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東矽谷」的以色列,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地緣因素是關鍵

2023-05-23     史密記

原標題:被譽為「中東矽谷」的以色列,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地緣因素是關鍵

一直以來,以色列同時享有「創新之國」、「第二矽谷」和「中東矽谷」等美譽。眾所周知,矽谷是世界上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中心,是全世界高科技產業的領頭羊,而以色列能夠被稱為「第二矽谷」或「中東矽谷」,足以可見,它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那麼,這個國土面積只有2.21萬平方公里,且生活在沙漠之中的國家,又是如何創造奇蹟成為世界性的強國呢?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一、堅持走科技立國之路的以色列

眾所周知,以色列是一個以猶太民族為主體的國家,而猶太人又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種之一,這種基因,就決定了他們在科技領域能夠取得重大突破以及成就。

正所謂「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以色列在這一點上就做得特別突出。2015年,以色列對研發投入的資金占全國GDP的4.5%,其中,科學技術對GDP的貢獻超過90%,平均每2000人就擁有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內專門從事研究開發的人員占以色列總人口的9.1%,其人均科技論文的數量與質量等指標位居全球第一,科技企業股票市場的總數僅次於美國,是日本、中國以及印度股票市場的總數之和,投資額位居世界第2。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滴灌」技術,就是以色列科技創新的結果。在乾旱缺水的以色列,水資源顯得格外珍貴,如何「開源」「節流」邊成了每個以色列人所要探索的方向。於是,在需求的驅動下,以色列人民發明了「滴灌」技術,而這主要得益於以色列人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科技的創造力,特別注重和培養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經費鼓勵農民研究開發。

在以色列,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很高,其中,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7%,其他得最低也是高中文化程度,這些人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能較快掌握新的農業生產技術,每個農業科研人員都可以說是某一方面的專家。

所以,在堅持「科技強國」戰略的推動下,經過多年的發展,以色列已經成了技術創新強國。從1966年至2016年,共有9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如今,以色列的技術創新成果遍布各個領域,這些領域包括電子通信、醫療技術、農業領域、軍事技術、計算機等各個領域均為國際前沿水平。此外,以色列的安保技術系統、滴灌技術、預警機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均是世界頂尖水平。

據近幾年的對全球「知識和技術產品」指數評估結果顯示,以色列在信息通信技術、高科技產業出口貿易額、中高端技術生產等占比指數中,分別躋身世界前10強、20強、30強,達到了世界創新強國的水準,高科技在以色列的工業生產與外貿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堅持走教育強國的以色列

正所謂「治國經邦,人才為急」,人才是一個創新國家必不可少的基石,也是透視一個創新型國家經濟發展潛力的核心要素。而以色列對人才的培養則為全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模範,那就是要想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必須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1948年,以色列正式成立後,政府奉行人才強國的發展戰略,從而在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多年後,以色列的教育投入便取得很大的成果,為本國儲備了豐富的智力資源,使得以色列逐漸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全力的教育投入下,以色列的高等教育入學率不斷攀升,從2014年的63%增長到2016年的67%,而我國2016年的高等教育才達到30%左右。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高等教育入學率的高與低則預示著本國高科技人才的儲備狀況和技術創新的發展潛力。所以,與以色列相比,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斷加大的教育投入和節節攀升的教育質量,促使以色列高校的科研力量已經進入了世界先進序列。截止2016年,以色列已經建成了57所專業性技術學院和7所綜合性大學,高效的總體水平排列世界第22位,6所大學為世界五百強。教育質量,可見一斑。

如今,在以色列日益成熟的教育系統下,以色列教育的主要特別分別體現為教育經費的高投入、義務教育的長時段、高等教育的優質化。這些特點,使得近幾年來以色列高端人才的增長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三、複雜的地緣政治迫使以色列不斷發展壯大

從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以色列的周邊形勢非常嚴峻,其北鄰黎巴嫩,東靠敘利亞和約旦,西南瀕臨埃及,不僅處於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之中,而且與這些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極為緊張,時刻面臨著戰爭的威脅。

除此之外,以色列周邊的阿拉伯國家還在經濟、政治、宗教等方面對其予以抵制。這種複雜的周邊環境,迫使以色列需要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對以色列的發展壯大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正如以色列高科技產業引領者瓦爾迪所說:「以色列高科技的真正締造者是阿拉伯世界,是他們讓以色列不得不去發展自己的工業。」

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也決定了以色列的發展必須集中於高科技領域,這是因為面對周邊國家在經濟、政治上的抵制,他們的產品在周邊國家根本賣不出去,因此他們不得不跳過中東,將產品出口到其它地方,面對高昂的運輸成本,意味著他們很少生產製造低附加值的、粗笨簡單的產品,而是生產高附加值、高精尖領域的產品。

另外,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少,本國的市場需求有限,產品又被鄰國抵制,所以,其生產的產品大多以全球市場為目標,在全球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和本國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的促使下,以色列的高精尖技術得以迅速發展,為以色列成為強國奠定了基礎。

結語

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與堅持教育強國和科技立國的發展戰略,都是促使以色列成為強國的因素。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結構調整極速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在全球化浪潮不斷加快的今天,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養出更多高科技人才已經成為了許多國家獲得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因此,以色列的模式,尤其是教育強國和科技立國方面,是值得每一個國家借鑑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f9c98a9b1140a42c8b55f2ddbf8e7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