火車司機的兒子》《渡江偵察記》都是特別帶勁的片子,古裝戲如豫劇,粵劇是我們不屑一顧的,不過黃梅戲《天仙配》《白娘子傳》帶點神話的有時也吸引著我們,精彩的片段我們會隨著電影里驚險情節大呼小叫,自己好似進入電影當中成了其中的一員,每當一場電影放完後的幾天裡,各種模仿電影中某個演員動作的聲音的,那真是學的微妙維俏,形象逼真,五花八門,我們小夥伴中有一個外號叫"小蛋"的模仿小鬼子,"表演"起來,說話,動作跟真的一樣,動作,聲音都有些誇張,什麼"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花姑娘大大的",再找個道具什麼的,把大家看的是前仰後合,笑的都快岔氣了,第二天上課前全班同學繼續慫恿那個同學上台再來一次!他二話不說站在講台上表演的更起勁。也有的時候好久沒來電影,那個期盼的心情大家是知道的,這個時候個別人來個小騙局或調侃:"今晚有電影!今晚有電影",就有人問:"什麼電影",回答者得意洋洋的說:"月亮照白牆"每當聽到這不免有點泄氣,更多的時候是幾個連隊放映"跑片"就是一個電影幾個連隊錯開放,"癮"大的幾個撮起一伙人幾個連隊來回跑,就這樣都覺得看的還不過癮,聽說附近地方上的大隊村莊有電影,哪怕離個3,5公里也豪不在乎。回想起來童年的多數時光,是在看電影的氛圍中度過的。不能忘懷,我的童年,留著的記憶,我的老電影。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Agr3MBd8y1i3sJBq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