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還沒有統一,胡志明就著急廢除了漢字,有什麼目的?

2022-08-19     仲安筠

原標題:越南還沒有統一,胡志明就著急廢除了漢字,有什麼目的?

越南是中國的鄰居,兩國的淵源頗深。歷史上越南曾長期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後在五代十國時期才脫離中國的統治。雖然後來也曾歸屬過中國,但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獨立國家存在。近代的越南和中國一樣,先後被西方入侵,而越南在中法之戰後,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二戰後,胡志明領導的共產黨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即「北越」)。但越南南部又再次被法國入侵,並建立了越南國。

可以說胡志明領導的北越還具有相當大的壓力,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可胡志明卻在這個時候,廢除了漢字,那麼為什麼胡志明這麼著急呢?

越南文字經歷了漢字、字喃和拼音文字3個階段。漢字挺早就傳入了越南,14世紀越南人也曾仿照漢字創造越南形聲字(也有會意、假借),稱為「字喃」。字喃跟漢字長期並用,始終未能排除漢字的統治地位。

可以說漢字在越南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可胡志明剛剛建國,就把歷史悠久的漢字廢除了。

越南雖然是中國的藩屬國,長期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但是由於距離北京較遠,很多東西都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以這種表里不一的中華思想很難在越南深入人心。

特別是清朝取代明朝,越南和周邊的幾個小國一樣,小中華思想膨脹,甚至認為自己才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鴉片戰爭後,自認為天朝上國的大清面對西方竟然不堪一擊,這讓越南原本就脆弱的中華思想影響力也越來越小。

殖民地時期,法國人為了同化越南,法國文化強勢輸入,語言和文字是首當其衝的。法國人在越南禁止漢語和漢字的使用,同時拼音化文字國語字和國語字文開始標準化在越南通行。

殖民地時期國語字被法國殖民者稱之為的「法國人的禮物」和「文明化」的象徵。在這個過程中,越南的民族主義者認為漢字和喃字具有不便性和非效率性,不斷的提出去中國化,轉而擁抱西方文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法國人的想法。

所以在近百年的時間裡,越南人也慢慢的接受了這種文字。

胡志明建國後,也知道本國獨立的文化是有多重要,他也想阻斷越南和中國文化上的聯繫,畢竟一個強鄰在身邊,時刻感到自身受到威脅。更何況越南早先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他們如要保持獨立和獨特性,就要想方設法把文化和中國割裂開來。

不錯,胡志明個人確實對漢語精通,和中國的關係也挺好,還在中國娶了妻子。但胡志明畢竟是越南人,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越南。

況且日本、朝鮮也都廢除了漢字。再說,在民國時期,中國還有人建議廢除漢字,所以廢除漢字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e847b9a899b684e6ebd4e01a922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