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智造空間」 金融添翼「工業上樓」

2023-12-09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釋放「智造空間」 金融添翼「工業上樓」

本報記者 王柯瑾 北京報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面臨著土地短缺和原有工業用地利用率低的問題,工業經濟體量與產業空間需求之間的矛盾凸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很多城市開始積極探索一種新的工業載體空間模式——「工業上樓」。

當前,「工業上樓」正在成為推動我國工業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多家銀行推出「工業上樓」金融方案,並且加速複製推廣「工業上樓」金融經驗做法,助推製造業實現「垂直化」高質量生產。

業內分析認為,當前我國「工業上樓」已進入快速增長的新階段,發展前景可期。未來,隨著「工業上樓」各類政策、制度的不斷完善,「工業上樓」有望與產業發展形成良性互動,持續助力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破解工業體量與空間需求矛盾

近年來,在政策加持下,我國「工業上樓」項目有序發展。

2021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於推廣借鑑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披露了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其中,在劃定「區塊線」保障工業發展空間的內容中,明確提出推廣「工業上樓」。

2023年9月,上海印發《關於推動「工業上樓」打造「智造空間」的若干措施》,提出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推動輕生產、低噪音、環保型企業「工業上樓」,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建設3000萬平方米「智造空間」,湧現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的獨角獸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具有標杆示範意義的世界一流企業,成為工業增長的新動能、新引擎。

2023年11月,《上海市特色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再次提出,推進「工業上樓」、打造「智造空間」,鼓勵混合用地、產業綜合用地等復合用地方式,提高集約用地水平,明確製造業企業在符合環保、消防、安全等要求下,可入駐產業綜合用地進行生產製造。

興業經濟研究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研究公司」)分析認為,「工業上樓」以引導重點產業發展為基本目標,我國多地已制定相關政策明確重點鼓勵「上樓」的產業,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推動「工業上樓」這一工業生產空間模式的創新恰逢其時。

興業研究公司認為,未來3—5年內,我國「工業上樓」發展將迎來政策機遇期。根據我國各地已發布的「工業上樓」政策,各地通過項目開發補貼、租金補貼、貸款貼息、允許部分項目分割銷售等各種舉措,支持企業投資開發「工業上樓」項目。我國多地已明確「工業上樓」供應目標,在各地的政策鼓勵和支持下,預計未來3—5年內將有一批「工業上樓」項目集中建成入市。

創新專屬金融方案

「工業上樓」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記者了解到,建設銀行(601939.SH)上海分行組建了「工業上樓」工作專班,對接各區和產業園區的「工業上樓」項目需求,創新金融服務方案,推出「工業上樓貸」專屬產品,滿足「工業上樓」項目一攬子融資需求。據悉,「工業上樓貸」覆蓋項目前期、建設、運營等全周期,運用適配的創新貸種,滿足市場和項目自建、代建、購置等多元形式。通過建立綠色通道,設立差別化政策和優化流程,對「工業上樓」項目實現優先受理、優先審議、優先批覆、優先放款,信貸規模足額保障,全力支持上海「智造空間」項目落地實施。

據了解,目前建設銀行上海分行已創新運用「工業上樓貸」為上海林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造空間」功率半導體模組智能製造等項目發放貸款,並在上海市各區和重點產業園區設立了建設銀行金融服務專員,全面提升「工業上樓」項目的融資便捷和專業性服務。

11月10日,浦發銀行(600000.SH)落地該行首單「智造空間」貸款。通過組建銀團的方式,該行將助力正泰智電港全力打造「智造空間」,為上海拓展製造業發展空間、釋放生產力、提升工業比重提供積極探索。

據浦發銀行方面介紹,該行形成了「智造空間」金融服務的「四專機制」:一是成立工作專班小組,高度重視、統籌推進「智造空間」業務;二是制定專屬產品,在相關政策出台後迅速完成產品設計,並在業內率先推出了「智造空間」貸款產品;三是開展專項推進,該行上海分行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下簡稱「經信委」)、相關區政府、重點園區客戶等始終保持密切聯繫,把握最新政策要求,及時跟蹤業務進展;四是開展專項推介,該行發揮自身業務渠道優勢,協同經信委深入政府、園區、企業,開展上海市「智造空間」政策宣導。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為更好地助推上海市工業發展空間從平面轉為立體,緩解土地資源緊缺、用地成本高等難題,支持製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上海農商銀行(股票簡稱:滬農商行,601825.SH)研究制定了 《上海農商銀行「智造空間」專項金融服務方案》(以下簡稱《專項方案》),並以實現重點項目全覆蓋、加強FPA全產品服務、實現數字化服務賦能為原則,旨在聚焦「園區主體、園區企業」的「智造」需求,創造「服務綜合化、授信定製化」的客戶體驗,打造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切實加強實體經濟服務力度。

據悉,上海農商銀行將在2023—2025年期間重點推進《專項方案》,支持對象包括但不限於承建「智造空間」項目的園區主體、購置「智造空間」的園區入駐企業、自建「智造空間」項目的製造企業等,通過銀團等多種方式、多種產品提供「工業上樓」的資金支持,實現「全流程承接、一站式上樓」的融資資金運行。

延伸金融服務半徑

「工業上樓」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已有較豐富的項目實踐,但當前在我國內地城市仍為新生事物。

對於「工業上樓」的金融支持,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告訴記者:「現階段商業銀行服務『工業上樓』的主要業務就是根據『工業上樓』的實施模式,結合盈利模式的分析,科學確定信貸主體,充分利用政府鼓勵政策,設計專屬信貸產品,包括『工業上樓貸』『智造空間貸』等等。同時商業銀行也在積極完善針對『工業上樓』項目的顧問式服務模式,積極組建專屬服務團隊。」

在楊海平看來,商業銀行服務「工業上樓」存在一定難點。「由於這種產業空間布局形式具有創新性,且『工業上樓』對產業有特定要求,運營方的經驗、收益模式是否成熟都需要檢驗。同時『工業上樓』還面臨環保、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難題,因此金融服務也面臨著產品匹配和風險管理的難題。」

「『工業上樓』實際上是土地緊缺地區的產業園區的升級形式。有的『工業上樓』項目還具有科創中心屬性,未來『工業上樓』有望與資本招商、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深度融合。」楊海平表示。

面對業務藍海,上海農商銀行方面表示,該行還將通過加載綜合產品服務園區企業、數據賦能搭建園區主體智能招商平台等服務舉措,持續助力園區生態培育與園區產業集群建設。根據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及類型,運用碳排放配額質押融資、科創助力貸、啟航貸、智慧財產權貸、履約貸、銀稅快貸、商e貸、積數貸、臨港園區科創貸等拳頭產品,靈活配套融資租賃,實現企業全生命周期精準信貸產品匹配,與園區共同打造產業集群領軍企業。該行還將探索協助園區方建立園區公共服務平台,依託大數據輔助園區開展招商穩商工作,提升入駐企業管理的工作效能,輔助園區全面實現精準、智慧生態運轉,與園區方共建安全、綠色、智能科技園區,實現銀企良好互動與發展共促。

隨著「工業上樓」運營模式的進化,下一步商業銀行「工業上樓」金融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升級。楊海平分析道:「相關金融服務主要有:一是承銷銀行間市場類REITs(包括混合科創類REITs等創新品種),服務於『工業上樓』項目的運營方,並穩妥探討Pre-REITs金融服務;二是由於『工業上樓』項目具有一定的集聚效應,商業銀行可以配套推進產業數字金融服務;三是為『工業上樓』項目中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科創金融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240acea27b1937200148b0b50681b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