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食在廣東」,粵菜風味「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是出了名的食不厭精。而廣東的宴席風俗,更是廣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說到美食自然離不開好酒,好的餐酒搭配可以稱為藝術,讓美食的風味發揮到極致。廣東人喜好年夜飯搭葡萄酒、朋友聚會搭啤酒,那你知道在各類宴席上,什麼樣的酒與粵餐最適配嗎?
一場別開生面的唐風宋韻夜宴,與中國傳統味道碰撞的餐酒搭,一起穿越千年,在梅見夜宴上沉浸式感受 東方雅文化的漣漪吧~
「簫笛合奏,琵琶竊語」,高山流水的古箏聲伴奏讓人仿若穿梭千年;賓客隨著聲聲清脆的鑼鼓和「請君入宴」的吆喝,緩步走入這「桃花源記」的夢空間。
賽博朋克風醒獅以及《將進酒》喚醒了廣府人的「DNA」,國潮盛世再現華南。在品鑑的過程中,更是讓人讚嘆不已,在這裡,飲的不僅是美酒,更是底蘊深厚的東方儀式感。
·
西方文化中的干紅搭配紅肉,干白搭配白肉,似乎已是定式。在中國,卻存在著餐酒搭配的空缺。因此梅見花費四年時間鑽研,致力於追尋專屬中國人的餐酒搭,此次赴粵,更是將梅見中式「佐餐酒」搬上了廣府人的餐桌。
餐酒搭配的重點並不是貴,相得益彰才是最重要。梅見講究「一酒搭一菜」,根據不同的食材運用、烹飪技法等搭配出最適合的中式佐餐酒。
如梅見搭配海鮮可以去腥、搭配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以解油膩、搭配潮粵菜系中的滷水還能使其香味和風味更加突出,而陳皮梅酒特別適合配餐後甜品。
中式青梅酒與粵式料理餐酒搭配的絕妙組合,是清爽和濃郁之間的互相化解,味蕾的愉悅在每一次舉杯中得到滿足。 與之相對的,威士忌和紅酒等西式酒飲就不太適合搭配中餐,不僅不適合中國人的腸道菌群和飲食偏好,且味道也不是最佳。
這場廣府人心中的饕餮盛宴,由知名的 《風味人間》美食顧問林衛輝作為梅見夜宴餐酒搭顧問,詩般的菜品名稱讓人如痴如醉,運用藏頭詩的巧思點出了晚宴「半醺賞粵 對花吟」的主題。
「半月無雙飲」
鮮香食慾開
醇香的老火雞湯將鮮鮑浸熟,加入「金梅見」點鮮成金,鮑魚的咸鮮、梅子的酸甜、獨特的煙燻香氣,再配上一杯經典的金梅見。作為一道前菜,它成功勾起了每位賓客的食慾。
「醺風潛入夜」
酸辣海味鮮
數種海味珍饈切絲,加入酸辣配料,作為餐搭的白梅見,選用淡雅的普寧青梅製作,酸甜與菜品中的辣相得益彰海味里裹著鮮甜,酸辣後不忘甘甜。
「賞露弄清香」
海斑酒香溢
白梅見與海斑球的相遇,是果酸將腥氣逐漸化解的過程,取而代之的是酒香,略有薰香的金華火腿讓整道菜品口感變得更加飽滿。席間「仕女」倒入口味清新回甘的青柑梅見,一顰一笑間都凸顯出了中式禮儀。
「月下知海意」
鮮甜酸辣全
選用潮汕小青龍的梅見川椒龍蝦,用白梅見代替水,將小青龍的腥味雜質帶走,搭配來自海拔1800米的高山青梅製作的西嶺梅見,白梅見的糖和川椒的辛,鮮、甜、酸、辣一應俱全。
「對焰舞輕盈」
雙重梅香化解川味和牛
來自澳洲的M9和牛,運用中式的川式烹法,雙子梅見和厚重的牛肉脂氣相逢,多餘的辣味被一一化解。火焰燃起的瞬間,台上《聲聲慢》也隨之響起,此時端起梅見飲一口,好酒、美食、歌舞均在眼前,今朝有酒今朝醉。
「花綴寒山雪」
濃郁梅香×勁道烏冬
入味的老母雞湯、松茸和稻庭烏冬的鮮味組合加上梅見製成的烏冬汁,白梅見豐富的果酸讓冷烏冬更加勁道爽口,濃郁的梅香讓雞湯更為鮮甜,中和了和牛帶來的辛辣口感。
「吟夏沁梅見」
甜味集結號
最後一道甜品是香草味的雪糕,搭配青柑梅酒與柚子蜜調配的甜汁,清爽的梅酒中和了甜味,15年陳皮梅見作為結尾,非常解膩。
廣府人所推崇的酒文化與其他地區明顯的不同,微醺才是愉悅享受。宴席之上的舉杯共飲,來往賓客大多並不相識,但今夜以酒會友,梅見成了其中的橋樑。在這場唐風宋韻夜宴中,我們一同見證了復興中國傳統味道碰撞的餐酒搭。
不僅是最適合宴會的佐餐酒,平日與朋友齊聚,搭配青梅酒也非常適合,度數適中、果香濃郁,是微醺的最佳選擇。
而對於愛酒人士來說,無論是自己小酌,還是送人共飲,梅見皆是上上之選。與梅見邂逅,讓生活多一點儀式感吧~
*部分圖片、資料來源梅見青梅酒官方
今
日
互
動
在評論區分享
#你與梅見青梅酒的故事#
我們將會在評論區選出最動人的五位
送出廣東人心意的好酒partner—梅見青梅酒一瓶
四季酒店天吧
HARMAY話梅
YCC!天宜
宜家家居
廣州太古匯
東方寶泰
廣州文和友
廣州K11
時代芳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