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國內汽車投訴排行:比亞迪包攬前三 豐田皇冠排名第四

2023-08-14     汽車立體聲

近日,車質網公布了2023年7月國內汽車投訴排行及分析報告。7月共受理車主有效投訴信息18225宗,環比上漲28%,同比上漲41.6%。今年1~7月累計投訴量86001宗,已接近2019年全年總投訴量。本月受理的有效投訴信息共涉及777款車型,投訴達兩位數(含)以上的車型135款。

從整體情況來看,7月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投訴量出現短期異常增多,帶動月投訴量持續走高,一舉達到歷史頂點。從車型投訴前30排名可以看出,榜單中有八成車型的投訴量環比出現不同程度上漲。結合典型投訴問題來看,混動模式轉換故障和儀表台開裂成為投訴較為集中的故障問題,這兩個問題集中在比亞迪和豐田的部分車型上。本月榜單車型所涉及到的服務問題大多與服務收費有關,具體表現為價格變化,投訴多來自部分自主品牌車型。

7月,自主品牌投訴量首次突破1萬宗,達到11609宗,投訴占比也達到近五年來的最高點,較6月提高3個百分點,為63.7%。合資品牌本月投訴量環比出現增長,較6月上漲18.2%,為6411宗,投訴占比下降2.9個百分點,為35.2%。進口品牌投訴量198宗,投訴占比1.1%。

7月,除自主品牌投訴量環比大幅提升外,美系、日系和德系品牌投訴也出現一定增長,其中,美系品牌漲幅較大,環比上漲41.7%,投訴量為1519宗,投訴占比8.4%;日系品牌投訴量2767宗,投訴占比15.2%;德系品牌投訴量1887宗,占比10.4%,法系品牌134宗、韓系品牌133宗,歐系品牌169宗,它們投訴量較小與保有量低有直接關係。

從車型屬性來看,7月SUV投訴量延續上個月的漲勢,環比再次出現大幅增長,較6月上漲63.2%,刷新年內最高紀錄。緊湊型車和中型車本月投訴量迎來較大漲幅,緊湊型車投訴量環比上漲30.8%,投訴增量來自於部分自主和德系品牌車型。具體數據情況是,SUV的7月投訴量為9141宗,排名榜首;緊湊型車3398宗,中型車2506宗,中大型車2295宗,它們投訴量較大與保有量大有直接關係。MPV投訴量為374宗,小型車213宗,微型車144宗,其它車型102宗,微面25宗,大型車15宗,跑車5宗。

7月,2021款車型投訴量持續走高,環比上漲68.5%,排名升至首位,投訴增量來自於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2023款車型投訴量保持環比增長,較6月上漲49.1%,投訴大多集中在部分自主和德系品牌車型。其中,2021款車型投訴量為6267宗,2022款車型5063宗,2023款車型1494宗。

7月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投訴量再次迎來大幅增長,環比上漲54.7%,投訴占比較6月提高7.6個百分點,成為投訴占比最高的能源類型。相比之下,純電動車型的投訴量持續回落,較6月份下降16.1%,投訴占比降至個位數。具體情況是,插電混動車型投訴量8053宗,占比44.2%,超過汽油車,後者投訴量為8036宗,投訴占比44.11%;純電車型投訴量為1217宗,投訴占比6.68%;油電混動車型投訴量560宗,占比3.07%;汽油+48V輕混系統投訴量207宗,投訴占比1.14%;增程式車型投訴量為84宗,柴油60宗。

7月受理的投訴主要分為質量問題、服務問題、其他問題和綜合問題。單純質量問題投訴量迎來階梯式增長,環比上漲63.6%,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達到13421宗,占比73.7%。綜合問題投訴量出現翻倍增長,投訴占比較6月提高6.4個百分點,投訴量為2471宗,占比13.6%;服務問題投訴量1811宗,占比9.9%,其他問題投訴量515宗,占比2.8%。

在7月受理的質量投訴中,發動機/電動機投訴故障數和占比繼續攀升,占比較6月提高14.5個百分點,投訴問題依舊集中在「混動模式轉換故障」,投訴量為7880個,占比37.9%;車身附件及電器為9115個,占比43.9%;變速箱為1225個,占比5.9%;前後橋及懸掛系統為887個,占比4.3%;轉向系統949個,占比4.6%;制動系統501個,占比2.4%;輪胎178個,占比0.8%;離合器38個,占比0.2%。

7月的服務問題中,服務收費和服務流程不完善形成「兩強鼎立」格局,後者的投訴問題點占比超過總量的1/5,較6月提高3.9個百分點。承諾不兌現的投訴問題點環比上漲26.8%,投訴占比提升至兩位數,具體表現為「銷售承諾不兌現」。7月其他問題中,疑似設計缺陷投訴問題點出現明顯增長,占比較6月提高28.3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價格變動投訴問題點環比大幅回落,占比降低44.6個百分點。

