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旗者」比亞迪的格局與遠見:「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2023-09-03     車市裴聊

前不久,比亞迪迎來了發展史上的又一「高光時刻」,第5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成為全球第一家達成此成績的車企,創造了新的里程碑。中國車企、500萬輛、全球第一這些要素交織在一起,自然是在全行業都能獲得滿堂喝彩的大事件,無論怎樣慶祝都不為過。

但在發布會當場,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所傳遞的「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無疑更具話題性。有些車企對此並不以為然,但如果深刻了解比亞迪20年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這絕不是虛情假意,而是作為「扛旗者」,比亞迪有著更高的格局與遠見,時間已經證明,比亞迪的成功、新能源賽道的成功,而接下來要做的是中國品牌的整體向上。

「高光時刻」背後是20年堅守

縱觀比亞迪2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用質疑嘲笑、原地踏步、迎來轉折、一路狂飆等四個階段來概括。

20年前,比亞迪在一片質疑聲中篤定新能源賽道,引來了各界的不解。2008年比亞迪推出第一款新能源汽車F3DM,但很快就因市場大環境和不成熟的技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在創業初期的至暗時刻,比亞迪並沒有放棄,而是堅定目標奮勇向前。

在2019年前之前,新能源車滲透率尚不足5%,可見,比亞迪在2008年推出第一台新能源汽車到2019年之間這10年里過得有多麼艱難。王傳福表示:「截至2019年底,比亞迪累計推出20個車系、176款不同型號的新能源車型,但遺憾的是,2010年到2019年這十年時間裡,市場上看不到我們大的進展,一直在原地停滯不前。」

但是,比亞迪堅持長期主義,錨定新能源領域終於迎來了曙光。2020年以來,隨著刀片電池、DM混動、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比亞迪終於殺出重圍,重新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拿回主導權,也迎來了王傳福口中「史上最好的比亞迪」。

比亞迪更是一路狂飆,從100萬輛到200萬輛用時1年,從200萬輛到300萬輛僅用時半年,從300萬輛到400萬輛、從400萬輛到500萬輛,分別用時約5個月、4個月,近9個月下線2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不斷上演加速度。2022年,比亞迪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並躋身全球車企市值前五。

如此亮眼的成績單是比亞迪「技術為王」理念的最好證明,20年來數萬研發團隊、上千億研發資金的投入,讓比亞迪獲得了刀片電池、DM混動、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雲輦等等這一系列的顛覆性技術,構築起自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優勢,而這一切的來源是比亞迪20年來錨定新能源方向不動搖、遇到困難能堅守的勇氣與決心。格局與遠見正是比亞迪這個「新能源領導者」的性格底色,這讓「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這句口號變得有血有肉。

在一起,實現世界級汽車品牌宏偉目標

新能源領域的蓬勃發展快速改變了汽車發展的趨勢,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充分受益於時代紅利,今年7月份,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59.7%;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20.3%;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5.1%。

在王傳福看來,新能源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逆的,其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超60%,中國汽車品牌市場份額將提升至70%,實現跨越式發展。產業規模上,全球有超過60%的新能源汽車由中國生產銷售;在核心技術及產業鏈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占全球的 70%,全球有超63%的動力電池由中國供應。

這說明了在新能源汽車的變革浪潮中,中國品牌已經占據絕對主動的態勢,在這途中一定會,也一定要誕生一批世界級汽車品牌,而這不是一個品牌能夠完成的。

在燃油車時代,德系、日系、美系、法系等都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品牌,這些頭部車企所形成的「名片效應」反哺於自身,給消費者帶來了莫大的吸引力。而如今,站在新能源變革的中心,市場對於中國品牌的認知有了巨大的改變,從之前的設計老舊、廉價、故障率高到現在的智能、技術高、顏值高,中國品牌的形象發生了質的蛻變。

也因此,中國車企打出的「技術平權」口號和「技術輸出」的實際行動,顛覆了過去幾十年來人們對未來中國汽車的認知。

中國品牌一同發力,打破合資壁壘——他們在新能源市場不溫不火,燃油車市場也開始大幅度降價,放下其高傲的姿態。而當中國品牌開始占據舞台的中心,更需要整個中國汽車共同攜手,在世界舞台留下良好的形象。

在一起,維護好「中國汽車品牌」名片

隨著中國品牌新能源大勢擴大戰果,「中國汽車」將會像日系、德系一樣成為一個標籤、一個招牌出現在海外市場,這個名片給世界留下什麼印象取決於品牌、產品、服務甚至造車理念所形成的影響。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中國汽車品牌要想打造或者成為世界級的品牌,如果不聚合在一起以整體形象示人,若干年之前很多中國汽車品牌為搶占海外市場那種「亂拳開打」而最終「鎩羽而歸」的景象,可能又會再次上演。終歸,「中國製造」的好壞標籤,在國外消費者的心智中,是統一的。

中國品牌在一起,大幅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共同扭轉了消費者對於中國品牌的固有印象。而當樹立起「中國品牌」的大旗,則更需要中國汽車品牌共同維護起「中國汽車」這一招牌,在開拓海外市場時發揮積極、正向的作用,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各地。

總結

500萬新能源車下線,不僅見證了比亞迪的高光時刻,更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從「大而不強」到「汽車強國的」的蛻變。當中國汽車市場份額將提升至70%、中國品牌掌握新能源核心科技和完備產業鏈,在這一時間節點下,中國品牌要考慮的是如何主導接下來的產業變革。

比亞迪用一個氣場強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車陣,展現出「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胸懷與氣度。這是「扛旗者」比亞迪20年造車以來所打造的格局與遠見,在未來繼續深化新能源變革的道路上,我們深信不疑中國汽車會誕生一批世界級的品牌,而比亞迪一定位列其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20bb7c06d1807233bf71b35d81a91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