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元說少不少,我兩次生意失敗,兩次再做到百萬級別,起始資金都不超過3千元。
5萬元說多也不多,我某次失敗,自己加上合伙人共300多萬,倆月左右就賠個精光。
當然,這個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即使現在,5萬元起步做點事,如果用好了,基本上也綽綽有餘。
5萬元開店,就算了吧,一不夠燒二不夠熬。
我一同學3年前開個非常簡陋的小麵館還10萬元(夫妻倆人,毛利日均400左右,熬了一年之後)。
多數人做生意,第一個就會想到餐飲,覺得餐飲門檻低,好做。
實際上,這是個很大的誤區。
門檻很低,意味著競爭特大。
而且,餐飲是個勤行,投入50萬的店,起早貪黑累死累活忙一年,能落下20萬就算逆天了,80%的店連10萬元都很難落下。可能還比不上一個投入5千元的小吃攤賺錢。
慎入餐飲坑
沒做過生意的人,以為做生意就跟算算術一樣。真正開始做了,你發現,會有很多你根本想不到的隱形支出。生意也根本不會如你所料那樣好。
多數生意,都得經歷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期。一開始,沒口碑沒回頭客,又燒不起錢搞什麼引爆客流的大動作,基本上就是以自然客流為主。起碼半年內,能保持盈虧平衡就不錯了。
你準備的資金得能熬的過這段黑暗期,得能抵禦的了一些意外支出,得預留一些試錯資金。
身邊有夥伴創業,我第一個建議就是,資金的準備要超出你預算的兩倍左右。比如說,你在紙上計算著某個項目大概需要5萬元,那起碼你得準備15萬左右的資金。
做生意不能光想著賺,更多的應該避免賠,避免賠個精光。5萬雖不多,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攢起來也不容易,正常情況下月薪4000元的打工者起碼需要攢兩年吧。
那麼,倒推回來,手裡有5萬元的話,還是搞個預算2萬以內的小項目比較穩妥點。
初次創業的人多數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僥倖心理比較嚴重,特自信。覺得自己能力比其他人強,自己做的話一定是屬於那20%的成功行列里的。
實際上?
到時就知道了。創業,失敗是常態,成功才是非常態。
小白創業者還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覺得開個店,開個公司,有個實體才是創業,才算是當老闆,才算是成功有面子。多年前我幾度被這個心理害得差點飯都吃不上,撞的頭破血流之後才明白:賺錢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浮雲!
比如說很多人提到的餐飲,小規模的餐飲項目最大的成本是什麼?房租!!
開實體店的人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在給房東打工。通常情況下餐飲業的上客黃金時間就那麼幾小時,剩下時間店面基本上都閒置著。做正餐的,晚上10點以後到早上12點以前基本是沒有顧客的。但這段時間卻是搞早點的黃金時間。若是你搞早點,就沒必要自己單獨開個店面,一個人承擔高額房租,轉讓費,設備……等費用,只需找個已經開好的正餐飯店交點錢,在他們店裡賣早點即可。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找到比較理想的位置。很多實體店生意不好,最重要的是找不到好位置,好位置要麼沒空門面要麼租金轉讓費高。而找其他店共享,想找到合適的地段就很容易了。除了早點呢?深夜時間可以利用嗎?當然可以。稍大點的城市,都有夜間活動的群體,拿西安來說,我就見過不少專門針對夜間活動人群(如出租司機,工廠上夜班的人,加班的,去夜店玩的……)的飯店,生意都挺火。
若是打算餐飲創業,不妨從早點和夜餐開始,畢竟,競爭小,投入小,調頭也靈活。但,利潤真不小。我認識一個賣胡辣湯的,一早晨,賣3小時,毛利2000左右。而且呢,這項目可大可小。小,自己搞。往大了做呢?多談幾個店下來,招人做就行了。
人難招?
辦法總比困難多,怎麼解決人手問題呢 ,就是每個店留一到兩個嫡系人馬,然後跟店老闆商量,利用店裡現有的服務員做補充。服務員多賺點錢心裡開心,店老闆也沒太大的漲薪壓力也開心,自己呢不用專門高價養人(給游擊人員按小時開錢),也划算。
餐飲老闆們或者打算餐飲創業的朋友可留言,把大家拉進餐飲資源對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