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企業」賣裝飾畫給外國人,年入10億衝刺IPO

2023-10-22     野馬財經

原標題:「義烏企業」賣裝飾畫給外國人,年入10億衝刺IPO

實控人曾被限制高消費。

作者 | 劉俊群

編輯丨李白玉

來源 | 野馬財經

當深圳地鐵的3號線駛入龍崗大道後,在這個以金融、外貿為主的一線城市裡,樓宇交錯間竟然出現了一幅幅色彩艷麗的牆繪,這個充滿藝術氛圍的世外桃源正是中國著名的油畫村——大芬村。

在紀錄片《中國梵谷》里,當地畫師趙小勇僅用28分鐘,就可以完整地臨摹出一副梵谷的作品。他在20年的時間裡,畫了10萬多張梵谷作品,產量驚人。而他所在的大芬村以仿製世界名畫出名,每年的油畫出口產值甚至達到數十億元。而同樣出口畫的,還有遠在1000多里外的浙江義烏。近日,浙江義烏本土企業華鴻畫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鴻股份」)對外披露《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公司境外銷售業務的收入將近九成。

圖源:華鴻股份官網

具體看,華鴻股份在2022年9月30日就遞交了《招股書》,2023年6月30日,華鴻股份的主板IPO狀態顯示為「中止」。如今,IPO狀態才恢復為正常,目前已回復第一輪問詢。與此同時,公司實控人之一龔品忠還曾存在股權被司法凍結,被限制高消費並成為失信被執行人的情形。

從相框轉做裝飾畫,八成收入來自於歐美市場

曾經鬱郁不得志,37歲舉槍自殺的梵谷,怎麼也想不到一百多年後,他的作品不僅成為了世界名作,竟然還能流水線生產。靠臨摹名畫發家致富的大芬村,共有兩百多家畫廊,每年可售出一百萬張「世界名畫」。

相比大芬村,來自義烏的華鴻股份堅持原創、自主設計,以裝飾畫產品見長。2019年-2021年,公司新增自主設計的裝飾畫分別為1.14萬款、9093款和1.01萬款;銷售量分別約為4079.59件、7940.24件及8585.72件。

圖源:《招股書》

實際上,公司創始人龔品忠一開始只做相框生意。但是後來,他考慮到相框屬於油畫等藝術品的周邊產品,利潤可能會隨著行業的發展而被攤平。因此,2004年,龔品忠決定轉型生產有自主產權的裝飾畫。

現在看來,他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裝飾畫已經撐起了公司業績的半壁江山。

僅靠賣畫,2019年、2020年華鴻股份的銷售收入就高達4.45億元、4.37億元,2021年裝飾畫的收入達到了高峰,為6.14億元。同期,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 57.53%、 57.51%、 60.37%,呈逐年上升態勢。

除裝飾畫外,公司主要產品還有鏡子、相框類家居飾品。2019年-2021年,三項產品合計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 99.54%、 99.88%、99.87%。

從整體業績情況來看,2019年、2020年,華鴻股份營收分別為7.77億元和7.64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52億元、1.93億元。在2021年,公司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營收10.22億元,但凈利卻原地踏步,甚至還比2020年少了0.03億元。

圖源:《招股書》

對此,華鴻股份表示,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主要受國際貿易形勢和國家間相對成本優勢的影響較大。2019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華鴻股分外銷收入分別為7.47億元、7.43億元、9.94億元、6.18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54%、97.76%、97.76%及95.58%。

其中,公司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最大,實現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02%、87.67%、84.2%和84.86%。公司外銷客戶以終端商為主,終端商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6.95%、82.59%、83.22%和82.98%,主要是國際知名的家居飾品品牌商、大型零售商超、工藝畫廊等,直接面向消費者。

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為位於美國的Hobby Lobby Stores, Inc和Ross Stores, Inc、以及在2023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上,排名第33位的塔吉特公司、排名285位的The TJX Companies,Inc,還有在2006年被貝恩資本以20.6億美元(159億港元)收購的伯靈頓商店,華鴻股份的前五大客戶均來自於美國。

圖源:《招股書》

而內銷市場方面,華鴻股份仍處於探索開拓階段。公司表示,需要較多投入,國內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不過,公司內銷占比也有所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華鴻股份內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4.42%,將近是2021年內銷收入占比的兩倍。

毛利率「遙遙領先」,應收帳款和存貨卻「雙高」

《招股書》顯示,由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降影響,2021年,華鴻股份主營業務毛利率、綜合毛利率分別較2020年下降4.87%、4.81%。

圖源:《招股書》

儘管有所下滑,但2019年-2021年公司綜合毛利率仍高達50.6%、47.11%、41.02%,遠超同期行業平均值31.6%、30.59%、23.61%。華鴻股份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高,主要系產品特性、外銷收入占比、經營和盈利模式、產品品牌效益等與可比公司之間的差異所致。

