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寡婦金枝,在城裡找了個縫補的活,每次2毛錢。一個單身漢找到她,讓她跟自己去家裡縫,給1塊。
金枝小心地跟著他到了房間,坐在椅子上縫被褥,然後男人脫下袷衣,讓她縫袖口,還從腰間的小口袋取出1元給她,但他沒直接給,而是把錢甩到床下,讓金枝彎腰取撿。金枝彎腰取到錢,但男人很快又把票子奪走,讓她再取……
為了奪取勞動報酬,稀里糊塗中,金枝就被男人占了便宜。
回到住處的金枝痛不欲生,同行的縫補女工們卻見怪不怪。她們曾經歷這種事時,也和金枝一樣,後來就見怪不怪了:縫補2毛,人家給1元,不就是有所圖謀嗎?
可金枝接受不了,她決定回家。可千辛萬苦回了家,家中母親卻罵她傻,賺這麼多錢還回來幹什麼?應該出去賺更多的錢……
這是蕭紅代表作《生死場》里描述的一個片段,此時的小寡婦金枝,孑然一身,她的女兒是被丈夫摔死的,故鄉東北被日本人占據,她只能打扮成髒婆子到城裡謀生。
她想要自食其力,便在臉上塗黑灰,靠做縫補工為生。只是,她沒想到,自己沒被日本人糟蹋,卻被同胞欺負。
金枝說:「我恨中國人,除外我什麼都不恨。」
蕭紅筆下的東北農村,人們麻木地看待生死,仿佛沒有感情需求,忙著生,忙著死。而最讓我感慨的,還是金枝遭遇這種事回去以後,同樣是縫補女工漠然的態度。
她們看著金枝痛不欲生,卻見怪不怪,因為她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這樣的時刻。
甚至還有人笑金枝傻,縫補2毛,人家給1元,居然還看不出來別有用心?
可金枝不過是想多賺錢給生病的母親看病,可當她渴望家裡的溫暖,母親卻鼓勵她出去多賺點錢……
蕭紅是魯迅得意的女弟子,《生死場》這本書也是魯迅親自作序。裡面的故事不止金枝,還有很多讓人感到悲哀的角色。
越是讀那個時代的作品,越是感覺歷史的沉重。
其實我們不應該忘記那個歲月,而應該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