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憋尿,會不會得尿毒症?

2024-01-05   科學家庭育兒

原標題:孩子經常憋尿,會不會得尿毒症?

有人表面光鮮亮麗,

實則膀胱快要炸裂!

坦白吧,

有多少人曾沉迷遊戲、工作和睡懶覺

下意識的選擇——憋尿

偶爾一兩次影響不大

但如果你養成了長期憋尿的習慣,

就很容易引起膀胱損傷。

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內還極易造成細菌繁殖。

一旦返流回輸尿管和腎臟,

很容易造成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

反覆的腎臟感染可能會發展為

尿!毒!症!

不要覺得尿毒症離你很遠:

你看,它早就瞧不起成年、老年人了,

已把目光轉向孩子!

近年來,尿毒症的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30歲以下尿毒症患者占到患者總數的40%以上,

要知道,一旦得了尿毒症,

你只能選擇:

血液透析

(≈400元/次,每月8-12次)

腎移植

(十幾萬-幾十萬不等)

別無他法!

因此更重要的是:

早發現、早預防,

把它「扼殺」在搖籃里!

吃西瓜腹瀉數日被確診尿毒症?!

這就是前幾天剛發生的事情。

急性尿毒症又叫急性腎功能損傷,

短時間內,腎臟的排泄和代謝功能會突然下降,

導致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

進而引起乏力、噁心、水腫、出血等症狀。

除了本身患有腎病外,

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會導致腎衰竭。

但只要及時治療,

去除感染或梗阻因素,就有可能痊癒

而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0.8%,

嚴重危害患者健康!

從提示腎臟損傷開始,到終末期腎病的尿毒症

時間大概在5-10年之間,

患者是有足夠的時間去診療

那為什麼還有很多患者到醫院檢查,

都會直接確診為尿毒症?

那是因為腎病的這些早期症狀都太平常了,

大家總是忽略它,結果就越積越重,

到最後只能:

腎病早期的症狀主要有4點:

1、尿液變化

頻率:少尿或者夜尿增多,

並且排尿困難、伴有疼痛,

夜間多尿往往是慢性腎臟病的信號。

顏色:尿液可呈現透明無色、紅色尿或醬油色,

還可能出現大量泡沫,且久不散去。

2、水腫

最常見的是眼瞼及雙下肢、腳踝處的水腫。

3、腰疼

以酸痛為主,

疼痛的部位以腎區為主。

4、高血壓

高血壓也是腎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這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點!

除了這些表現外,

尿常規和腎功能檢查是腎臟病篩查的重要指標,

也是發現腎病最有效的方式。

通過各項指標數據,

可以很快就發現身體是否有問題。

它是真正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這就是為什麼一直建議大家

按時體檢!包括兒童!

除此之外,下面這些人群也得警惕:

要時刻觀察自己的身體有無異常表現,

出現問題馬上就醫!

當然了,想讓孩子遠離尿毒症,

一個直接的方法就是改變孩子的飲食習慣。

因為孩子患尿毒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縱慾過度」!

也就是吃得太好了。

下面這3類食物號稱是尿毒症的「加速器」!

記得少(適)吃(量):

1、鹽分多的食物

腎臟是身體排泄鈉(也就是鹽)的主要器官。

吃得太咸會增加腎臟負擔,

鹽還會在體內鎖住水分,導致水分也不易排出,

再次加重腎臟負擔。

2、高蛋白食物

雖說吃高蛋白食物對身體好,

但是量請給我控制住!

100ml牛奶≈3g蛋白質

100g豆腐≈15g蛋白質

一枚雞蛋≈6~7.2g蛋白質

......

在蛋白質的選擇中,

適當補充優質動物蛋白,如牛奶、雞蛋、魚蝦、瘦肉等。

如果長期過量攝入高蛋白會增加腎臟負擔,

會使腎臟長期處於過勞狀態。

「病倒」那是早晚的事!

如果你是健身人群,

也要在專業人員的監督下合理安排飲食!

蛋白棒、蛋白粉也不是多多益善

3、高嘌呤食物

比如海鮮、豆類、動物內臟等,

還有我們經常喝的「高湯」都屬於高嘌呤食物。

所以還是吃肉吧,湯咱就不喝了!

除了尿毒症,高嘌呤還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

而高尿酸血症又容易誘發痛風的急性發作!

我再最後嚴肅地說一下:

尿毒症一旦發作,「毒性」涉及全身!

什麼心血管、消化、內分泌、呼吸、神經系統啦,一個都逃不掉!

所以沒事兒別憋尿。

作息、飲食習慣調整好

並做到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