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二虎
(努爾哈赤)
一、努爾哈赤的良策
明中後期,曾經強盛無比的蒙古部族由於內訌等原因,分成三個部分:在貝加爾湖以南,河套以北的喀爾喀各部被稱之為「漠北」蒙古;在蒙古高原西部至準噶爾盆地一帶的厄魯特各部被稱之為「漠西」蒙古;在蒙古草原東部,大漠以南地區的科爾沁等部被稱之為「漠南」蒙古。
漠南與剛剛崛起的建州女真努爾哈赤領土接壤,處於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的右翼,對女真威脅較大,漠南蒙古各部長年與女真、明王朝爭雄,相互之間或敵或友,皆為利益,可以說,自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蒙古部族就一直是最大的心病。
努爾哈赤充分認識到蒙古各部對後金的重要性,採取武力加聯姻的手段,逐漸征服了與女真為鄰的漠南蒙古科爾沁等部,最終都臣服於努爾哈赤,壯大了後金實力,也以聯姻築起一道最有效的血肉「長城」。
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正月,努爾哈赤向科爾沁蒙古貝勒明安拋出橄欖枝,以明安女兒「頗有風姿」為名,「遣使欲娶之」,當時的科爾沁部一直與努爾哈赤為敵,但隨著努爾哈赤的強大,明安迫於形勢,便把女兒嫁給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為了表達重視,親自迎親,於是,明安貝勒成了蒙古王公中第一個與滿清聯姻的人,也開啟了努爾哈赤以聯姻瓦解蒙古各部對女真的敵視。
二、政治聯姻比軍事打擊更有效
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又迎娶科爾沁郡王孔果爾之女博爾濟特氏為妃。
努爾哈赤不僅自己娶了科爾沁兩貝勒的女兒,還為他的兒子們納蒙古王公的女兒為妻,二子代善娶了科爾沁札魯特台吉鍾嫩的女兒;五子莽古爾泰娶了札魯特內齊汗的妹妹;八子皇太極娶了科爾沁部莽古思台吉的女兒;十子德格類娶了札魯特部額爾濟格台吉的女兒;後來第十二子阿濟格、第十四多爾袞等也都娶了科爾沁蒙古王公的女兒,這也是貫穿滿清王朝始終的「滿蒙聯姻」的開端。
由於聯姻,努爾哈赤與他的兒子們都成了蒙古的女婿,從刀兵相見變成血肉關係,同時採取強硬的武力手段,制服了那些以女真為敵的蒙古王公,也讓與後金為鄰的科爾沁部徹底投到努爾哈赤懷抱,壯大了實力,增加了盟友,築起一條無形的長城,穩定了後方,全力對付大明王朝。
清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十月,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繼位,起兵攻明,科爾沁部二十三位貝勒皆率部隨征,為擊敗明軍立下汗馬功勞。
天聰五年(1631年),科爾沁部又隨征攻打明軍大凌河,擊敗明悍將祖大壽,可見聯姻的重要性,化敵為親,比軍事打擊更有效。
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與女真一輩子結怨的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被皇太極擊敗病死於青海,消息傳來,清廷上下一片歡騰。
(林丹汗,蒙古末代大汗)
三、兩個男人的較量
林丹汗何許人也?為什麼他的死令滿清高層如此振奮呀?
林丹汗,孛兒只斤氏,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黃金家族的男人,他不僅是蒙古察哈爾部的首領,同時是蒙古帝國(蒙古各部)的第三十五位大汗(也是最後一位大汗),雖然僅僅是名義上的共主,但有一定的號召力與影響力。
林丹汗與皇太極同年,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蒙古男人,試圖像先祖那樣,把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統一起來,團結到一起,建立不朽的功業。
他深知,他面對的敵人不僅是大明王朝,最大的敵人是女真人的後金,那個與他同齡的皇太極,同樣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男人,於是,兩個強硬的男人成了一世之敵。
(皇太極)
可以說,這是兩個真爺們,一次次較量,鬥智斗勇,歷經大小戰事,幾乎林丹汗都沒有占到便宜,兩次大規模的衝突,都以皇太極笑到最後落幕。
天聰六年,皇太極率八旗子弟親征察哈爾部,大敗林丹汗,讓林丹狼狽地逃往青海,準備東山再起。
然而皇太極根本不會給林丹汗喘息的機會,必須徹底剷除察哈爾部的威脅,派出多爾袞、岳托、薩哈廉、豪格等悍將率精兵入青海,務必做到對林丹汗趕盡殺絕,以除後患。林丹汗又患天花,失魂落魄地死在青海。
蒙古林丹汗死了,讓漠南蒙古徹底臣服於後金,皇太極更是娶林丹汗的兩個遺孀為妻,又把林丹汗另外六個遺孀(林丹汗共有八大福晉,也就是八個老婆,每個福晉都擁有一定的權力與財產)分別嫁給兄弟子侄,接管了林丹汗的所有家業。
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領主齊聚於後金都城盛京(今瀋陽),擁戴皇太極為共主,並奉上「博格達•徹辰汗」的尊號。
聯姻,一道無形的長城,讓滿清最終一統天下。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林黛玉的絕望:賈寶玉就是一個老實的孩子
皇太極的母親孟古哲哲為何29歲就亡故了?
功勳僅次於成吉思汗的女首領滿都海為何要嫁給年僅7歲的曾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