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買樓,股價震盪!中國李寧國際化之困

2023-12-12   閨蜜財經

原標題:香港買樓,股價震盪!中國李寧國際化之困

摘要:業績萎靡(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419篇原創

「國貨之光」中國李寧香港買樓上了熱搜,甚至引發股價大震盪,這是怎麼回事?

12月10日,李寧公告披露,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High Match Limited與賣方訂立買賣協議,計劃以22.08億港元價格,收購恆基地產旗下一家主要從事物業投資的公司,李寧在定價依據中明確「將物業的一部分用作(李寧)集團於香港之總部」。

李寧公告稱,預計收購事項將於2024年1月28日或之前(或賣方及買方可能書面協議的其他日期)落實完成。

收購公告發布後,12月11日李寧港股價格跌超14%。

01

從公告內容來看,李寧買下的上述目標公司,主要資產為一整棟樓宇。總占地面積9,600平方尺,總建築面積約144,00平方尺。樓宇包含22層商業/辦公空間及兩層零售區域。也就是位於香港北角電氣道218號的商業大廈「港匯東」。

據南方都市報的報道,港匯東的前身是香港麗東酒店,2015年8月結業後翻修重建為甲級寫字樓,於2020年重開。

李寧認為,公司在香港的業務具有龐大發展潛力,擴展在香港業務營運將有助擴展其國際業務,因此該筆交易具有重要策略意義,也標誌著將落實執行加強國際業務發展的計劃。

但顯然,李寧的「認為」並不受到投資者們的認可,不然也不會公告披露後股價跳水。如富途投研團隊認為,「李寧收購恆基兆業物業,實際上離資金聚焦的主營業務較遠」

花旗銀行分析師也認為,相比於特別股息或股票回購,房地產投資的資本配置並不理想,特別是目前中國體育品牌正處於去庫存的過程中。

12月12日,李寧又公告了一份股份回購計劃,才得以讓股價回升一些。

回購計劃披露,李寧將於自該公告日期起計6個月期間內根據購回授權不時於公開市場購回股份,該計劃須視乎市況而定。該司擬根據股份購回計劃動用不超過30億港元的資金購回股份。

02

實際上,李寧香港買樓,加強國際業務發展的背後,是該司今年股價、業務的持續萎靡。

股價蜜妹就不多說了,大家看下面走勢圖一目了然:年內從高點的80+港元降到昨天(12月11日)的17.88港元,基本是打了接近2折,縮水近80%。

截圖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業績方面來看,此前其披露了第三季度運營情況,下降的指標不少。

零售表現上,第三季度李寧銷售點(不包括李寧YOUNG)於整個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中單位數增長。其中線下零售(直接經營)渠道錄得20%-30%低段增長;線下批發(特許經銷商)渠道低單位數增長;電子商務虛擬店鋪業務低單位數下降。

截至2023年9月末,李寧在中國的銷售點數量(不包括李寧YOUNG)共計6294個,較上季末凈增加127個,本年迄今凈減少1個。在凈減少的1個銷售點中,零售業務凈增加57個,批發業務凈減少58個。

截至今年9月末,李寧YOUNG在中國的銷售點1,370個,較上季末凈增加89個,本年迄今凈增加62個。

同店銷售表現上,以去年同季度伊始已投入運營的李寧銷售點計算(不包括李寧 YOUNG),今年第三季度,整個平台的同店銷售按年錄得中單位數下降。就渠道而言,零售渠道中單位數增長;批發渠道10%-20%低段下降,電子商務虛擬店鋪業務按年下降低單位數。

截圖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從上半年更詳細的營運指標中蜜妹看到,今年上半年李寧的營收同比增速創下5年內第二低,僅次於黑天鵝的2020年。

上半年,李寧營收同比增長12.98%為140.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0.29%為21.21億元。

類比同行安踏和特步,李寧的這個成績也是略落後。安踏體量更大,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速也有14.17%,為296.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2.33%為47.48億元。

特步體量比李寧小,但營收、利潤增速也比李寧高一些,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76%為65.22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7%為6.65億元。

另外這三位體育鞋服巨頭裡,只有李寧的營收同比增速是5年來第二低。

03

營收低谷,或許這也是李寧想要加強國際業務發展的原因之一。但不管在哪發展,產品和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就這兩方面而言,李寧似乎還有提升空間。

在某論壇里看到有人說:李寧的產品不經看,沒多久就膩了,設計感、做工有待提高等等,其實蜜妹也有同感。

以前用李寧,主要是看在有性價比,如今去門店逛一圈,能買得起的不多了哈。前幾年憑藉國貨爆火,李寧風光無限,價格也似乎也走高……

因為有明星創始人光環加持,李寧的起步之路非常順利,1992年起就連續四屆奧運會成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領獎裝備贊助商。

期間李寧一直堅持的是外包生產輕資產路線,直到2019年才開始自建工廠,進入體育用品供應鏈上游的生產製造環節。

管理方面,如有專業人士說的,李寧品牌線雜亂,庫存高漲,商品策略低效,渠道零售沒有空間,還需要進一步零售變革。

此外蜜妹也關注到,最近這幾年,李寧一直想走國際化路線,但一直比較「失敗」。2009年李寧就曾公開表態,要在未來十年內實現20%的收入來自海外的目標。如今10年目標近半,李寧在其他地區的營收占比上半年為2.1%,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

按照這樣的速度,20%的目標實現可能性有點懸。

不過,有動作總是好的,況且現在也在地產估值的低谷期,就算買不了業務增長,買資產增值也不錯。畢竟李寧不差錢,截至2023上半年,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64.11億。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