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寶寶睡夢中喪命!媽媽痛哭:原本是想保護孩子!

2020-09-17     孕媽學堂

原標題:又一個寶寶睡夢中喪命!媽媽痛哭:原本是想保護孩子!

床圍堪稱育兒神器,尤其是在防止寶寶從床上意外跌落,碰到欄杆或者牆壁等方面,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事實上,很多媽媽對它的認識還存在誤區,床圍可能造成寶寶被勒住、窒息,加大他們睡眠時猝死的風險,讓床圍護欄變成「危欄」。

奪命利器 意外頻發

2017年,上海一七個月大的孩子,陷入床圍欄與床墊的縫隙中,窒息身亡;

2018年9月,湖南一名11個月大的男嬰,因不慎卡在床與護欄中間,窒息身亡;

2019年,廣東一8個月大的女嬰,卡在護欄夾縫中,意外窒息,搶救無效身亡;

這些例子還有很多,所有父母在購買床圍的時候,都是擔心寶寶摔下來,磕破腦袋或者皮膚劃傷,但是在我們親自為寶寶圍上護欄的時候,就很有可能給他們帶來生命危險。

美國兒科學會的一項數據顯示:在美國,1985年到2005年,有27位月齡在1~22個月的嬰幼兒,因床圍死亡。其中13個嬰兒是卡在了床圍和床墊中間窒息而亡;還有11個嬰兒是不慎跌倒,面部貼在床位處呼吸暫停,引起窒息;還有3位是脖子等被床圍的綁帶勒死的。這些嬰幼兒的平均月齡只有4.8個月。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一項研究調查數據顯示:在2006年到2012年的六年間,有23名美國嬰幼兒,因使用床圍,突發意外,導致窒息死亡。

床圍存在安全隱患

2015年,美國兒科學會,專門更新了嬰兒睡眠安全指南,建議在嬰兒床上不要使用床圍。因為床圍很容易增加寶寶窒息、被夾傷的風險。

01

風險隱患

2018年到2019年,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了關於兒童床圍欄的召回公告, 召回18次,共計76.6萬件

2018年,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在市場上採集了50批次的床圍樣品, 有96%的產品存在嬰幼兒頭部卡入窒息身亡的風險。

2019年,以上海為例, 該地市場監管部門在抽查了45批兒童床圍,合格率為零,每個護欄都存在危險間隙,如果兒童不慎卡在裡面,很容易引起窒息的風險。

無論商家打著什麼樣的旗號大力宣傳,床圍都無法替代爸爸媽媽的看護。

02

三大風險

首先,容易引起窒息。床圍尺寸不合適,或者安裝不到位,床位和床墊間就會形成間隙,很容易讓寶寶卡在這裡;

其次,容易墜落。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床圍的高度會跟不上,寶寶在玩耍攀爬中,很容易翻出護欄,這種墜落比從床上跌落更加危險;

第三,易夾傷。寶寶玩耍時,如果不慎將四肢、頭部、脖子等放在護欄中間開口或者縫隙中,還會帶來夾傷的風險。

保證寶寶安全

如果你無法親自檢查自家床圍是否被召回?是否按照說明書仔細安裝?是否檢查床圍存在縫隙?配件安裝是否穩妥?那麼請立即撤掉床圍,尋找一些更加安全的方法保障寶寶的睡眠安全,預防他們意外墜床的方法。

01

養成睡嬰兒床的習慣

對於寶寶們來說,最安全的睡眠場所就是自己的嬰兒床。

首先,嬰兒床最好不要超過十年以上壽命。床墊厚度不超過15厘米,最好選用硬材質的床墊,防止寶寶下陷,增加窒息風險。兩桿之間不超過6厘米,床墊和圍欄頂部不超過50厘米;

PS:如果寶寶的身高超過了90厘米,或者欄杆的高度已經低於寶寶身高的四分之三,就需要為孩子提供普通的床具。

其次,不要放置多餘的東西。任何可能遮蓋孩子面部的物品,都要儘可能的清除;特別是不要放置帶繩子的玩偶等。

第三,在床周圍鋪上墊子。在寶寶睡的床邊鋪一些地墊,毯子,以防他們從墜床後頭部著地,讓他們不慎墜床時有一定的緩衝。

02

營造安全的睡眠環境

不要在嬰兒床里放置厚褥子、防水墊等物品。如果擔心寶寶受涼,可以穿連體睡衣,也可以選擇質量合格的睡袋,切忌不要放毛絨玩具、抱枕等。

03

仰臥而睡

趴著睡比仰著睡更容易增加1.7~12.9倍的嬰兒猝死綜合徵風險。有些老人想要寶寶睡頭型,還會放置定型枕、毯子等,這些無疑會增加寶寶窒息的風險。

04

嬰兒床擺放要安全

嬰兒床切忌放在窗戶邊、柜子邊,一來是怕寶寶爬窗戶,二來是怕柜子倒地,會帶來危險;如果家長有事暫時離開寶寶一兩分鐘,可以暫時抱出來,放在地墊上。

05

喂夜奶要注意

喂夜奶的時候媽媽和寶寶都容易迷迷糊糊,媽媽在喂奶時一定不要睡著,尤其是不要在周圍蓋毯子或者厚褥子,寶寶吃完奶後,一定要第一時間放在他們的嬰兒床內。

06

防窒息

寶寶在使用搖搖椅、安全座椅時入睡後,一定要有專人監護,把他們放置在嬰兒床上入睡。

在使用背帶等哄睡寶寶時,一定要確認他們的頭部、面部等不要被東西遮蓋。

芽芽媽溫馨提示

不管多忙,都不要把寶寶獨自放在床上、沙發上,不要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

很多所謂的護娃、育娃神器,都不能代替爸爸媽媽的看護,更不能全方位關照寶寶的安全,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媽媽爸爸們,扔掉床圍,儘可能減少寶寶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 張思萊,《張思萊科學育兒全典》,中國婦女出版社,2017

【2】鄭玉巧,《鄭玉巧育兒經全套裝》,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5

【3】斯蒂文·謝爾弗,《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北京科學技術出版有限公司,201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Q0ynXQBeElxlkkaLRY5.html