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胤的地位為何比老九胤禟還要高?

2023-05-13     史密記

原標題:老十胤的地位為何比老九胤禟還要高?

事實上,老十胤的爵位不僅比老九要高,在整個八爺黨中,胤的爵位也是最高的。就清朝來說,爵位最高的是親王,其次是郡王,再往下就是貝勒、貝子,這四種爵位一般是封給皇親國戚的。

那為什麼老十的爵位會有這麼高呢?第一個原因在於他的母在後宮的地位很高。

康熙時代的後宮制度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子憑母貴,康熙時代的后妃,基本是以出身來決定地位,這與後來的乾隆朝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在康熙時代,皇權還沒有雍正、乾隆時期那麼集中,康熙很多時候需要通過平衡各方勢力來維持政治上的平衡,後宮各妃子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康熙平衡政治的一種手段。

那為什麼老十的爵位會有這麼高呢?第一個原因在於他的母在後宮的地位很高。

康熙時代的後宮制度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子憑母貴,康熙時代的后妃,基本是以出身來決定地位,這與後來的乾隆朝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在康熙時代,皇權還沒有雍正、乾隆時期那麼集中,康熙很多時候需要通過平衡各方勢力來維持政治上的平衡,後宮各妃子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康熙平衡政治的一種手段。

第一集團的女性大多早亡,且留下成年子女的很少,只有原配孝誠仁皇后生下的皇太子胤礽和溫僖貴妃生下皇十子胤,因為出身高貴,所以胤也就受到了康熙的優待,較早就被封了王爵。

而康熙的後宮第二集團主要是生育重要皇子的后妃,這些后妃有的生前冊封過,有的生前沒有被冊封,但實際享受相應待遇,死後進行了追封。第二集團中重要的是惠妃納喇氏、宜妃郭絡羅氏、德妃烏雅氏、榮妃馬佳氏,這四位入宮較早,生育子女較多,而且壽命較長,她們出身相近,都來自內務府中級官員之家。

總的來說,康熙一朝後宮階級固化傾向明顯,這一方面與康熙的時代背景有關,也與康熙本人的性格有關,貴妃以上是"天生而成」,出身普通的女性,哪怕個人資質再好,生育子女再多也沒有獲得更高地位的可能,所以在後來的奪嫡大戰中,除了皇太子和皇十子外,其他皇子要在政治上爭得一席之地,就確實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胤爵位較高的第二個原因在於他生母的家世背景。

胤天生的優勢就在於生母為輔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同時也是孝昭仁皇后的親妹妹,在康熙所有的皇子當中,如果只看生母的地位,胤僅次於皇太子胤礽,但如果從外戚門第、勢力上來看,他就比皇太子胤礽還要高一些,僅憑這點,特別看中后妃門第的康熙就會對他格外優待。

胤礽是在康熙四十八年第二次冊封的時候,被一舉封為了敦郡王,爵位與皇七子胤祐相當,超過了皇八子、皇九子兩位兄長的貝勒、貝子,正因為他出身高貴,所以很大程度上也襯託了他能力的底下,如果他能力較強的話,就很可能會成為儲位最有力的競爭者和大批權貴擁戴的對象,而非只在八爺黨中充當了一個二線角色了。

胤禟的母親雖然很受康熙的寵愛,自身能力也不錯,不但騎射功夫了得,對西洋學也頗有研究,但他並不是康熙看重並著力培養的皇子,康熙四十八年封爵的時候胤禟只是封了個貝子,在冊封的皇子中爵位最低。胤禟不受康熙待見,除了他生母出身地位低、家族沒什麼勢力外,還有以下三點原因,都與他本人有關:

1、康熙對外貌十分看重,他所喜愛的皇子通常都有不錯的儀表,如胤禔、胤礽,都曾被傳教士稱讚相貌英俊,從畫像來看,早年很受寵的胤祥,其氣質就與康熙十分接近,而胤禟的長相,則被雍正形容為「痴肥臃腫」,雖然雍正有刻意貶低胤禟的意圖,但從中我們也能發現胤禟確實長相不好,正因為長相不好,所以康熙對他的天然觀感也就欠佳了;

2、在八爺黨中,胤禟的心思最為機巧。比如康熙第一次廢太子後,他就鼓搗性子直率的胤禔頂撞康熙,為胤禩作保;第二次廢太子後,更是不顧康熙的禁令,通過各種方式與胤禩、胤禵等人相互通氣。胤禩的心機,就連在權謀上達到大師級水平的雍正,也對他忌憚三分。

而就康熙的性格來說,雖然他具有非常高的漢學水平,但骨子裡卻帶有鮮明的滿洲色彩,甚至有很多蒙古色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康熙小時候由蒙古出身的孝莊養大),喜愛性格剛強、忠誠的人,即便這人性格有些魯莽、暴躁,他也照樣喜愛。而胤禟心機深沉、表里不一,這就讓康熙很難摸透,甚至難以駕馭,這樣的性格康熙也自然不會喜歡。

其實總的來說,老十胤的爵位比老九胤禟要高,一方面是他們生在了康熙時代,而康熙非常看重生母的出身和家族勢力,單這方面來說是胤禟的硬傷,後天無法彌補。雖然從能力上來說,胤在所有皇子中屬於平庸的一類,胤禟雖然精明,但胤禟的精明很多時候都是一些康熙看不上的小聰明,不但沒有討得康熙的歡心,反而令康熙感到厭惡。所以胤雖然年齡比胤禟小,地位比他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05686726415afc431d10f44c602ce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