具體車型投訴方面,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以1182宗排名榜首,漢以392宗排名第二,唐新能源以356宗排名第三,這三款比亞迪車型的典型投訴問題都是混動模式轉換故障和變更價格,在上個月,比亞迪部分車型已經因為類似問題上榜。豐田皇冠以279宗排名7月投訴榜第四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比亞迪宋Pro新能源以272宗排名第五,典型投訴問題是混動模式轉換故障和變更價格。銳志7月投訴量為228宗,排名第六,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比亞迪秦PLUS的7月投訴量為193宗,排名第七位,典型投訴問題是混動模式轉換故障和變更價格。比亞迪和豐田包攬7月投訴榜前七位,這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寶馬3系7月投訴量126宗,排名第八,典型投訴問題是傳動軸異響和制動系統異常磨損。一位2023款325Li M運動曜夜套裝車主表示,傳動軸在掛擋時發出類似金屬齒輪上勁的聲音,4S店檢測後說需要換軸。還有一位2023款 325Li M運動套裝車主表示,7月31日提車,當天晚上發現傳動軸異響,在D擋與R擋交互切換過程當中,傳動軸後方傳出明顯金屬撞擊聲音,如同硬幣掉落一樣的聲響。從用戶反饋來看,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是2023款車型,有些車主提車不久就遇到了問題。

騰勢D9的7月投訴量為122宗,排名第九,典型投訴問題是疑似設計缺陷和空調問題,在上個月,它就已經進入排行榜前三十,但投訴量較小。作為一款上市時間不長的車型,騰勢D9進入投訴榜前三十應該引起重視。從用戶反饋來看,騰勢D9的主要問題是冰箱製冷和散熱問題,同時,還有車主認為車內異味較大。

比亞迪海豹以120宗排名第十,典型投訴問題是疑似設計缺陷、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故障。從用戶反饋來看,有車主遇到了座椅生鏽,還有車主遇到了車身生鏽。一位2022款700km長續航後驅版車主遇到了不少問題,車主表示,購車不到半年,出現座椅生鏽,方向盤下生鏽問題。真皮座椅支撐不足,出現座椅塌陷問題。高速上出現過幾次在旁邊前後沒有車輛,打轉向燈變道,車輛搶方向盤拉回原來車道的危險行為,並且該過程前後沒有開啟智能領航,定速巡航等功能。主動安全系統存在漏洞,行車過程中出現幾次車輛無故剎停情況。車輛空調外噪聲太大,車內開啟空調有異味。副駕駛座前中控台存在異響。車輛低速剎車有異響。續航虛標,實際續航只有5~7折。雨天時充電口會漏水。剎車和油門有延遲。

傳祺GS8的7月投訴量為110宗,相比6月大幅增加,排名第十一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跑偏。一位2022款領航系列2.0TGDI 兩驅豪華智聯版(七座)車主表示,7月22日車輛出現故障亂碼,沒有顆粒捕捉器的車出現排放故障提醒,7月26日高速公路行駛,使用車機中途出現高德地圖導航功能閃退,黑屏。同日出現3次閃退黑屏情況,撥打400客服電話得不到解決。

比亞迪驅逐艦05的7月投訴量為107宗,排名第十二位,典型投訴問題是混動模式轉換故障、變更價格。一汽豐田RAV4榮放的7月投訴量為104宗,典型投訴問題是變速箱抖動、吃胎偏磨,它在之前就已經因為類似問題上榜。比亞迪護衛艦的7月投訴量為58宗,排名第十四位,典型投訴問題是混動模式轉換故障和疑似減配。東風日產天籟7月投訴量56宗,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和部件老化,這也是它的老問題,之前就已經因為相同問題上榜。廣汽豐田凱美瑞的7月投訴量為52宗,排名第十六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一汽豐田卡羅拉7月投訴量為48宗,排名第十七位,典型投訴問題也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這個問題已經出現在多款豐田車型上。

別克英朗的7月投訴量為44宗,排名第十八位,典型投訴問題是部件老化、轉向系統故障。凱迪拉克銳歌的7月投訴量為40宗,排名第十九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政策變動。因為銷量表現不佳,銳歌在不久前進行了官方降價。

弈炫MAX、寶馬X3的7月投訴量為36宗,並列第二十位,弈炫MAX的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系統升級問題,X3是與宣傳不符和發動機燒機油。本田思域的7月投訴量為34宗,排名第二十二位,典型投訴問題是輪胎起皮、輪胎開裂。豐田漢蘭達的7月投訴量為33宗,排名第二十三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空調問題。日產軒逸7月投訴量為32宗,排名第二十四位,典型投訴問題是空調問題、發動機故障。歐尚Z6新能源的7月投訴量為31宗,排名第二十五,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系統升級。

東風標緻408、大眾寶來、奇瑞瑞虎8、哈弗H6的投訴量為29宗,並列第二十六位,408的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發動機燒機油,寶來為漆面起泡開裂,天窗漏水,瑞虎8為車內異味、疑似設計缺陷,哈弗H6是變相收費、車載互聯故障。紅旗HS5的7月投訴量為28宗,排名第三十位,典型投訴問題是空調問題、電瓶故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1bf03354bc78cef33db2178ba6247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