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每次加強監管,受傷最嚴重的總是散戶!

2020-09-25     澄泓財經

原標題:A股每次加強監管,受傷最嚴重的總是散戶!

周五都不紅盤,盤面處於極弱狀態

1.功利性太強,周五努力紅盤,而今日未紅

今日尾盤動靜算不小,權重股奮力拉升,指數一度紅盤。可盤面實在太弱,未實現。周五紅盤現象是弱勢盤面下的功利主義。估計是為了「周末少背罵」和「周末晚間的IPO」。如此作風真的讓人嗤之以鼻。

二.談科色變,是當前股市最大的問題

2018年以來,從上到下極力鼓勵核心科技發展,科技股一度成為股市的核心之一。到了今天,投資者提到科技股都色變,甚至嗤之以鼻,這現象是很不好的徵兆。難道「出師未捷身先死嗎?」科技還沒搞出什麼大名堂,科技風就徹底停了?

記得,2013-2015年那波科技風,民間積極性很高,行也上,不行玩虛的(造假,或者通過資本運作收購一個,占點邊)也要上。當時科技風很猛,但是風停了後很慘。本輪科技風很怪,國家引導,股市IPO跟進,而民間似乎不太熱,而且外圍還在搞科技封鎖。

所以,本輪科技風,走走停停。個人認為,這幾個月的科技股冷卻,就像去年5-7月一樣(從歐菲光幾個跌停開始),科技風暫時停了幾個月,而後又颳起一陣風。個人大致判斷「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估計還有一陣風。這陣風後,科技風該徹底停了,也該洗洗睡了。」

三.技術上看,只要還是屬於調整級別而非經典熊市,那任何調整級別都該完成了。

指數一陣巨量後,而後調整到來。調整範疇的極限是,高峰成交額的0.3倍。之前幾天,滬市已經達到,從高峰8000億到2400億,而深市未到。今天滬深兩市,從高峰1.8萬億到今日兩市5600多億,兩市全部到達。今日縮量不算節前效應,是悲觀所致,所以今日縮量是有效的。

說說什麼是地量?

任何級別的調整下的地量是火爆階段成交額的0.3倍;有激情的牛市結束後,進入熊市,地量是牛市高峰的0.1倍;無激情的牛市結束後,進入熊市,地量不好說,可能是高峰期的0.2到0.25倍之間。2016-2017年牛市,就是沒多少激情;而2019年以來,本輪周期,不管什麼世道,激情還來那麼幾次。

假設股市從現在進入熊市,熊1-2年後,滬市地量是高峰8000億的0.1倍附近,即破了千億,熊市就結束了。

從7月以來,如果調整級別,目前的量級已經縮到位。

再跌就要進入熊市了。

那麼要不要這麼快進入熊市呢?看管理者的態度。這幾個角度看:1、外圍環境也就這樣,我估計短期內大幅好轉和大幅惡化都難出現。2、中國經濟,湊合著過,大幅好轉和惡化都難出現。3、目前股市整體看還是屬於不高不低。真要說熊個2年,不是不行,就像2011年,滬指3000點也不高,但是也能熊2年,陰跌到2000點。當然,不想熊,再維持一段時間,也可以。這所有的一切取決於管理者的藝術和態度。

藝術主要體現在,既要監管也要呵護,既要發展也要量力而行。

1、嚴厲的監管是一種保護,但是這還不夠。2、融資太快太急了,要不要給點支持手段,或者續命手段。2、改革陣痛的必然有的,要不要給點麻醉劑。愣是讓這個干疼著,會疼死。3、嚴厲的監管在今年之前會給人信心,打老虎大家都叫好。如今形勢有變,再好的東西到了一定時間都有負面。如今負面效應出來了,嚴厲的監管傷了普通投資者信心了。監管要嚴厲,同時對合法合規的投資者也要有點安撫。

最近股市折騰到這個地步,和這一直以來,管理者各種行為手段有很大聯繫。我估計大家都在盯著,接下來會給怎樣的信號和答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hP8xHQBd8y1i3sJvP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