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鼻炎鬧,防敏中醫有妙招

俗話說「秋天到,鼻炎鬧」,秋天是過敏性鼻炎、咳喘等過敏性疾病的高發季節,令人苦不堪言。其實這些過敏性疾病,中醫有很好的防治方法,讓您平安樂享金秋時節。

過敏性疾病有很多種,包括接觸性皮炎、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濕疹、蕁麻疹、過敏性紫癜、過敏性休克等等。不少人在立秋過後會莫名其妙地出現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症狀,常誤診為感冒。其實,這可能是過敏了。

中醫如何治療秋季過敏性疾病?

從中醫來分析,所謂過敏,即是陽虛。皆源自人體肺脾腎氣虛,風寒、痰濕、凝滯竅道,以致機體衛外不固而發諸症。中醫認為「體質決定疾病」,無論何種致病原,人體正氣盛,就可以抗病而不發病。正氣是指人體抗病邪的能力,包括臟腑、經絡、氣血等功能。在五臟中,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而肺尤畏燥邪,秋季陽收陰藏、物候乾燥,秋氣與肺氣相通,燥邪從口鼻、皮毛而入,肺燥傷津,導致津液不足,口鼻乾燥,皮膚乾燥等,出現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病等問題。

中醫治療重在改善人體狀態,扶助人體正氣,通過調補肺、脾、腎氣,使人體對致敏原不敏感。通過調理體質,以改善局部狀態,從而消除過敏表現。治則是潤燥祛風,補益肺腎。「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標本兼治。通過口服中藥、針灸、耳壓、穴位貼敷等療法扶助正氣、調整臟腑陰陽平衡、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我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趙曉男醫生在治療秋季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咳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經驗豐富,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通過中醫內外並舉助其調節自身的陰陽平衡。如肺氣虛寒出現鼻部奇癢,噴嚏連連,以溫肺散寒為主進行調治;鼻塞鼻脹較重、嗅覺遲鈍的肺脾氣虛,則健脾益氣,補肺斂氣等通過辯證分型巧治過敏性鼻炎。在臨床反饋中,很多容易發生過敏的患者,在發病前或剛出現發病徵兆時,通過中醫調理,即可避免發生秋季各種過敏性疾病或減輕過敏性疾病的各種症狀。

最後趙曉男醫生強調,在季節交替,氣候變化時順應天人合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之道。注意保暖,避免接觸過敏原,忌食刺激性、易過敏食物。中醫治療是良性、雙向性的調整,不治已病治未病,重在預防。所以建議易感人群在未發病時進行中醫干預治療,提高免疫力,調整過敏體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t1n02wBJleJMoPMws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