圖源:《招股書》

不過,與可比公司相比,華鴻股份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卻沒有和毛利率一樣「遙遙領先」。除了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為9.15次,遠高於可比公司平均值7.24次,之後差距逐漸變小,甚至在2020年,華鴻股份以6.42次低於可比公司平均值6.71次。

圖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20年,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同比下降2.73次,主要系2020年末公司應收帳款期末餘額較快增長所致。

而華鴻股份流動資產中,存貨和應收帳款金額占比較大。2019年-2021年,公司存貨帳麵價值分別為5541.31萬元、9309.94萬元、1.03億元;同期,應收帳款帳麵價值分別為7685.35萬元、1.46億元、1.27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1.08%、35.43%和27.36%。同期,存貨和應收帳款總金額占流動資產的比例高達53.49%、57.96%和49.52%。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應收帳款餘額長期保持較高水平,會給公司帶來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現金流承壓較大會帶來壞帳風險等。

龔氏家族「掌權」,子公司曾受行政處罰

華鴻股份成立於2017年,其背後實控人是龔品忠、龔新明兄弟二人。目前,兄弟二人通過華鴻控股、易富投資、王愛香(龔品忠配偶)、王荷仙(龔新明配偶)合計控制公司89.8%的股權。

圖源:《招股書》

此外,四人子女也在公司任要職。龔品忠和王愛香的女兒龔翔翔擔任營銷中心負責人,龔新明和王荷仙的兩個女兒龔惠蘭和龔偉莉,分別擔任華鴻股份的總經理助理,畫之都(華鴻股份子公司)的銷售部總監。

在龔氏家族的商業帝國里,哥哥龔品忠無疑是核心人物。在正式做相框、裝飾畫的生意之前,龔品忠做過海綿墊墊肩生意。後來,機緣巧合下,接手了表兄的鏡框貿易店面。

接手後,龔品忠巧妙地採用「再加工」形式來節省成本。從供貨商那裡,買入紙箱、標籤等分散的半成品,在義烏組裝為成品後對外出售。這樣的方式讓龔品忠的鏡框當月銷售額突破了30萬元,在1993年這無疑是一筆「巨款」。

1994年,龔品忠開始從出廠價格較低的廣州購入相框材料,隨後買地建廠,生意越做越大。

3年後,28歲的龔品忠創立義烏市華鴻工藝品有限公司(現為「華鴻控股」 )。2001年,踏著中國加入WTO的全球化浪潮,龔品忠的畫框逐漸銷往世界各地,而這些裝飾畫上,還承載了中國獨有的 「獅子鎖」「玉如意」「大紅燈籠」等文化元素。

圖源:華鴻股份官網

2004年,龔品忠的裝飾生意從相框拓展到裝飾畫,他瞄準了偏愛手工油畫的美國市場。由於美國比較重視和保護智慧財產權,龔品忠在自主研發方面從未放鬆警惕。

截至2022年9月底,華鴻股份裝飾畫資料庫內作品數量達13萬幅,作品資料庫容量超過120TB。2019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裝飾畫產品的圖案內容自主版權占比超過65%。

如今,華鴻股份擁有6家子公司、5家孫公司和1家分公司。不過,《招股書》顯示,華鴻股份孫公司林君文化,曾因申報的載貨貨櫃重量與實際重量誤差超過5%且最大誤差超過1噸,於2021年5月被寧波海事局處以8500元的行政處罰。

而公司控股股東華鴻控股在2021年5月,曾因消防問題兩次被義烏市消防救援支隊處罰,處罰金額合計達2萬元。

圖源:《招股書》

此外,野馬財經注意到,華鴻股份的子公司浙江天畫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在淘寶購物平台上,有一家名為「華鴻旗艦店」的店鋪。其中,銷量最高的是「水晶玻璃相框擺台」,達到了1000+銷量。不少消費者給出 「相框高端大氣」「外包裝結實、包裝獨立還有氣壓袋」的評論。

但是,高銷量背後也不乏一些「相框有瑕疵、質量一般」的差評。

其中,有一位匿名買家在2022年2月23日評價道,已經在這家店復購五六次了,但是這兩次特別失望,而且這兩次的質量明顯下降很多。之前送的無痕釘和之後送的無痕釘差距大,之後的無痕釘掛不住。

圖源:淘寶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龔品忠持有的華鴻股份股東華鴻控股51.8%股權、易富投資51.75%合夥份額存在被司法凍結的情形,且存在被限制高消費的情形。直到華鴻股份遞交招股書的前一個月,龔品忠的財產查封、限制消費令才被解除。

你看過印象最深的畫是什麼呢?你家裡有掛裝飾畫嗎?評論區聊聊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891f43f45c13d97558f2a1fe5f593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