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欄5.7萬頭!餘慶一鎮「三駕馬車」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2020-04-29   餘慶發布

關興鎮是餘慶縣的生豬養殖大鎮之一,規模養殖場的生豬年存欄在8萬頭左右,由於受去年非洲豬瘟和今年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生豬養殖業受到較大衝擊,產能持續下滑,不僅影響養殖戶增收,更事關全鎮脫貧成效的鞏固提升。

為儘快擺脫生豬產能滑坡困局,關興鎮一方面強化對全鎮生豬養殖場所的疫病風險評估和防控、同步開展春季防疫、新建養殖場跟蹤服務等工作,另一方面協調從外地購進仔豬和種豬,補充存欄、培植種源,讓大中型養殖場、小型養殖場、散養農戶「三駕馬車」同時「跑」起來。


獅山村大新槽養殖場,自周邊省份交通管制緩解以來,就一直在為養殖場的「補欄」四處奔波,直到4月上旬,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才順利購進了第一批仔豬,基本完成了今年的補欄任務,到現在為止存欄925頭。


相較於大中型養殖場,李仕友的小型養殖場由於採取了「自繁自養」的發展模式,受影響的程度較小,豬源比較穩定。目前,生豬補欄和存欄均達到了95%以上。



獅山村是餘慶縣的省級一類貧困村,為促進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增收,關興鎮在鞏固好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扶持和培植產業新業態,為貧困群眾增收拓寬路徑。李仕友的小型養豬場,就是在這一輪的新業態扶持和培植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並逐漸發展成為全鎮的產業大戶,還帶動了本村農戶參與到這個新業態當中來。


2019年,李仕友的小型養殖場累計出欄商品豬300多頭,實現產值200餘萬元,利潤60餘萬元。據李仕友推測,今年,生豬價格還將延續去年行情,因此,今年的出欄還會增加。


對於關興鎮而言,生豬養殖產業發展得好與壞,不僅關係到群眾依託產業增收的問題,更是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一塊「試金石」,發展可持續、有保障的生豬產業,成為全鎮幹部群眾的普遍共識。


據關興鎮人大主席何明祥介紹,在規模養殖場方面,關興鎮48個養殖場均已投入豬苗,生豬產能逐步得到恢復。目前,規模養殖的存欄量達到3萬頭;在小型養殖場方面,全鎮有13個養殖場。通過自繁自養的方式,目前的生豬存欄量達到15000頭,在農村散養方面,全鎮共有3200戶散養農戶,存欄量達到1.2萬頭。


(全媒體記者 羅旭 唐東梅 通訊員 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