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勇猛過人戰場上冷靜沉著,但缺少機詐深謀

2022-08-19     仲安筠

原標題:趙云:勇猛過人戰場上冷靜沉著,但缺少機詐深謀

趙雲在當今,幾乎成了完美的代名詞。關於他的故事可說是婦孺皆知,其實在歷史上,他的地位並不高。在當時,各方都很關注對手將領的情況,而趙雲從未得到外來的隻言片語,其非名將可知。三國志中他的功業記錄太少,我們可以雲別傳為參考,雲別傳的成書年代較早,而且其中幾乎沒有虛妄的語言,裴松之也沒有反對的跋語,可信度還是很高的。綜合起來給我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在劉備集團他遠不及關張,也不比糜氏兄弟和孫乾、簡雍,至於諸葛亮、法正、龐統、董和、馬超、黃忠、李嚴、黃權、魏延諸人也都後來居上,雖然原因各異,但可見他的指揮作戰能力和實際政治水平不高。從龍多年也沒有攻城掠地的大功,這大約是劉備認為將略非其所長,但忠謹可靠,長期讓他作衛隊長。衛隊長最重要就是忠誠可靠,倒不一定有多高的武藝,而趙雲兼而有之,況且劉備大半生都沒能擁有數量可觀的軍隊,僅有的一點血本基本上都給了關張,而糜家曾有大功於劉備,自然不能太委曲,客觀上也使他沒能得到多少指揮戰鬥的鍛鍊。

入川之戰後,趙雲已脫離衛隊長的位置,正式做了一員戰將,漢水之戰使他獲得了劉備的好評,但接下來卻再也沒有多少好表現了,而牙門將魏延卻一躍而成方面重將,此前他不可能比趙雲有更多機會,雖然早入川三年,但與趙的資歷折算,至多相等而已,可見兩人的軍事水平有不小的差距。以趙雲的年齡、資歷以及經驗無論如何都不會在魏延之下,可見趙雲的能力很難荷上將之任,很可能劉備開始對趙雲失望,影響了他日後的官位。我覺得他並非永遠做不了大將,他是屬於那種晚成型的將領,漢水之戰到箕谷之敗,就可以看出他從勇猛到持重的轉變,逐步有了宿將的氣象,但來的太晚了。

在演義和評書中,他武藝絕倫,幾乎天下無敵。但在正史中只有漢水一戰,其勇武感覺應和曹仁等輩相伯仲,與典許關張呂要略遜一疇,對野史我限於所聞未見一筆,可能因為以前名氣不如後世那麼大而記載闕如吧。

也有人津津樂道他有政治遠見,這都不錯,但他畢竟不是政治家,他不懂政治手腕,做了那麼多年的近臣還僅是個雜號將軍。也不知道如何讓局面得到控制,在對待趙范的問題上表現過激,沒有考慮到趙范患得患失的心情,如果趙范的叛逃與其他不穩定因素牽扯在一起,很可能發生一場局部動亂,甚至影響整個荊南地區,孫權毫無疑問會利用這一時機插手荊州,這與關羽失荊州不同,關是見利忘害,輕敵冒險;趙則屬只講條例,不顧其他,做他的下屬也不會太舒服。劉備把趙雲調回任留營司馬恐怕就是出於這種考慮,同時也認識到他實在不堪守牧之責,乾脆利用他的性格去與孫夫人死磕。留營司馬本來是主持日常軍務、參與戰略決策的幕僚,但劉備「特使掌內事」,可以說排除在決策圈之外,成了一名掛名的內總管,對於一般武將而言,這個任務很難干好,就是不出紕漏也得氣得辭職,可他卻做得極為出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作為戰將趙雲勇猛過人,戰場上冷靜沉著,但缺少機詐深謀,忠厚正直者大都如此。在官場上,他曾擔任過級別不高不低但手握重權的中護軍,魏書蔣濟傳載,中護軍是發大財的職位,也是青雲直上的台階。我敢斷定趙雲一無所取,其後的升遷僅是一種循例,決非媚上所得。耿介者也大都如此。但不能說他平淡無奇,只是他碰上一個豪傑林立的時代,他的光芒為人所奪,但他的品德卻足以垂之久遠。在今日的官場上,我們太缺這種人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3e1174e7298a1b947fbfb754012ba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