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汽車領銜 盤點那些見光死的汽車發明

2023-11-08     汽車立體聲

發明創新是很多人推崇的,但並非所有新技術都好用,有些汽車發明是來自汽車工程師的腦洞大開,雖然看起來很強大,但卻很難量產,今天這期節目,來聊聊那些見光死的汽車發明。

福特與核能的故事

福特曾經研發過核動力汽車,就像二戰之後,很多廠商把飛機發動機移植到機動車上,一個意思。福特這個玩的比較邪門,想弄個核燃料的汽車,小型的核反應堆。

為了保護世界和平,福特潛心研究核動力汽車。這輛核動力汽車,因為種種原因,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意味著死亡,又得體積小、又得穩定、還有核廢料的處理,都是問題。這件看似不靠譜的事兒,實則是有機會實現的。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可攜式能源,比如特斯拉的老闆埃隆馬斯克也在推進能源轉換、可攜式能源這一理念,未來並非沒機會實現。但,誰會開核彈頭...不過,誰會知道20年之後,能發生什麼事兒?二戰前誰能知道會有飛彈的產生?希望會有這樣的車型誕生吧。

電池車

近代汽車大爆發,當年,有了這麼一個汽車方面的發明,Sinclair C5,這車看著就跟玩具車差不多。和新能源最大的區別就是,直接換電池,免去充電環節。這個在當時絕對腦洞大開,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現在,不僅我們身邊的電動車有了換電計程車,特斯拉的老大埃隆馬斯克也在鑽研這件事。換句話來說,這個技術可能算得上現在電動車的鼻祖。

寶馬的車門

有的車,不去像消費者和市場妥協,就好比寶馬的Z1。車門採用隱藏式設計,和常規的隱藏式車門不同。就是因為不方便上下車,這項技術不了了之。

量產數年後,這種隱藏式滑動門設計隨著Z1的停產而消失。不過,這種東西也可能在科技再進步之後,就又回來了。

水陸兩棲車

只看露出水面的那部分外形,應該就能知道這所謂的水棲兩用車,其實就是通過已有的汽車,拉去小作坊改裝而成的。也許是全人類的共識,水棲兩用車在近一兩個世紀都無用武之地,因此該技術一直停滯不前。這個,功能還是要跟實際的需求有關,但凡給車輛加入一個無關需求的功能,可能並不符合市場。

自動安全帶

所謂的自動安全帶,與現今的三點式被動安全帶有所不同,自動安全帶靠中控的那一點是固定死的,車主一關上車門,安全帶就會自動繫上。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福特是第一家將安全帶應用於民用汽車的車企,當時駕駛者並不喜歡被一條冰冷的安全帶束縛於身。可到了七十年代,自動安全帶卻又因其巨大的作用而流行起來,甚至到了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美國政府還想強制所有車輛只安裝自動安全帶,畢竟被動安全帶總有人不想系。不過,自動安全帶有個致命的安全缺陷,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車身A柱或車門被撞毀,那只能等死。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奇葩的設計,有關於汽車好玩的事兒特別多。再看其他行業,也是一樣,比如有的冰箱和抽油煙機上集成著音響、放CD的東西,當時看起來覺得很好,可是沒想到,完全用不到。技術這東西,更新的速度實在太快,現在覺得很好的東西,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未必好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ec23fccd77b9f2449a41f1ac507c2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