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些事兒】國際漢學家:中國提出的全球倡議對促進世界和平發展與繁榮至關重要

2024-10-30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0月30日電 在10月27日於福建南平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上,來自不同國家的漢學家們紛紛讚揚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並對三大全球倡議背後所蘊含的和諧理念以及踐行倡議取得的實質性成果予以肯定。

澳大利亞漢學家科林·麥克拉斯(左)和丹麥漢學家卡斯滕·博耶爾·托格森(右)在大會上發言。

丹麥漢學家、丹麥前駐上海總領事卡斯滕·博耶爾·托格森(Carsten Boyer Thogersen)在大會上表示,當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合作與相互理解。在全球挑戰日益增多的情況下,中國提出了一系列全球倡議,其思想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延續。

國際漢學家們認為,中國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植根於中國哲學中「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是向全球各種文化發出的邀請,旨在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我看來,和諧的理念已經在非常廣泛和顯著的層面上被中國人民採納。」澳大利亞漢學家、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榮譽教授科林·麥克拉斯(Colin Mackerras)說。他指出,國際合作是正確的前進道路,中國在推動國際合作,而以美國為主的一些西方國家似乎更願意挑起爭端和對抗,而非合作。現在是西方開始重視中國文化和思想、放棄自身優越性假設的時候了。

埃及前總理、埃及沙拉夫可持續發展基金會(Sharaf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主席伊薩姆·沙拉夫(Essam Sharaf)表示,中國提出的全球倡議,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都融入了互聯互通、信任、和平與發展的價值觀,它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要素。

沙拉夫認為,全球文明倡議旨在促進全球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間的信任與尊重,「一帶一路」作為改善世界互聯互通的合作平台,正是這一倡議精神的體現。全球安全倡議呼籲通過對話和協商和平解決衝突,避免重回冷戰時代。全球發展倡議則通過一套獨特的核心概念和優先事項為發展路線描繪藍圖。

「這些倡議正指引我們走向一個由對話驅動的國際關係、規則約束的全球治理以及真正多邊主義定義的新世界秩序,人人都能共享繁榮未來。」沙拉夫補充說。

面對國際動盪局勢,中國奉行全球安全倡議,與巴西共同發表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中國還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聯合倡議成立了「和平之友」小組,以推動俄烏局勢儘快緩和,並為實現政治解決鋪平道路。此外,巴勒斯坦各派別於7月在北京和解,標誌著中東地區向著和平邁出了關鍵一步。而全球發展倡議提出3年以來,已經動員發展資金數百億美元,開展了1100多個項目。

出席大會的國際漢學家們表示,中華文明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對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編譯:夏夢晨 編輯:高琳琳 齊磊)

來源:中國日報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ba668d1a7af813981d9a30fda1d49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