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鹽醬醋糖,這些家用調味料,寶寶究竟多大才能吃?

2019-09-19   育兒女神蜜絲懂

每次Ms.懂我熱火朝天的給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婆婆就會看似無意的丟下一句話:「你家孩子到底什麼時候能吃調料,沒有油鹽醬醋糖,根本體會不到我大中華的飲食精髓啊!」

油鹽醬醋糖,這些家用調味料,寶寶究竟多大才能吃?

望圖止饞

也是,糖醋排骨多好吃,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吃?

每次輔食相關的內容,Ms.懂都會給媽媽們強調不要給寶寶吃重鹽重糖的食物,做輔食的時候使用調味品一定要謹慎!

那麼常見的調味品,寶寶什麼時候才可以吃呢?今天Ms.懂就來跟媽媽們talk talk ,妥妥的乾貨知識,記得收藏哦!

6個月以後就可以加油了!

其實滿6個月添加輔食後,就可以給寶寶加「油」了。

有些媽媽擔心,半歲就加油,油又那麼膩,寶寶腸胃能承受得了嗎?從小就這麼重口味,以後成小胖墩怎麼辦?其實啊,油只要添加適量,就不會太膩,而且油也不是寶寶變胖的罪魁禍首,糖果和零食才是。

建議選用植物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輔食應適量添加植物油,植物油和脂肪能為寶寶提供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寶寶能吃多少?怎麼吃?

至於每天吃多少,咱們可以參照《中國營養學會》嬰幼兒喂養指南推薦:

6個月-1歲為5-10克;

1-2歲為10-15克;

2-3歲為15-20克;

4-5歲為20-25克。

溫馨提示:家用小瓷勺一勺的量差不多10g!

根據不同烹飪方式加「油」,寶寶吃飯更香。如炒菜適合用大豆油、花生油、核桃油和葵花籽油等;涼拌就比較適合添加亞麻籽油、芝麻油和紫蘇籽油等。

最近Ms.懂我給二寶搗鼓的胡蘿蔔就是用了少油,因為胡蘿蔔素屬於脂溶性物質,所以胡蘿蔔油炒或者加油涼拌,有利於吸收胡蘿蔔素呢。

1歲之後可吃鹽

寶寶吃鹽,主要是為補充人體必需的鈉元素。鈉不僅存在於食鹽中,母乳以及其他天然食物里都存在。

所以,寶寶在日常飲食中所攝入的隱形鈉挺多的,不需要過早吃鹽,一般建議1歲以後才開始給寶寶輔食添加鹽哦!

關於寶寶吃鹽的危害,可以點擊藍色標題:《婆婆堅持給寶寶吃鹽,我差點跟她翻臉》

1歲以後的寶寶,開始少量嘗試家庭食物,所以家庭整體的飲食儘量保持清淡。估算寶寶的鹽攝入量,每天吃鹽不宜超過2克。

1歲之後可吃醬油

有的媽媽可能會質疑:「我家寶寶6個月以後就吃醬油了,身體也是棒棒的,1歲以後才吃會不會有點遲?」其實,1歲以後吃醬油一點也不遲。

5毫升醬油中就含有1克鹽,吃醬油會間接地攝入了鹽,從而導致寶寶每日吃鹽量超標。而且與鹽相比,醬油的量更不好控制。

另外寶寶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弱,長期以往,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對健康不利。

Ms.懂提醒媽媽們注意:醬油是大豆釀造的,第一次給寶寶用醬油食物時,需觀察寶寶是否會出現過敏的情況哦!

兩歲之後可吃醋

醋雖然是一種釀造的調味品,但是寶寶偶爾「吃醋」,不僅可以幫助殺菌,還能預防感冒。

不過,沒有權威機構給出嬰幼兒和兒童每天攝入醋的建議。基於寶寶味覺發育的程度,Ms.懂建議2歲以後再給寶寶吃醋,2歲以後的寶寶,味覺系統發育成熟,胃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發育相對完善,這時候「吃醋」,寶寶的腸胃系統能夠承受酸的刺激,也能避免造成寶寶味覺遲鈍。

但建議1-2滴就好,不宜過多。如果是去腥、調味的作用,跟醋比起來,可以試一試新鮮的檸檬汁,也是一樣的作用呢。

少吃糖

關於寶寶吃糖的危害,Ms.懂已經講過很多次了,不再贅述!

一般建議是在 1 歲後才給寶寶接觸糖。

其實在寶寶喝母乳和水果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吃到了乳糖和果糖。像白糖、冰糖這種精製糖,其實越晚讓孩子接觸就越好。

如果想給寶寶的餐食加入甜味,可以嘗試用甜度高一些的水果,比如蘋果、葡萄乾等

辣椒

辣椒作為一種上火嚴重且對腸胃有強烈刺激的作料,絕對不應該出現在寶寶的輔食中。

6歲之前的寶寶飲食中都應該絕對避免辣椒的刺激,以免破壞寶寶的腸胃器官。

料酒

料酒裡面含有酒精的成分,最好不要添加到寶寶的輔食中去。

但是當寶寶長大到一定的年紀,比如 3 歲左右,開始和家人一起吃飯。而正好今天的蒸魚裡面有一點料酒,這樣寶寶也是可以吃的。

其他蔥姜蒜

在給寶寶做食物的時候,很多媽媽還喜歡加入一些成人做菜時常用的蔥姜蒜等來調味。適當添加可增加食物的香氣,改善口感。

雖然作為天然食物,蔥姜蒜的營養價值本無可厚非,但由於這些食物的刺激性較強,在使用的時候還是要謹慎,以免刺激到孩子原本嬌嫩的腸胃。

媽媽們都想把最好的東西提供給寶寶,給寶寶的輔食加調料無非想讓寶寶更愛吃!

其實想要給寶寶的食物「調味」,未必一定要加人工調料,用一些天然的食物做出合理的搭配,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

如在給孩子做蛋羹時,可以放一些切碎的蝦皮,這樣一來,蛋羹的味道更加鮮美。而在煮粥時,白粥中可放進一些瘦肉、青菜、山藥、紅棗或是紅薯等,不僅味道更好,而且孩子攝入的營養也更加全面均衡。

Ms.懂說:

嬰幼兒開始添加輔食,媽媽更應重視的是食物濃度和質地的分階段變化,而不是重視味道的區別。

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來說,預防過敏、食物易消化才是最重要的哦。

PS,

接下來Ms.懂要報菜名了:

糖醋排骨、煲仔飯、干炒牛河、京醬肉絲這些醬料比較重的菜,還是等寶寶 2 歲以後再吃。

番茄炒蛋、清燉排骨、汽鍋雞、白灼青菜這種清淡的,寶寶 1 歲以後就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