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群)養的方式養殖肉鴿有什麼優缺點?

2019-11-26     天成鴿業

在我國肉鴿養殖可以說存在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飼養的肉鴿品種約有20多種,分布在國內不同地區的養殖場,且每個品種有著不同的品種特性,比較常見的飼養方式有散(群)養和籠養兩種。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國內的肉鴿養殖基本上採用的都是散(群)養的方式,養殖的鴿舍一般要求與地面隔離,一般養鴿戶都是將鴿子放入統一的空間進行飼養管理。有條件的養殖場會精細些將整棟的鴿舍分成許多小的空間,每間的面積大約在8-10平方米,飼喂種鴿20-30對,肉鴿的產蛋、孵化、及育雛均在這個空間內完成。肉鴿散(群)養時鴿群的活動空間相對較大,鴿子也可得到充分的運動,有利於其體質的增強。充足的光照和新鮮的空氣,更有利於肉鴿保持良好健康的體魄,從而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也利於肉鴿提高自身的生產性能。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散(群)養的方式的鴿舍投資成本相對較大、房間的利用率較低,飼養管理上也不太方便,養鴿戶無法觀察掌握到每對鴿子的動態和生產情況,體質相對較弱的鴿子會出現營養不良等問題。散(群)養時鴿子之間會出現個相互啄斗的現象,正在交配對的鴿子極易受到其他鴿子的干擾,影響其受精率。另外鴿舍內的飼料、飲水和保健砂等也極易受到污染,極易誘發各種疾病。鴿子之間頻繁的接觸易於疾病的傳播,鴿病也不易被及早發現和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EF4zW4BMH2_cNUgAzw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